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学习心得

(2019-07-12 13:41:34)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学习心得

暑假伊始,便打印了下学期即将执教的统排教材五年级上册开始读起来,读得比较耐心,包括单元导语,主体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读完后很兴奋,因为大部分课文出自名家之手,如郭沫若的《白鹭》,许地山的《落花生》,琦君的《桂花雨》,冯骥才的《珍珠鸟》,刘章的《搭石》,还有选自叶圣陶的民间故事集中的几篇,著名的《少年中国说》,布封的《松鼠》,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还有让人感动的流泪的吴冠中的《父爱之舟》,巴金的《鸟的天堂》等,想到这一学期将和孩子们共同与作家、诗人、画家对话,感受经典的魅力,语言的魅力,着实让人激动不已。
细读每一个单元,觉得它的语文要素与课文、课后练习,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结合的非常紧密,如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在《搭石》一课中,编者首先提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下所用的时间,完成课后练习。在《将相和》一课中,编者提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所有的时间,完成课后练习。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中编者这样说:带着课文题目中提出的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所有的时间,完成课后练习。我们会发现,三篇课文的提示语中介绍了三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都指向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核心。在交流平台中,编者梳理三种方法,还强调了要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帮助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应该说它把读得快和读得有效结合起来的,如果只强调快而忽略对内容的了解,那就成了走马观花了,这是值得老师们在教学中重视的。我注意到,课标指出:在二年级是学习默读,三年级时默读是尽量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带着问题默读,五年级强调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教材培训中,人教社的专家有这样一段介绍:不要预习,要基于学生真实的阅读经历,通过自主、反复的阅读实践,不断体验和感受,逐步形成能力。要以理解速度的提高来带动阅读速度的提高,不要因为速度伤害理解。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要在课内外阅读中不断运用这些方法,逐渐形成阅读有一定速度的习惯。训字写字教学应有别于常规单元,以确保学习方法的整体性和流畅性。所谓课内得法,课外习法,应该就是专家的意思。
第三单元是民间故事,编者在单元导语中提出两点,一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二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的途径有这样一些: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细致描写人物形象;讲述时可以模仿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应该说在三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对应练习,即在故事的细节上进行补充,在讲述者的姿体语言上补充。缩写故事的方法在习作中编者也有详细的介绍,如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还有针对学生缩写的内容进行评价的标准,如故事是否完整,情节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等,这些方法和策略让老师和学生在学习课文,对应训练中目的明确,方法具体可操作,比以前教材中老师教得模模糊糊,学生学得不明不白,真是要好的多,小学六年下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能力和方法,想不提高也是不可能的。
一直以来,让学生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是特点难的,不夸张地说,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是没怎么把它落到实处的,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便是它,编者所选的是《慈母情深》,文中的几个场景描写堪称经典,读出画面感,即快镜头与慢镜头是必不可少的。《父爱之舟》中作者生活在江南水乡,却与我儿时生活情景有几分相似,同样的家庭困难,同样上学不易,同样的父亲坚强、执着、勤劳、善良,对子女的爱厚重又隐忍,这些场景、画面引起我的共鸣,试着写写我眼中的父亲——
父爱如山
过年过节时聚在一起闲聊时,不免说到小时候的一些可笑之事,我哥最常说的就是考试没考好挨训的,帮家里磨面、放养羊,砍柴挖地的,还有偷着抽烟喝酒下河洗澡的事,而我常常让他们羡慕不已,从不出家门干活,学习成绩又好,再加上有奶奶这顶最大的“保护伞”.......其实他们跟本不知道,我每周都要洗全家人的衣服,夏天还好,冬天的时候手冻得发抖,青一块紫一块的,便是现在,我也特别特别讨厌洗衣服。
听妈妈说,在我满月的那天,父亲专门到都江堰给我做了两套花衣服,把我打扮地漂漂亮亮的,这也成了父亲不是重男轻女的最好“佐证”,大概四岁的时候,父亲第一次给我买了皮鞋,是一双红色的有蝴蝶结的凉皮鞋,可惜不知到什么原因,它竟然被烧掉了一只,抱着剩下的那只,我哭了好多天,最近一直被我妈保存在一个木箱子里直到地震,上中学时,不知什么原因,父亲花了十块钱给我买了一件漂亮的红衬衫,结果才穿了一次就不翼而飞了,害我好一阵自责,后来等我发现是被姑妈拿走时,衬衫已经洗得掉了色。那一年,父亲去长江三崃旅游,满以为父亲会给我们带什么新奇的玩艺,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父亲竟然给我们带了许多包旺旺雪饼回来。父亲第四次送我礼物,是一条价格不菲的收腹带,那是剖腹产后,父亲怕我咳嗽把伤口挣开,于是一个人忐忑地走到内衣店,买了后悄悄交给我妈。
一个难得的休息天,一家人吃完饭后坐着说些闲话,这时父亲说:蓉儿,还不去洗碗?我嘟着嘴说:哥哥怎么不动呢?父亲说:你是女孩子,不做这个做什么?奶奶接过话说:等这几个娃娃长大了,恐怕男女都得做一样的事情了,男孩女孩都得学着做。从此以后,父亲再也没有说过哪样该女孩做,哪样该男孩做的话了。
那时候家里经济不宽裕,每到开学时,为了我们的学费,父亲都要到学校会计那里预支两个月的工资。记得有一次因为期末考试考得好,便大着胆子向父亲要一个双肩的书包,结果父亲什么话也没有说,当然也没有得到梦想中的新书包,还因为当时说了气话,被全家人冷落了好长时间。
从小父亲就很忙碌,上班,下班,劳动,也少有时间给我们讲什么道理,只记得有一次闹不和,堵气不吃饭,半夜胃痛,父亲买药回来给我吃后,只说了一句:胃是用不装饭的,不是装气的!
奶奶病逝之前,行动已经不能自主,儿孙们背她上医院,奶奶都不答应,只靠着父亲,她才安心地同意,躺在病床上的奶奶,一刻没见着父亲,便眼巴巴地盼着,只有父亲在身边伴着,才能安心地睡着。奶奶走的那天,正是父亲的生日,奶奶最后说的一句话便是:我儿这辈子苦啊......
如今,父亲已近七旬,终于入得城里,可依然是忙的,照顾九十多的爷爷,给腰椎不好的妈妈做饭洗衣服,管教年少的孙子,沉甸甸的责任,父亲却比以往更乐观了,也多了许多柔情的地方,会排很长时间的队给我们买夏鸭子,给孙子们煮方便面,陪妈妈拉家常……
如若我能学到父亲的坚韧、执着、宽容,便是一个优秀的女人!
本单元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场景和细节描写,其实学生习作中欠缺的也正是这个,怎么将读与写有效链接,还值得再钻研。
关于教材中的单元习作,基本是与文本结合的,第一单元写“我的心爱之物”,编者采用问题列举法,将心爱之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背后的小故事)写清楚便可,分享习作时可以让学生带上心爱之物,增加现场感。第二单元“漫画老师”,要求发现老师在外貌、衣着、性格、喜好、性格方面的特征,通过一两件事表现出来。写人的习作学生不陌生,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人物特点学生也不陌生,那么怎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值得再思考!第三单元缩写在北师大版四下练习过,本单元可以在缩写方面的提炼和运用上强化,对阅读中概括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第四单元的列提纲对于学生有计划地习作非常有帮助,可以进行专项训练。第五单元“介绍一种事物”要求是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尝试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面,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事物的习作班上以前练习的不多,此单元可以运用片段训练加强练习。此外,本册书中片段描写设计的不多,八九次习作应该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整本书阅读,看电影,班级活动等加强训练,并注重学生修改自己和他人习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通过展板、校园广播、习作集等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成果。
最后想说一说关于整本书的阅读,编者推荐了两本《中国民间故事》和《非洲民间故事》,非常有趣的书,可以把读书与概括民间故事的特点结合,也可以开展讲故事比赛,阅读能力强的孩子还可以将两本书进行横向比较,从中发现一些中国民间故事与非洲民间故事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素养。此外,还可以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读《草房子》,还可以利用蒋军晶的《小学生群文读本》进行“1+X”实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