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月迹》有感

(2017-11-04 16:30:37)
标签:

教育

分类: 阅读与读后感

《月迹》有感

 

闲暇之时,随意拿起贾平凹的一本书,我细细品读起来。徜徉于书海中,突然,一篇名为《月迹》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多么神秘,月迹,月亮的踪迹?大概应了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于是我便饶有趣味地品味起来。

中秋佳节,主人公在院子里盼月亮,久不见月亮,便缠着奶奶讲故事。突然,奶奶说月亮进来了。果然月亮出现在穿衣镜上,爬在竹帘格上,渐渐地,那满月慢慢亏了,缺了,末了。于是奶奶唤他们去寻月。他们就兴奋地跑出去,院子里一片光亮。中央那棵桂树,疏疏的,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月亮在头顶,仿佛里边有什么东西,主人公便问月上是什么,奶奶告诉他是桂树。于是他们就更好奇了,奶奶宠爱地笑了,“傻孩子,里面已经有人了呢。”一句疼爱的责备折射出祖孙间的融洽。

嫦娥的故事,在人们心中只是一种神话,而在他们眼里,月亮上正有一位女子,和三妹一样漂亮的女子。三妹是最漂亮的,大伙儿都羡慕嫉妒起来。“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奶奶的关爱化解了他们内心的不满。看看那酒杯,里边果真有一个小小的满月,大家都喝下去,“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于是,月亮在葡萄叶上,花盆儿上,锨刃儿上,月亮还在水里!是啊,月亮竟是那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月亮是个什么?天真纯洁的他们各有所想,弟弟认为月亮是他所要的,而妹妹说月亮是个好。这些都没错,因为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它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是不同的,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结尾说得真好: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读了《月迹》之后,我明白了:月亮的踪迹随处可有,亦可没有。它在人的心里,月亮是一份寄托,一份情思,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让们去追寻心中那个月亮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