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整理复习,要求学生能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会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能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环节:
一、知识梳理。让学生整理出正反比例的所有知识点,并归纳出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知识系统化。
二、方法归纳。通过课本例题归纳出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常用的三种方法(列表、画图、列式子),让知识具体化。
三、巩固应用。通过基本练习,让学生会根据具体的数字或常用的数量关系来进行判断。
四、拓展延伸。在没有具体数字和常用数量关系的情况下, 让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判断。
五、回顾总结。说出自己的收获。作为一节复习课,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了以下几方面:
1、为学生提供自主梳理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方法之间的密切联系。
2、重视知识间的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正、反比例的相同
点及不同点。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中巩固知识。
4、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5、课堂教学的连贯性较强,知识之间的衔接严密,教学层次之间过渡自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有所收获。
不足之处:
1、后边练习安排的时间有点少,拓展延伸的练习只做了一个。
2、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强调的不到位,如巩固应用中(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学生在写关系式时出现问题,老师只是点了一下,如果把关系式写出来,学生就会更清楚。
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经验,争取每节课都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