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教学案例

《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教学案例
宝塔区第一中学 刘路军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重点)
2.会运用“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现在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必须要知道它们的对应角是否相等,对应边是否成比例.那么是否存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简便方法呢?
在如图所示的方格上任画一个三角形,再画第二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原来三角形的三边长的相同倍数.画完之后,用量角器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你发现了什么结论?大家的结论都一样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类型一、直接利用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例1、在RtABC中,∠C=90°,AB=10,BC=6,在RtEDF中,∠F=90°,DF=3,EF=4,则ABC和EDF相似吗?为什么?
解析:已知ABC和EDF都是直角三角形,且已知两条边长,所以可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第三边的长,看对应边是否对应成比例.
解:ABCEDF.在RtABC中,AB=10,BC=6,∠C=90°,由勾股定理得AC= = =8.在RtDEF中,DF=3,EF=4,∠F=90°,由勾股定理得ED= = =5.在ABC和EDF中, = =2,= =2,= =2,所以= = ,所以ABCEDF.
方法总结:利用三边对应成比例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说明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而不是两边对应成比例.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2题
类型二、网格中的相似三角形
例2、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判断ABC和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解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得ABC和DEF的各边的长,即可得 = = ,然后由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判定ABC和DEF相似.
解:ABC和DEF相似.由勾股定理,得AB=2 ,AC=,BC=5,DE=4,DF=2,EF=2 , = = ==,∴ABCDEF.
方法总结:在网格中计算线段的长,运用勾股定理是常用的方法.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8题
类型三、利用相似三角形证明角相等
例3、如图,已知= = ,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由 = = ,证明ABCADE,再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求解.
解:在ABC和ADE中, = = ,∴ABCADE,∴∠BAC =∠DAE,∠B=∠D,∠C=∠E.
方法总结:在证明角相等时,可通过证明三角形相似得到.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6题
类型四、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证明线段的平行关系
例4、如图,某地四个乡镇A,B,C,D之间建有公路,已知AB=14千米,AD=28千米,BD=21千米,BC=42千米, DC=31.5千米,公路AB与CD平行吗?说出你的理由.
解析:由图中已知线段的长度,可求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线段的比,证明三角形相似,得出角相等,通过角相等证明线段的平行关系.
解:公路AB与CD平行.= = , = = , = = ,∴ABDBDC,∴∠ABD=∠BDC,∴ABDC.
方法总结:如果在已知条件中边的数量关系较多时,可考虑使用“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类型五、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决探究性问题
例5、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教具,其中一个三角形教具的三边长分别为50cm,60cm,80cm,另一个三角形教具的一边长为20cm,请问怎样选料可使这两个三角形教具相似?想想看,有几种解决方案.
解析:要使两个三角形相似,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边,则我们可以采用三边分别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来判定.
解:当长为20cm的边长的对应边为50cm时,5020=52,且第一个三角形教具的三边长分别是50cm,60cm,80cm,∴另一个三角形对应的三边分别为:20cm,24cm,32cm;当长为20cm的边长的对应边为60cm时,6020=31,且第一个三角形教具的三边长分别是50cm,60cm,80cm,∴另一个三角形对应的三边分别为: cm,20cm, cm;当长为20cm的边长的对应边为80cm时,8020=41,且第一个三角形教具的三边长分别是50cm,60cm,80cm,∴另一个三角形对应的三边分别为:12.5cm,15cm,20cm.∴有三种解决方案.
方法总结: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分类讨论,当对应比不确定时,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可避免漏解.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7题
三、板书设计
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决问题.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