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019-07-18 15:16:08)分类: 散文百家杂志收录文章 |
摘要: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如何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校园发展的一大重点。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是校方单方面的建设,学生也应积极参与进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对自身也有一定的塑造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要从学生做起。本文主要探讨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学生为建设校园文化应怎么做。
关键词:学生;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引言:
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响应了党的十七大号召,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学生不能只单纯的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校的事,我认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更要付诸行动。
一、如何理解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内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校园特有的一种精神,是校园发展的理念,还是一种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是响应党的号召而推出的一种文化,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的存在于师生的意识层面。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师生之间凝聚力的体现。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外在的精神面貌,是向外界展示的一种形象。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更高层次的文化建设,一个学校的良性发展必然要有过硬的精神文化建设。精神层面的建设对学生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严于律己。
二、作为当代学生应该怎么做
作为高中学生,需要不断努力学习,用过硬的文化素养来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意识。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很多层面,例如,学校在倡导保护校园文化环境时,学生要不断督促自己保护校园环境。学生还要起到模范作用,以自身微薄的力量来带动校园一批人的意识觉醒。要坚决跟着党,做新时代要求的合格学生。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刻苦学习
作为学生,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要刻苦,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要带头,在学习中起到模范作用,带动全班共同努力,让优秀成为大家的习惯。要携手努力,与同学多沟通多交流,共同进步。要全面发展,在学好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涉猎其它知识,不断拓宽自己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要勤于思考,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好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思想要不断与时俱进,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学生自己更要追求道德上的进步,用不断进步的文化素养,带动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发展创新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国家需要创新性人才,这就要求新一代的学生不断启发自己,发展自己创新性的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另外学生还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不断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不能事事都故步自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发展校园文化。
3、无私奉献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尊敬身边的老师以及老人,热心服务社会,热情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要有大爱之心,始终铭记党的教诲,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争做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价值。要培养奉献精神,多帮助身边的同学。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作为一名学生,他自愿去贵州支教,并且用自己的工资去帮助完善学校设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脱离困境。另外更有很多高中学生自发的去帮助班级里上不起学的孩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
4、遵纪守法
要遵守学校纪律。国无法不可,校无纪律不成。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首先校风要严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纪律,做一名优秀的好学生。在课堂上,要听老师的指导,尽学生的义务,遵守课堂纪律;自习课时,无论是否有人看管,都要自觉遵守纪律。要遵守国家法律,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以实际行动守法懂法护法。
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发展的重大基础,学生更要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学生要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伟胜等主编.学校文化建设新思路:主动生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金哲等主编.当代新语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48
[3]吕锡平等著.高等学校管理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