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金桂、宝蟾等名字的隐意

(2024-01-18 10:16:56)

1、夏金桂名“金桂”,谐音“金贵”。意指“金贵之人”。那么,这个金桂之人暗指谁呢?

2、这个“金贵之人”的名字,别人是要避讳的。

“她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二字来,凡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花之香可比。 金桂的丫鬟名唤宝蟾者,忙指着香菱的脸儿说道:要死,要死!你怎么真叫起姑娘的名字来!”。

“她(金桂)因想‘桂花’二字是禁止不住的,须另换一名,因想桂花曾有广寒嫦娥之说,便将桂花改为嫦娥花”。

想想看,连植物都得“避讳”其名,这“金贵之人”实在是了得。

3、这个“金贵之人”刚一到任,就给别人改名字。书中是这样写的:“一日金桂无事,因和香菱闲谈,……问她‘香菱’二字是谁起的名字,香菱便答:‘姑娘(指薛宝钗)起的’,……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了两声,……可是不通之极!……但只是我想这个‘香’字到底不妥,意思要换一个字,不知你服不服?”。这段描述,暗指“原主子(宝钗)”起的名字“不通之极”,需要换一个有“来历”的名字。尽管香菱百般不情愿,并争论了半天,可最终还是改了名。这一上任就让别人改名字的人,暗指谁呢?

4、夏金桂的丫鬟名为宝蟾。此二人之名字合起来,有“蟾宫折桂”之意。我国古代常以此语代指科举考试的“高中者”,后引申为获得很大成就之人。

5、这个金贵之人“原是老亲,且又和我们是同在户部挂名行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就是说,这“金贵之人”不是外人,是“老亲”,又同在“一户”之下;“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这个人,又能是谁呢?

6、这位“金贵之人”去了他不该去的地方。这也是作者最想表达的一个隐意。

书中是这样说的:“合长安城中,上至王侯,下至买卖人,都称他家是‘桂花夏家’”。试想,“夏”家金桂,嫁到了“薛”家(薛谐音雪。护官符有“丰年好大雪”之说),这不是明摆着“去错了地方”吗?

脂砚斋也批写道:“夏日何得有桂?又桂花时节焉得又有雪?三事原系风马牛,全若强凑合,故终不相符。”其实,这是作者在暗示:“金贵之人”去了他不该去的地方。这个去错地方的人,又暗指谁呢?

7、夏金桂把香菱改名为秋菱。“香”是指受欢迎的人或事,如人们常说的“吃香”、“香饽饽”等,而“秋”是菱的终点。“菱”的今生,恐怕只能如此了。

如果把以上“人名的谐音”和“相关的事件”结合起来,作者的隐意便一目了然了。

雍正皇帝,是作者的同胞兄弟,自然是“同在户部挂名”的“老亲”了。他一上任,便让兄弟们全都改了名字,如胤礽改为允礽,胤祥改为允祥,胤禔改为允禔等。自然,他作为皇帝,其名字大家是要避讳的。在康熙朝的“九子夺嫡”中,雍正帝是唯一“蟾宫折桂”之人,当上了皇帝。最后一点,也是作者最想说的了,那就是“他去错了地方”,暗指这个“金贵之人”,是无证上岗、属谋权篡位者,去了他不该去的地方。

香菱改名秋菱,暗指因“金桂”当权,恐怕自已只能这样(被囚禁)到死了(注:“甄英莲”名字的隐意,在《红楼梦中的人名,都是作者煞费苦心拟就的》一文中已有解释)。

当然,这并不是说,夏金桂的原型是雍正皇帝,而是作者以人名的谐音“说事”,他把想说的事情,隐藏在人物的名字之中了。

还有一点,也很令人奇怪,对于薛蟠欲娶夏金桂之事,香菱倒是盼望着夏金桂的到来。香菱曾对宝玉说:“我巴不得她早些过来”,作者也写道:“她(指香菱)心中盼过门的日子比薛蟠还急十倍。好容易盼得一日娶过了门”。在下认为,这应该是暗指作者。盼望着原来的皇帝早点死去,新皇帝继位,看在以往兄弟的情份上,也许会放自已出去的。否则,哪有小妾盼望丈夫早点娶妻的道理?


本文选自《解开红楼梦作者之谜》第二篇,之 四十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