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榆臻
郑榆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49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榆臻:走进“精品校园”——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完小

(2020-06-05 17:05:05)

 

“精品校园”这个称谓,源自2016年到和溪镇杉木坪完小检查验收“普十五”工作贵州省专家之口,他们对杉木坪小学赞不绝口。

郑榆臻:走进“精品校园”——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完小

和溪镇杉木坪完小,创建于1946年,位于正安县城东南18公里。校园占地面积3578平方米在校学生129人,6个教学班,教师14人。是什么让她能从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赢得如此不凡的称谓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看看吧!

 

文化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之初,杉木坪学校和许多普通的村小一样,除了教室、过道有几幅名人名言喷绘外,校园文化是一片空白,整个显得空空荡荡2012年,全县兴起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才开始分块设计,逐步打造校园文化。

内墙文化  把本地“万天宫”、清代古建筑“吕氏房屋”雄奇的“孤峰”、人间仙境似的 “山洞子”等自然风景绘制到内墙上,让学生感受到厚重的地方文化和家乡多姿多彩的美丽。郑榆臻:走进“精品校园”——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完小


长廊文化  2014年,建文化长廊,长廊内图文并茂地制作“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寓言故事”“本地历史故事”“古诗吟诵”“绘本故事”等长廊上面藤本植物攀附,两侧鲜花怒放,四季留香学生每天课余在这里深情阅读。

郑榆臻:走进“精品校园”——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完小

过道文化  在每一、楼梯、走廊两边悬挂着师生精心制作的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展示着师生的智慧和创造。

郑榆臻:走进“精品校园”——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完小

农耕陈列室  在挖掘地域文化过程中,老师们发现,沿袭几千年的古老农村生活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一些传统工具如米筛、石磨、犁铧风箱、刨子、花轿、唢呐、锣鼓、风等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老师们走村串寨,磨破嘴皮,把这些“农耕古董”“请”到学校,建起了农耕陈列室这里土生土长的孩子了解祖辈艰辛的生活足迹,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他们走出大山,建设美丽家乡的动力。

郑榆臻:走进“精品校园”——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完小

 

书香校园

 

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没有适合师生阅读的课外书,甚至还没有课外阅读的概念。2012年,在六合公益的资助下,每间教室建了图书角,配置了部分图书。当时,图书也只是一种摆设,因语数老师怕影响学科考试成绩,不引导不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学生即使要读,也都是走马观花的翻翻书中的图画而已。久,六合公益老师来到学校,她们走进教室,给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起了绘本故事一个个精彩绝伦的童话故事深深的吸引着这些如饥似渴孩子们,点燃了孩子读书的激情。此后每一层楼道建起了不受时空限制,学生自由借阅,自主管理的开放书吧。每间教室后面建起爬壁书架,书架上的图书是由老师和学生阅读后推荐的,书架上方的黑板,书写着学生的阅读心得和推荐语,成为班级的阅读园地。建图书室和阅览室,订阅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杂志学校还通过公益组织源源不断添置新的图书。学生的阅读更加方便、更加广泛。

郑榆臻:走进“精品校园”——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完小

在阅读活动中,每天通过晨诵、课间吟诵、午读、暮省等阅读活动,指导学生以摘录、随笔、日记、读后感、心里话等方式把自己每天的阅读记录下来,积累基础知识;每周通过图书推荐、阅读教学、活动展示相互交流阅读经验和读书心得;每月通过绘画创作、绘本剧表演、活动比拼、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延伸阅读,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语言表达、绘画、文艺表演等能力;每期通过节日活动、“阅读之星”评选等进一步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阅读,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逐渐成为孩子们的一大爱好。部分学生创作的绘本和作文获奖、出版。

郑榆臻:走进“精品校园”——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完小

 

绿色校园

 

老师们就地取材,周末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山坡上寻找、挖掘适合校园生长的花草树木,搬运到学校利用废弃的塑料瓶、花盆、废旧的汽车轮胎进行栽种大大节约了绿化美化资金。同时,指导学生在图书阅览室、网上查阅自己移栽的植物名称、特征、作用,以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各类花卉植物。此后,寻觅、移栽花草植物的绿化美化活动成为常态,每一季节都有新的花草植物进入校园学校走廊、楼道墙角,教室窗台都放置着小巧精致的植物。在教室、走廊建造了存放工具的储放柜,将扫把、拖把水盆、抹布等清洁工具,分类放进不同的柜子里,在工具储放柜上面摆放花盆,进行装饰与美化。每一间教室、整个校园干净整洁。校园绿色浸润,一步一景,芳香四溢,充满无限生机活力。

郑榆臻:走进“精品校园”——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完小

 

乡土教学

 

学校利用乡村学校得天独厚的条件,探索开发乡土教学课程,通过乡土教学,整合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教学内容,把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让传统课堂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学校开展了民间造纸术调研、不同类型树叶厚度测量、校园植物调查、不同泥土中种子发芽情况实验观察、每个季节“颜色”拼图等活动,把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探索精神。

郑榆臻:走进“精品校园”——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完小

一个翰墨飘香、绿色浸润,富有地域文化特色校园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2013 年,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在全县交流,正安电视台、《正安报》等媒体给予了宣传报道。2014 年4 月,首届校园阅读文化节在正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嘉宾观摩了 “开放书吧、书香校园、午间阅读”学校由此获得“最佳阅读校园”奖。2015年3月,全国第四届乡村儿童阅读及书香校园发展论坛在正安举行,来自全国50多家公益机构及100多名友人再一次走进观摩。此后,省内外兄弟学校陆续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感受校园的翰墨书香与生机活力。2017年8月,该校老师蒋勃受河南省新密市邀请,参加六和公益阅读教师培训研习营,以“村小的蜕变”向600多名与会专家和教师分享了杉木坪小学“小而美”的变化,赢得了高度赞赏。12月,蒋勃“歌路营公益”邀请,以“阅读,村小的另一种可能”为题在微课平台上分享了该校书香校园的特色。2019年6月杉木坪小学的书香、草木香校园建设经验被《小而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变革故事》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

郑榆臻:走进“精品校园”——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完小


杉木坪学校的文化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乡土教学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形成了“尚读·知行”的办学理念,“绿色阅读·快乐成长”的办学特色,校园充满了勃勃生机,弥漫着浓郁书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