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榆臻:向逊传
(2022-05-17 07:39:33)
标签:
正安教育人物 |
向逊,又名向先周、蒲琳,男,汉族,生于1925年,正安新州茨梨人。
1938年至1945年,向先后在正安小学、正安中学、贵筑中学、贵阳达德高中读书;1945年9月至1947年12月,先后在正安小雅小学、新州小学任教。向思想进步,在正安解放前夕,曾参与中共地下组织活动。1948年元月,经时任中共正安县委书记(地下)李海泉(化名胡原)和中共党员陈志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转为正式党员。1949年,向任中共新州地下党支部书记,解放后历任中共正安县委秘书、盐业公司经理、遵义蓉溪中学校长、赤水中学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正安格林区俭坪中学、正安师范、正安城关中学教师、正安一中副校长等职。
向一生大多数时间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长于中国古典文学和古诗词。为正安、赤水两县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1950年2月,正安土匪叛乱,县人民政府战略撤退至绥阳旺草,县委决定留下向逊、张世维两位同志坚持工作,打入敌人内部,了解敌情,与组织联系。同年3月,新州匪首李炳宣对张世维进行审问,张拒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事后,李匪对向、张二人进行监视。为麻痹敌人,保护党的秘密,向、张二人商定以曾在党内青干班工作过的公开身份向李匪写了《切结书》。4月,向为了解四川匪徒窜入正安情况,曾随李匪部支队长向绍荣去下坝。
向在匪区潜伏期间,曾两次写信向组织汇报匪情。1950年5月又亲赴绥阳旺草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向组织汇报正安、道真两县土匪以及大匪首的相关情况,同时将写《切结书》等问题均向组织作了汇报。
向虽是正安早期共产党员,但由于受极“左”路线影响,不但未得到重用,反而多次被误解并受到不公正处分。
1957年3月,中共遵义地区审委会结论:向逊同志为自首行为,并明确正安县委对向给予留党察看半年和撤销县委秘书职务。
1958年11月,地委审委会对向又作了实属叛变行为的结论,并给予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
1958年12月,地委审委会对向再次作研究,肯定为叛变,更正以前作自首的结论,决定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
向忍辱负重,对党的忠诚始终不渝。先后十几次向组织申请,坦诚相诉,要求组织正确对待一个地下党员的特殊经历,但均未得到回复。
直至1982年4月,县委落实干部政策领导小组对向的问题进行多次复议并报请地委批复,认定向是清白的,过去对向所作的一切结论、批复都是不正确的,应予撤销,决定恢复向的党籍、党龄、工资从1948年元月入党时算起。
平反后,向任正安一中副校长。1984年5月离休,2004年6月辞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