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亚丽用户6356738916
刘亚丽用户6356738916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12
  • 关注人气: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019-02-26 14:43:20)
标签:

杂谈

       三首古诗,分别是唐•杜甫的《绝句》、宋•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宋•曾几的《三衢道中》,写的都是春季的景色。《绝句》前两行诗句,浓墨渲染,泼洒出阳光下明丽绚烂的春景;后两行诗句,则工笔细描,描绘了燕子飞翔、鸳鸯静睡的具体春景事物,从而构成一幅色彩鲜明,春意勃发的初春景物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鸭戏图的诗歌,前三行诗歌咏了画面的景物,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再现了画境;最后一行诗句则写了诗人由春景产生的联想: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从而让诗歌洋溢着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三衢道中》首句点出了出行时间:梅子黄时,第二句写了出行路线:小溪、山行;第三、四句具体描写了山行看到的景色:绿树荫浓、黄鹂啼鸣,展现了三衢山的道中无穷的生机和意趣,表达了诗人旅途舒畅愉悦的心情。三首古诗都描绘了诗人细致观察的景象,为学生想想画面说景象提供了具体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2,课文以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又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以形成具体形象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绝句》里有四个会写的字,为此,默写的练习达标宜在背诵和写字教学后进行。
4,课后练习“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不但指出了终极目标——说说怎样的景象,指出了过程目标——了解诗句意思,再进行想象;还提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过程——阅读理解到内化运用,完成语感培养和语言积累的过程。
5,虽然这篇课文由三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教学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学情分析:
1,通过第一学段和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约30首古诗了,他们对古诗的学习要求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和现代汉语词语的词义与古汉语词语的词语关系已有所了解,形成了一定的借助插图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这些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学生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就有结合诗句(句子)的意思想象画面的学习训练,到三年级上学期,明确提出“想象画面”的学习训练就进行了7次,因此,“结合诗句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虽是难点,但是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达标基础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鸳”等6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读写“融”等13个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4,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能结合诗句意思,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感受春天和初夏的美好,体会诗人观察的细致,激发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教学难点:
1,能正确认读“鸳”等6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读写“融”等13个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4,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能结合诗句意思,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感受春天和初夏的美好,体会诗人观察的细致,激发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鸳”等6个会认读字字卡,“融”等13个字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鸳”等6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新华字典。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
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
反馈指导。(PPT出示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作者认真细致观察并具体描绘的大自然中可爱的生灵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个: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要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要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3,小结:对了。在第一学段和三年级上学期,我们进行了不少的读语句想象画面的学习训练,也体会了不少让我们有新鲜感的语句——描写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个单元我们在学习描写大自然可爱的生灵的课文要继续进行着两个学习训练。还要学习课文的作者,认真细致观察大自然的一种植物,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那么,我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什么课文,来进行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语句的学习训练呢?来了解作者观察和描写大自然的什么可爱的生灵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2.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通过课题,你知道我们通过学习什么来完成有关的学习训练的吗?(指名回答。预设:通过课题,我知道我们通过学习三首古诗来完成有关的学习训练的。)

4. 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要通过学习三首古诗来完成有关的学习训练。那么,这三首是什么古诗?我们怎样进行有关的学习训练?就让我们先来了解是哪三首古诗,然后学习会认读的字和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就可以进行有关的学习训练了。

二、指导预习,了解诗歌题目。

1. 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把三首古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再把课文读准。

(3)借助注释或字典,想一想,三首古诗的题目分别表示什么?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鸳”“鸯”“崇”。

(3)PPT出示会写字词“融化、燕子、芦苇、嫩芽、长短、梅子、泛舟”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4)指名朗读,一人一首,从“读准”的角度评议;其余学生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5)指名回答预习任务3。

绝句: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四句为一绝;五个字一句的称为五言绝句,七个字一句的称为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五言绝句。

追问:二年级下学期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谁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呢?(指名背诵)。

惠崇春江晚景:给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提诗。

追问:三年级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两首诗《赠刘景文》和《饮湖上初晴雨后》,谁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呢?(指名背诵)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简介诗人曾几(具体见教师用书)。

三、读通顺课文,粗知诗歌内容。

(一)质疑。

1.导语:通过课文的注释,我们了解了古诗歌里一些词语的意思,但是由于古诗是古时候写的,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在的意思不太一样,同学们可能读不懂。有不懂的不要紧,把它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好吗?

出示任务:轻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插图想一想,还有哪些词语是不懂的、不理解的,在词语的下面写个问号,查字典或提出来请同学老师帮忙解决。

2.反馈指导。
先汇报查字典解决的词语,然后才质疑。

《绝句》:飞燕子:应为“燕子飞”;睡鸳鸯:应为“鸳鸯睡”。

《惠崇春江晚景》:欲:将要。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梅子成熟的时候;这时长江一带阴雨连绵,故有“梅雨”的说法。

(二)读通顺课文,了解诗歌写的季节。

1.导语:我们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诗歌题目的意思,通过质疑解疑,对三首古诗的意思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三首诗歌读通顺,把节奏读好吗?

出示任务: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这三首诗歌,注意读好节奏。

个体练习,同桌互读互纠。

2.反馈指导。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导语:读到这里,你知道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景象?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结合插图想一想,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景象?分别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分别用不同符号标示出有关依据。

个体操作。

4.反馈指导。

《绝句》:写的是春天的景象;依据:迟日,春风。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江山,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写的是春天的景象;依据:春江。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竹,桃花,鸭,蒌蒿,芦芽。

《三衢道中》:写的是初夏的景象;依据:梅子黄时。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绿阴,黄鹂。

四、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提问:朗读课文,结合插图想一想,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景象?分别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指名回答。答案见第一课时。)

二、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三首古诗。

(一)学习、背诵《绝句》。

1.导语:同学们,我们现在就进入到每一首诗歌的学习,有信心吗?我们先学习《绝句》(板诗题后齐读诗题),谁还记得预习时这首诗的诗题表示什么吗?(指名回答)

出示任务:(PPT出示《绝句》插图)有感情朗读《绝句》,借助插图,结合注释和质疑,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个体操作,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形成答案;重点指导朗读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前两句诗句。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每行诗句意思:

迟日江山丽:春天里的江山多么秀丽。
春风花草香:春风送来了花草的芳香。
泥融飞燕子:燕子飞来飞去衔来湿润的泥土(忙着筑窝)。
沙暖睡鸳鸯:鸳鸯睡在暖和的沙滩上。

3.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结合诗句的意思和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画面,然后说一说《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出示评议标准:(1)用自己的话说;(2)能体现诗句意思;(3)语句通顺连贯。

先有感情朗读全诗,然后才说说景象,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个体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6.小结:诗歌前两行诗句,浓墨渲染,泼洒出阳光下明丽绚烂的春景;后两行诗句,则工笔细描,描绘了燕子飞翔、鸳鸯静睡的具体春景事物,从而构成一幅色彩鲜明,春意勃发的初春景物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7.导语:读到这里,你能把《绝句》背诵下来吗?是背诵哦,也就是要讲究节奏和感情的哦。

出示任务:读一读,背一背,把《绝句》背诵下来。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8.反馈指导。

评议标准:通顺流畅,节奏准确;表现出诗人情感。

(二)学习、背诵《惠崇春江晚景》。

1.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绝句》,继续学习第二首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板诗题后齐读诗题),谁还记得预习时这首诗的诗题表示什么吗?(指名回答)

出示任务:(PPT出示《惠崇春江晚景》插图)有感情朗读《惠崇春江晚景》,借助插图,结合注释和质疑,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3.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惠崇春江晚景》,结合诗句的意思和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画面,然后说一说《惠崇春江晚景》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出示评议标准:(1)用自己的话说;(2)能体现诗句意思;(3)语句通顺连贯。

先有感情朗读全诗,然后才说说景象。

5.根据评议个体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6.小结:《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鸭戏图的诗歌,前三行诗歌咏了画面的景物: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再现了画境;最后一行诗句则写了诗人由春景产生的联想: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从而让诗歌洋溢着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7.导语:读到这里,你能把《惠崇春江晚景》背诵下来吗?是背诵哦,也就是要讲究节奏和感情的哦。

出示任务:读一读,背一背,把《惠崇春江晚景》背诵下来。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8.反馈指导。

评议标准:通顺流畅,节奏准确;表现出诗人情感。

(三)学习、背诵《三衢道中》。

1.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继续学习第三首古诗《三衢道中》(板诗题后齐读诗题),谁还记得预习时这首诗的诗题表示什么吗?(指名回答)

出示任务:(PPT出示《三衢道中》插图)有感情朗读《三衢道中》,借助插图,结合注释和质疑,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个体操作,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

3.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三衢道中》,结合诗句的意思和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画面,然后说一说《三衢道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出示评议标准:(1)用自己的话说;(2)能体现诗句意思;(3)语句通顺连贯。

先有感情朗读全诗,然后才说说景象,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个体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6.小结:诗歌首句点出了出行时间:梅子黄时,第二句写了出行路线:小溪、山行;第三、四句具体描写了山行看到的景色:绿树荫浓、黄鹂啼鸣,展现了三衢山的道中无穷的生机和意趣,表达了诗人旅途舒畅愉悦的心情。

7.导语:读到这里,你能把《三衢道中》背诵下来吗?是背诵哦,也就是要讲究节奏和感情的哦。

出示任务:读一读,背一背,把《三衢道中》背诵下来。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8.反馈指导。

评议标准:通顺流畅,节奏准确;表现出诗人情感。

三、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四、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 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减(减少)喊(叫喊)  牙(牙齿)芽(发芽)

4.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

例:“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只有一横;“惠”,不要漏了第8笔“点”;“芦”下面是“户”字。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在写两个。

五、默写《绝句》。
(一)个体默写,同桌互检。

(二)抽样错误展示,提示改错。

六、总结。

七、会写字书写练习。(略)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2.选做:把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