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光为引,共赴未来(一)

(2025-11-10 09:03:00)
分类: 发表博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教育工作者,亲爱的同学们:

站在这里,我仿佛看见无数双手在黑暗中伸向光明——那是孔子在杏坛上展开的竹简,是张桂梅校长在山区学校点燃的烛火,是特教老师用手语为听障孩子打开的一扇窗。教育,从来不是冰冷的公式与分数,而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它像一束光,穿透历史的迷雾,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它像一眼泉,滋养干涸的心田,让文明之树常青;它像一粒火种,在代代相传中点燃希望,让梦想照进现实。

两千多年前,当孔子打破“学在官府”的壁垒,让知识从庙堂走向民间时,他或许未曾想到,这种“破壁”的力量会穿越时空,在今天的乡村课堂里重现。我曾见过一个山区孩子第一次触摸到城市小学的塑胶跑道,他惊讶地问:“老师,这地是软的,不会摔疼吗?”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教育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让一个孩子从“不知道”到“想探索”,从“不敢想”到“敢尝试”。就像袁隆平院士在稻田里种下“禾下乘凉梦”,就像屠呦呦在实验室里寻找青蒿素的秘密,教育赋予我们的,从来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改变世界的勇气。它让我们相信,即使是最微小的个体,也能通过努力,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而老师们,你们是这场伟大旅程的摆渡人。你们用粉笔书写春秋,用汗水浇灌希望。你们可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你们在每一堂课上的坚持,每一次批改作业时的认真,都足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我见过乡村教师背着教具翻山越岭,见过特教老师用手语为听障孩子讲述《小王子》,见过在线教育平台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听到名校教授的课程。你们用行动证明:教育,是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光芒的土壤。它不分地域,不分年龄,不分身份,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行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