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进行集体备课
(2018-11-27 16:07:51)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进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同学科老师坐下来,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
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
有利于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节减学校培训经费。
具体要求: 1.备思想2.备教材3.备学生 4.备教法
5.备学法6.备教学手段7.备教学过程
(五)、集体研讨
在集体研讨活动中,主备教师要提供给本组教师统一的教案然后由主备教师(中心发言人)说课。说课要涵盖教学设计:1.
(六)、修正教案
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1.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集思广益。
2.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人可依据本班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3.教案上要有圈点、修改、补充、拓展和教后反思等记录
(七)、教学实践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八)、课后交流、反思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反思阶段。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九)、资料保存
三、集体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集体备课活动应遵循的七个原则:
1.合作性2.实效性 3.研究性 4.创新性 5.统一性 6.超前性 7.完整性
(二)、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树立以下四个意识:
(三)、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 “三个关系” :
(四)、集体备课要克服四种现象
(五)、集体备课要避免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