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一、复习内容: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比例的有关知识,能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复习重点:
理清知识间的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网。
复习难点:
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复习过程:
(一)回忆知识点
师:昨天,老师让你们对比例这一单元进行了整理。现在请拿出你整理出来的内容跟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看看对整理出来的内容能不能再完善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很认真地进行了交流。在比例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意义、基本性质、用比例解决问题、正、反比例(板书)
师:同学们的整理能力真不错。
(二)复习比例的意义
师:原来,在比例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了这么多的内容。比例跟我们上个学期学的比一样吗?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师:什么叫做比呢?
师:比例又是怎样的?(课件出示:比和比例的意义)
师:还有什么不同吗?(基本性质不同)
师:比的基本性质怎么说的?这可是我们上个学期学习的内容,还记得这么清楚,真不错。再说一下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
师:形式上也有不同,比a:b,比例a:b=c:d
(三)复习比例尺
师:看来,比和比例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这里有一个1:40000000,请你判断一下,他叫什么?
生:比。
师: 1:40000000在地图当中你知道又叫什么吗? 生:比例尺。
师:什么叫比例尺?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
师:在这幅地图上,如果告诉你们,从浙江到风景如画的四川实际距离是2400千米,你会求出什么? 生:图上距离。
师:在这幅地图中,测得浙江到北京的距离是3.5厘米,你又会求出什么? 生:实际距离。
师:拿出我们刚才发的练习纸,写在上面。(表格出示)
师:看大屏幕,请发表意见。 生:他0少(多)算了一个。
师:数量关系对吗?你觉得要注意什么?
(四)复习正反比例的含义
师:从浙江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1400千米,小明一家要去北京旅游,坐什么交通工具比较合适?
师:小明一家是坐磁悬浮列车去北京旅游的。小明还得到了列车行驶时间和路程的统计表。(课件出示)
小明的妈妈花300元买一些老北京的特色小吃——艾窝窝,带回来分给亲朋好友。艾窝窝的单价和数量如下表。 生:成正比例。
师: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很好,抓住时间/小时 关键的数量关系来判断。
师:老师描出路程和相应时间的点,再按顺序连起来,形成的图像是怎样的?是的,的确是一条直线。
师:根据右表中的数据描出来的图像也是一条直线吗?(课件出示)它是一条光滑的曲线。在初中学习正反函数时,图像也是一块重要内容,大家现在可要记住图像的样子哦。
师:你们对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没有整理出来?现在咱们结合这两张表格,谁来反馈一下正、反比例到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真不错,找出了这么多的不同点。这里还有几道题,请你判断一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小华从家里去学校所需的时间和速度。
(2)《小学生作文》的总价和数量。
(3)圆周长一定,圆周率和直径。
(4)图上距离一定,比例尺和实际距离。
(四)解决问题
师:现在老师把这张表格边变一变,(出示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