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钱宇童
(2023-02-08 09:40:10)
标签:
读后感 |
分类: 学生作品 |
这个寒假,我读了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享誉世界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它主要讲述的是鲁滨逊的经历,为了理想而走上了他的惊险旅途。源于他的乐观、坚持和自律,他在荒岛上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家园,经历了一段传奇的人生。
鲁滨逊小时候特别期望出海,但是父母因为担心而一直不允许,后来鲁滨逊瞒着父母偷偷出行,他因遭遇风暴乘船失事,只身漂流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独自在孤岛上生活了26年。后来他救了一位野人朋友,给他取名叫 “星期五”,还教会了“星期五”很多知识,他们相依为命,后来两人被一名他们救助的船长带回了英国。
全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节《求生》中的情节:每次当鲁滨逊宰野山羊的时候,会留下一点儿油,放在阳光下晒成的小泥碟里,再放上一条用麻捻成的灯芯做成灯。在干力气活儿的间隙,他碰巧在翻找东西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小袋子,里面原来有些谷物。他把这些种子播撒到土里,约莫一个月以后,他看到了有几根植物的绿茎从地里长出来,它们是十分地道的绿大麦,同欧洲的或者同英格兰的大麦属于同一个品种,这真叫鲁滨逊万分惊讶。除了大麦以外,还有二三十根稻谷的茎,他同样小心谨慎地保全它们并开始悉心耕种,在岛上种出了庄稼。在鲁滨逊的日记里这样记录:4月16日,他做的梯子完工了。4月19日和20日,他开动脑筋,把他的住所搬到安全的地方去。4月28日29日,他把两天整个花在磨工具上,他那台使砂轮转动的机器运转得很好。4月30日,有好长一阵子,他已经发现干粮越来越少了,并且他的工具也不足,所以尽他所能把船上的每一件东西都拆下来,因为他断定从船上拆下来的东西,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用处。5月3日,他开始用锯子干活儿,锯断了一根横梁。5月4日,他出去钓鱼,他把钓来的鱼都晒在太阳下面吃鱼干。5月9日到14日,鲁滨逊天天去船的残骸那儿得到了很多木料、木板和两三斤担铁。5月24日,他在船的遗骸上干活儿,非常辛苦地用撬棒撬动了一些东西,并且收集到了木料、木板和铁制品,已经足够造好一艘小艇了。6月16日,来到海边,他看到一只大海龟。6月17日,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煮玳瑁上,在它的肚子里找到了六十来个蛋,当时对鲁滨逊来说,这些肉是他吃过的食物中最鲜美可口的了。
在他漂流的途中,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在荒岛上只有他一个人。这个时候没有人能帮助他,除了他自己。但令我敬佩的是,他并不是在那听天由命、坐以待毙,而是发挥自己的全部才智,永不放弃,不断地用双手创建和改造自己的生活条件:盖房子,用砍下来的树做家具如椅子、桌子、床;
生活就像一幅画,有的人画出了春天的生机,而有的人却只描出了冬天的悲凉。画的意境如何,全取决于作画人本身对生活的态度和观念。
我要向鲁滨逊学习,自力更生,不屈不挠,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