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2019-12-25 10:59:1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人教2011课标版 部编 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质。
2.尝试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的内容里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进行预测,感受预测的乐趣。
3.运用学到的读书策略练习预测。
[教学重点]
1.
2.
[教学难点]
了解预测的依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老屋图片。
2.出示课文中描写老屋的句子,指名朗读。
3.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说说自己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3.
5.推测:这座老屋会怎么样?
6齐读题目,并围绕题目质疑。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教师通过图片导入、朗读语句、补充句子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老屋的古老、破旧,然后顺理成章地让学生推测老屋的结局,学生想当然地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测出老屋会倒塌,这时教师可利用“总也倒不了”与“老屋”之间的语言张力,围绕题目质疑。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三、自主阅读,理清脉络
1.这样一座破旧不堪的老屋,它有过要倒下的想法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浏览课文找一找相关的句子。
2.谈话过渡:在老屋就要倒下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3.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写老屋几次要倒下?又是因为什么而不倒的?小组讨论,填写学习单。
4.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作学习,交流探讨,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时通过让学生在小组里探讨并完成学习单,也让学生学会了从文段中提炼关键词,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细读品悟,大胆预测
1.
(1)在老屋第一次要倒下去的时候它听到了什么?
(2)老屋是怎么回答的?出示课本旁批,说说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3)指导分角色朗读。
2.
(1)就在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老屋告别小猫,就要倒下去的时候它又听到了什么?
(2)引导推测测:推测一下,这一次老屋会不会不耐烦呢?
(3)出示课本旁批,引导学生体会:推测的内容可以跟故事的实际的内容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3.
(1)当老屋告别老母鸡和小鸡,第三次要倒下去的时候它又听到了什么?
(2)推测一下:老屋会怎么回答?小蜘蛛离开了吗?
(3)学生回答并说说推测的依据。
(4)指导朗读并表演故事内容。
4.
(1)学生大胆推测结尾,自由交流。
5.
(1)明确什么叫预测,明白预测的内容可以跟实际的内容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2)了解预测的依据。
(设计意图:本课是“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课,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合理预测,了解预测的依据,学习预测的方法,为后面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进行这一环节的设计时,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节点对文章的插图,内容,结尾进行大胆的预测。最后,教师适时地对预测这一读书策略进行了总结,让学生明确了预测的概念,掌握了预测的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对知识点进行了梳理总结,也凸显了本单元的主旨。)
五、升华主题
1.说说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呢?
2.再次补充,这是一座————的老屋。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像老屋一样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4.列举雷锋、救火英雄、环卫工人的形象深化主题。
(设计意图:如果说前面的内容更多是对知识、方法进行地演练,那“升华主题”这一环节,则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老屋之所以永远不倒,在于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地支撑。最后的列举“老屋”式的人物的环节,是对文章的总结,也是对主题的升华,也把整节推向了高潮。)
板书设计: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小猫
老母鸡
小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