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练习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情分析】:
( 1)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会量其长、宽、高
(3)让学生用铁丝做一个较标准的长方体的框架,一部分学生有难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袋1:土豆、萝卜、橡皮泥、纸板、刀子、剪刀等。
学具袋2:长方体框架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分类比较。
你们愿意玩吗?为了玩的方便,你能把这些物品按照一定的特征分分类吗?(生分类)
师: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揭示课题。
二、操作实验,巩固新知
可能发生争执的有:
①.对“相对”的理解;②.一组相对的棱是4条,而不是2条。③长方体每个面的形状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如下情况:1、看出来的;2、量出来的;3、将长方体物体放在纸上用铅笔描出一个面的轮廓,再用相对的面去比较;4、用剪刀将长方体盒子的一个面剪下跟对面比较。5、用稍大的纸蒙在长方体物体的一个面上,四周压下痕迹,再跟其他的面比较等等。
提问:你是怎样验证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用尺子量、用笔杆沿棱比较等。
师小结:刚才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回顾了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课件演示:二组相对的面分别重合);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棱长度分别相等);长方体还有8个顶点。
3、回忆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长度作为长,把前后方向棱的长度作为宽,竖着的棱的长度作为高。
①请同学们从学具袋2中自己选择材料,动手插一个长方体框架。同桌指出自己所制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②抽一名学生到台上指给大家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认识立体图。
认识透视立体图.
问:最多你能看到几个面?(让学生报出所看到的面的号)
(正面的同学只能看到一个面,还有能看到两个面的,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面)
师:这个图中你们看到了哪几个面?哪几个面看不到?教师结合多媒体的演示告诉学生,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
(屏幕出现)
①出示下图,想象出与之对应的长方体.
②出示一组长方体,让学生说出所想象的长方体是其中的哪一个.
③电脑将长方体补充完整,让学生再次感知所想象的正确的长方体.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基本练习。
2、变式练习。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