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2019-09-07 10:32:57)
分类: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学习诗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对“词”的认识

2、诗词对对碰

过渡:你们真是学习上的有心人,这节课我们再走如一首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3、出示题目,师读。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停顿。

4、师生一起板书课题。说说你在题目中获取了什么信息?

5、诗人猜猜猜(诗人介绍)

过渡: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就是辛弃疾的作品,选自与他的《稼轩长短句》。

二、制定学习目标

1、学生自己制定

过渡: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可见“读”是学习诗词最好的途径,为此老师制定了一个“四步读书法”

2、出示读书方法

三、品析《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一)读准音

1、自由读,字正腔圆

2、指名读

3、强调“见”

4、齐读

(二)读韵味

1、自由读,找韵脚

过渡:诗词有了韵脚我们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有了平仄音就有了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现在我们听听名家朗读,体会一下诗的韵味。大家边听边画节奏。

2、视频朗读

3、指名读

4、指导朗读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5、师生配合读

过渡:古人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你知道哪些?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6、指名读

7、师吟诵

过渡:不知不觉我们又读了几遍,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现在穿越到辛弃疾的身边,做他的同行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得到,想到的大胆说说。

(三)想画面

1、自由读,边读边想。(提示:汇报时用上读着读着……)

2、学生汇报

过渡: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可见想象可以产生美。词就像一杯咖啡,需要细细品味,这样才能走人画面,走人诗人心里。

(四)读情感

品上阙

1、学生读上阙,品“惊鹊”

2、想想鹊儿被什么而惊

过渡:这么轻微的声音竟然能惊动树枝上的鸟儿,黄沙岭的夜晚真静啊!这种写法就叫“以动写静”我们之前也学习过不少,老师举两个例子,同学们读读

3、写法分析

4、想一想,说一说

过渡:是啊,诗人多么期盼有一个丰收年啊,多么希望农民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啊。

读下阙

1、六月的天,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正在大家津津乐道,展望未来的时候天气发生了变化(读)这时诗人的心情怎样(着急)他会怎样做(避雨)结果呢?(读)这时他的心情怎样?(喜出望外)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质疑:“点”意趣所在

3、齐读

四、阅读链接《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齐读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

2、小组自由学习

3、汇报(音,韵,画,情)相机指导朗读

4、情感总结

5、对比这两首词有什么不同?

总结:同学们感受真深。同一个人写出的词风格迥然不同,他不愧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他一生征战沙场多年但一直热爱大自然心系人民,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

五、布置作业

1、选择其中一首编成小故事。

2、阅读更多辛弃疾的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