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是清废太子胤礽的证据(二)
(2022-07-03 13:11:38)《红楼梦》作者在书中说,茜香国的女国王,把一条“系小衣用的大红汗巾子,赠给了贾宝玉所在国的国男王。然而现实中,别说在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社会,即便当今,这样的事情也是不会发生的。关键的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明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还要郑重其事的写在书中呢?
作者是这样写的:蒋玉菡“说毕撩衣,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
试想,如果没有特定含意,作者完全可以把“女国王”中的“女”字省掉,干麻非要说是“女国王”呢?还有,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处,单单编造出一个“茜香国”的国名来,为什么不继续使用“暹罗国”(第二十五回、第二十六回)、“波斯国”(第六十二回)或“真真国”(第五十二回)之国名呢?
如此解来,这“茜香国女国王所赠送的红汗巾”,就暗藏着“西域从属国,所赠送的,红色汗水的阿哈尔捷金”了。那么,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
下面我们来看康熙朝的一个历史事件。
康熙的儿子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的罪证之一(胤礽被废之后,便被禁锢在咸安宫之内),是“邀截外藩进贡的宝马”。康熙的原话是:“胤礽同伊属下人等,恣行乖戾,无所不至,令朕赧于启齿。又遣使邀截外藩入贡之人,将进御马匹任意攘取,以致蒙古俱不心服”。
在康熙朝,西域各国都是大清朝的从属国,而西域国的特产,就是“汗血宝马”。在当时,对于“马背上的民族”来说,其对宝马的喜爱和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今人对“名车”的喜爱和重视。因为在当时,一匹好马在危急时刻,或许能救下主人的一条性命。西域各国向康熙皇帝敬贡“阿哈尔捷金——汗血宝马”,是很正常的事情。
上文中提到的,康熙所说的“伊属下人等,恣行乖戾,无所不至,令朕赧于启齿”等事,《红楼梦》一书中也都有体现,本人将在后文中,逐一说来。
另外,赠送红汗巾子给贾宝玉的人,名叫蒋玉菡,这个名字,也是暗藏隐意的。
“蒋玉菡”,谐音“将玉函”;函是指匣子、盒子的意思。如“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句中的“函”字,即指匣子,意为把头颅装在木匣里。《战国策·燕策》的解释是:“函,封之”。就是说,“将玉函”三个字,就是把“玉”“封存”起来的意思。
这就如同说,因为收受了这条“红汗巾子”(汗血宝马),才使“玉(贾宝玉)被函(禁锢)了起来”。这不正是暗指太子胤礽因“截取汗血宝马”而被“禁锢”一事吗?
另外,北静王和忠顺王,两王争夺蒋玉菡之事,也是暗藏隐意的。其意是“两王相争将玉函”,即太子胤礽觉得,他的“被废遭禁”是因为宫庭的“党派之争”。关于此事,本人将在后文中再述。
《清圣祖实录》卷234,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丁丑。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