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相信的从来不是树枝
(2025-09-16 18:02:55)
标签:
教育 |
它相信的从来不是树枝
这些年常听人这样说话:闺女家家的,不用怎么有出息,有个稳定的班儿上着就行了。当然,这还是比较负责任的说法,有的说法就有毛病了:老公负责挣钱养家,老婆负责貌美如花。
老公挣的钱有可能越来越多,老婆的容貌则会越来越老。以色事人者,年老而色衰,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薄。这个道理古人都一清二楚,今人还在喊什么负责貌美如花,大傻子一个。
经济独立才能精神独立,以及人格独立。手心朝上过日子的,是乞丐。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韩国女性的必读书目,自问世后每年都在韩国女性读书排行榜的前三名。我也是1982年生人,与书中的智英同龄。智英毕业于名牌大学,毕业后结婚生娃,当上了全职妈妈,在日复一日的家务劳动中感到价值感低,再加上社会普遍对女性为家庭付出的一切不够认可,智英逐渐陷入抑郁的深渊,甚至出现了幻视幻听的症状。
作者赵南柱创作这篇短篇小说的动因是2014年年底发生的“妈虫”事件。“妈虫”是结合英文“mom”和“虫”的韩文新造单字,用于贬低无法管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幼童的年轻母亲。母亲被贬低,父亲却丝毫不用承担责任。身为女性的赵南柱为社会对女性尤其对妈妈的苛责而痛心,于是动笔写下这篇小说。
都说三百六十行,但无论哪一行都没有全职妈妈这个职业。再者说任何职业,都是有劳动报酬的,而全职妈妈并没有。所以说,这个名词的本身就是反逻辑的。如果杠精说全职妈妈的报酬就是儿女的幸福成长,就是一个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模式的必要拼图。那么如果丈夫因此而忽视她的劳动呢?比如以苏敏大姐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出走的决心》中的那位丧偶式带娃的妈妈。还有,如果丈夫跟她离婚呢?她因长时间不在职场,没有基本的经济能力,在争夺抚养权这件事上也大概率会失败。那么她的所谓儿女成长和必要拼图的报酬更是彻底没有了。只剩下一个人老珠黄的自己。
演员刘敏涛有过一段婚姻,从30岁到37岁她为了相夫教子,当上了全职妈妈,结果她想吃一根冰激凌都得管老公要钱,老公还不给。刘敏涛一下子清醒过来,果断离婚,这才有了后来惊艳全场的《红色高跟鞋》。
几年前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有一位曾经做全职妈妈后来被丈夫抛弃后来逆袭开公司的女士的一句话,成了那天比赛的金句:我不要做任何人的公主,我要做自己的女王。
近几年,我国的生育率逐渐下降,很多幼儿园纷纷退出场地,这股风潮很快就会蔓延到小学。年轻人为什么不再生娃?除了高额的育儿经费和教育经费之外,职场女性在选择是否生育这件事上的日益谨慎也是其重要原因。君不见连京东曾经的副总裁杜爽都要跟总裁保证说我虽然怀孕了,但一定不会耽误工作。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曾有人调侃道:生孩子被老总炒,不生孩子被老公炒。
如果自己可以把控自己的人生呢?无论老板还是老公,你们都边儿去。老娘养得起自己,也养得起娃。所以,老娘愿意生就生,不愿意生就不生。这是老娘的独立意志,也是老娘的自由。不自由,毋宁死。
2024年8月,曾经的跳水公主郭晶晶做了一场名为《在不稳定的命运中,找寻最稳定的自己》的演讲。她说:“退役,意味着我要从运动员的大世界,迈入到所有人的大世界,在现实社会,我需要更多的技能,所以,我选择先去丰富自己,自我增值,我学习英语,考跳水裁判,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增长知识,一步步地迈向更广阔的世界。”巴黎奥运会,她便是跳水项目的裁判。霍家人都以与她同行为荣。
郭晶晶说,“弱者才强调公平,强者自己就是准则。”真是人间清醒。
在路上开车,不要指望着其他司机都是一流车手,要按照其他人都是马路杀手的设定去开自己的车,如此,才是最安全的。安全感,永远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原来的铁饭碗是在一个地方一辈子有饭吃,现在的铁饭碗是到哪里都有饭吃。能做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硬实力,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底气,安全感也来自于此。这是底层逻辑,男女皆然。
家里是闺女的父母,也要尽量让孩子优秀一些,这不是在鼓励大家卷,为了孩子将来有基本的安全感,理应如此。
靠山山倒,靠树树摇。一只站在枝头的鸟,不会担心树枝的突然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从来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2025.1.4
前一篇:回望2024
后一篇:总有那么一首歌之《你的眼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