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至20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区分“之间”和“从…到…”。
2、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区分“之间” 和“从…到…”的含义,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并区分“之间” 和“从…到…”的含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了序数知识的基础上,课本中通过图话的形式安排了这样的例题: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的方式,小丽排第10,后面是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4人。可是,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小丽和小宇不算呢?对于这种题目,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之间”一词的意思。
在课堂上,我采用了两种方法:方法1,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按顺序进行排队,并让排第10和排第15的同学站起来,这样通过直观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第10和第15之间有几人,并思考,第10和第15算不算。方法2,在两手之间夹着一本书,并向学生提问:老师两手之间有什么?老师的两只手算不算?通过这样的提问和方式,学生都能较好的明白,老师两手之间只有一本书,两只手不能算。通过让学生能看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解“两者之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