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六年级英语复习备考策略演讲稿

(2020-11-05 09:45:49)
标签:

教育

六年级任课教师研讨会发言稿

安村小学        马向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提高六年级英语教学质量。今天我将从教材的处理,备战小升初及分层教育三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谈不上经验,只是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真诚的希望在座的各位同仁帮助我把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做到更好。

一,对教材的处理

我始终认为英语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得向40分钟要效率,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借助多媒体,运用游戏等手段,让堂课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人教PEP教材的特点是重难点突出,重点是黑体单词和句型教学,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会要求孩子们熟背Let's learnLet's talk两部分。句型的教学是在课堂上帮孩子们设置场景,让孩子们读一读,演一演。对于记忆单词,不能死记硬背,我会交给孩子们办法,如自然拼读法、加一加、音标记忆法、同音词、给单词编故事等方法。帮孩子们找到记忆单词的窍门,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快速背单词的方法。单词天天听写,争取做到人人过关。但我们小学英语每周只有2节课,2节辅导,课堂上要完成教学任务都觉得连爬带滚,好像没有时间听写、检查背诵。我觉得弥补这一缺口唯一的办法是嘴勤,腿勤。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孩子们对学过东西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的规律,我的做法是早上讲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当天下午下课时,抽两分钟再说一遍,第二天早上语文早读之前,在抽两分钟再说一遍。三遍下来,大多数孩子都能掌握。而单词的听写得制定计划,当天听写的是前一天的单词及上一周易错的单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二,备战“小升初”

我们知道,现在初一的英语教材是沪教版,难度完全是在小学的基础上叠加,也就意味着小学英语成绩一旦落下,初一开学后的英语课可能像听梦,数理化学的再好,也补不了中考英语120分的大窟窿。想到这,我就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那么作为小学六年级的英语老师,我从两方面为小升初做准备。

1,梳理总结,专项练习。

小学英语考试70%以上都是课本上的内容,所以我以本为本。将3——6年级一共8本书的词汇、句子分类。如文具类、颜色、动物、形容词、动词、祈使句、问候用语、买东西用语等,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再专项训练时态、动词形式、名词单复数等。回顾以前所学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孩子们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技巧,练中积累

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侧重对做题技巧的训练,如做选择题,会让孩子们先分析答案,判断此题的考察点,再利用排除法将选项对比之后,进行精确选择。阅读理解题大部分直接在短文中能找到答案,遇到题,认真读,仔细找,和原文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比较,大部分题目能做对。对于作文,先审题,确定写作方向,再在大脑里搜索相关的课文,尽量使用学过的句子,常用表达法。平日还得多强调细节问题,如读题,句子首字母大写,个别字母的书写。争取不能因为审题不清或书写不规范丢分。

三,分层教育

我会将班里的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是学有余力的优等生,重点培养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每周写一篇作文,做两篇阅读理解。对这类学生听写单词背课文等课本上的知识是免检学生,没必要浪费时间,把这时间主要用于B类学生,也就是徘徊不前的中等生。以定期检查的形式促使B类学生紧张,进行被动的学习,进而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现在,重点说一说C类,学有所困的后进生。好像在座的每位教师班里都有不会26个字母,不会照猫画虎 不管问啥问题都满脸蒙圈的特困生,相信我们老师肯定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抓起,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能超过教一般学生所用时间和精力的几十倍甚至百倍。虽然这个学生可能从78分进步到十几二十分,但在学校考核和评估中,根本看不到或根本不知道。对学困生耗费的精力与时间,痛苦与焦虑,汗水与口水,与获得的成就感是极不对等的。今天之所以在这说是为了寻求认同感,我们都一样。那么,针对这一类学生,我不会居高临下,更不会急躁出言不逊,大叫训斥,而是同理心,甚至同情心来耐心说服,温言鼓励。在作业方面也降低难度,不要求背课文,会读就表扬。甚至个别不要求读课文,能记住单词就过关。最差的也不要求背单词,见了能认识就奖励。真正做到分层教育。因为我们对每个C类孩子的期待值不一样,只要孩子们达到预期要求,就不断的表扬鼓励。帮C类孩子收获自信,形成完整的人格,足以。而我们要做的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