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读写共生
(2019-10-16 23:16:13)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语文教学 |
以读促写,读写共生
——家长会上谈课外阅读
刘荣成
“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胸中藏有诗书,你的谈吐就会很儒雅,气质就会很好。如果我们想具有儒雅的气质,那么从现在开始,认真阅读书籍,并且引导自己的孩子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名言都强调了阅读的要义一一多读。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是有限的,不能满足阅读和写作的需要。老师课堂上讲课文,讲阅读,讲作文,由于时间有限,所以只能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指点,大量的阅读要依靠课外。同样,把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而对课外阅读的忽视就会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窄,不能触类旁通,解答阅读题时回答不全面。
另外,阅读与写作关系很大,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平常提到作文学生就会眉头紧锁,苦不堪言。为什么?因为学生书读得太少,积累的材料不多,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了视野、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陶冶了情操,孩子获得了知识的积淀、智慧的结晶和情感的升华。阅读的内容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文章中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有了丰厚的阅读积累,作文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呢?首先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课外读物内容要健康,体现正能量,体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课外读物要生动有趣,又生动的语言艺术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家长要致力于“书香之家”的建设。在家里张挂读书方面的名言牌匾或者书法作品。在书房里,摆放几个书柜,购买必须的阅读书籍,建设小小图书馆,创设书香环境,增添浓厚的阅读氛围。家长要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与孩子一起交流,家长的读书兴趣和热情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庭,爷爷奶奶在家中服侍孩子而且不识字,无法参与阅读交流,那么,建议孩子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阅读交流,在交流中激发思维的火花,满足交际性情感需求。
与影视作品同步阅读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现在有很多的名著被搬上银幕或电视了,如小说《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简·爱》等,大家都喜欢看。看这些电影电视对增强阅读兴趣很有帮助,也有助于对名著内容的理解,阅读与影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课外阅读要用圈点勾画读书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从标题、词语、优美句子语段、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方面做好读书笔记。注意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尤其要强调一下诵读。不去朗读背诵,仅仅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那只能是浮光掠影,收效甚微。对于一些精彩片断,名篇佳作,学生要多朗读多背诵,这样才能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良好的语感,形成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最是书香能致远”,家长们要把打麻将、玩手机的空闲时间拿来阅读,与孩子共同分享书本中精彩的故事,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拉近心灵的距离,把空洞的说教变成相知相融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不仅能提升自己和孩子的素养,还能增进我们和孩子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一、部编教材推荐书目(略)
二、学校推荐选读书目
(一)现当代作品。
《周国平散文集》《琦君散文集》,老舍《茶馆》,《舒婷的诗》 丁立梅《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暗香》,汪曾祺《大淖记事》《人间草木》,秦文君《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余秋雨《文化苦旅》,《贾平凹散文集》,毕淑敏《愿你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史铁生自选集》,龙应台人生三部曲《目送》等。
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余华《活着》,沈从文《边城》
李明官《范家村手札》,严勇《读书旅行》《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周卫彬《浮影》
(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浮生六记》《封神演义》《古文观止》《西厢记》《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
(三)外国文学名著
《伊利亚特》《奥德赛》《唐吉诃德》《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选》
《傲慢与偏见》《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高尔基《童年》《母亲》,川端康成《雪国·古都》,《莫泊桑短篇小说集》《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选》《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福尔摩斯探案集》
(四)史学、社会科学类
《东周列国志》《上下五千年》《万历十五年》《史记》《战国策》《明朝那些事儿》《希腊神话与传说》《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三、家庭教育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