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芳的往事 1
1981年仲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接受了赴香港演出的任务,考虑到黄梅戏在香港的影响以及当地观众的欣赏习惯,经省委研究,决定带三个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不言而喻,三出戏中以《天仙配》的名声最响,因此,遴选七仙女的扮演者,成了当务之急。谁来扮演七仙女呢?全省的黄梅戏优秀中、青年演员云集安庆市,众位“七仙女”各显神通。经过“比武”,陈小芳力挫群芳,被选为A组七仙女。同年十月,即将赴港演出的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来到了首都。出国前,在京汇报演出。这场演出至关重要,当时任文化部部长的黄镇同志来亲自审查剧目,剧团去不去香港,全靠这场演出的成败决定。不知出于何意,在这节骨眼上,领导竟决定放假一天,集体组织去游八达岭。
九月重阳,秋高气爽,万里晴空,八达岭在阳光下,莽莽苍苍,逶迤起伏。长城顺着山脊,从遥远的地方伸来,又向遥远的地方伸去,蜿蜒曲折,雄伟壮观。这不是幻觉,这是过去陈小芳在电影中看到的古迹。她忽然记起以前不知在什么文章中看过的一个比喻:“长城象一条巨蟒,在崇山峻岭间穿行。”
陈小芳梦寐以求一睹长城的风采!尽管长城有巨大的魅力,但她还是向领导告了假,狠心放弃了这得来不易的机会。
此时此刻,陈小芳的心里正在琢磨着演出的事,哪还有心事去游长城啊!谁知,领导误会了,以为陈小芳是不给面子,加之昔日一些支持、爱护陈小芳的老同志,原本就与这位领导某些意见不合,这下更叫这位领导恼羞成怒:“太傲了,头发昏罗!摆你三年不让你演戏,看你还傲!”陈小芳以为领导是气头上说气话,并没在意,况且演出在即,她无心去回味领导话里的话,留下来练身段,练唱腔,听录音,琢磨人物,写学习心得笔记。陈小芳做梦也没有想到,小小年纪就被误会而裹进人事纠纷之中,自此,一条宁静的大路转眼即逝,而一条充满着泥泞的小路铺开了。
陈小芳没有辜负党的信任和人民的嘱托。在北京、广州、香港等地的演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她为黄梅戏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为安徽人民赢得了荣誉。一个个诚挚而良好的祝愿来自四面八方,一封封热情洋溢的贺信象雪片似地飞到陈小芳的手中……
在首都舞台上,陈小芳扮演当年严凤英的角色——七仙女。演出结束后,黄镇同志走上舞台,高兴地说:“黄梅戏后继有人了!”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是严凤英的生前好友,她和丈夫剧作家吴祖光看了陈小芳主演的《天仙配》,高兴地接见了陈小芳,新凤霞同志亲切地对她说:“我和严凤英同志是好朋友,严凤英同志逝世了,陈小芳没有做完的事我们帮陈小芳完成,你以后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我吧,我愿意收你作我的徒弟。”新凤霞同志还勉励陈小芳说:“过去我们学艺非常艰苦,你们现在的学习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做一个演员必须勤学苦练。我们现在年纪大了,希望寄托在你们青年一代。”
在香港的演出,陈小芳的表演博得了香港观众的热烈掌声,有一次竟连连谢幕11次,这在香港是罕见的。香港《文汇报》载文赞扬陈小芳:“扮演七仙女的演员今年l9岁,不仅扮相好,演技也出色,陈小芳的歌唱感情充沛,前途未可限量!”
陈小芳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生活本来充满着矛盾,人生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香港载誉归来,陈小芳已经颇有名气了。可是好景不长。领导履行了在北京的诺言,很长一段时间没让陈小芳演戏。何止不让陈小芳演戏,据知情人士透露,全国六届人大代表名单上原来有陈小芳,后来不明不自地给撸了。一位记者曾问陈小芳:“观众有一种朦胧的感觉,似乎近年来你受到冷落。”
陈小芳哭而不答,伤心地痛哭,一腔委屈伴着苦涩的泪水顺着瓜子脸盘流淌。是呵,一个演员离开了舞台,也就等于失去了艺术生命。陈小芳的姓名从舞台上消失了。但陈小芳的歌声没有消失。陈小芳仍然天天练唱,天天练功,她在默默地积累着、准备着,她渴望在舞台上创造新的角色。
时间的流水能把许多旧迹冲淡,但印象深刻的东西是不会轻易消失的,有时似乎忘却了,其实是珍藏了起来,若干年后,稍微牵动一下与之有关的一缕情丝,一切便鲜明地复活在记忆的屏幕上,让我们回首陈小芳昔日的那一幕幕……(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