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宝玉该有多开心
(2023-09-10 18:46:31)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学鉴赏 |
那天的宝玉该有多开心
人这一辈子,总得有过特别特别开心的那么一天,才算没有白活。宝玉有过这样的一天。大家可能觉得应该是他过生日那天,因为那天房里的丫鬟以及宝钗、黛玉、探春、李纨、香菱等都来给他贺寿。大家喝酒、聊天、摇骰子,玩儿得不亦乐乎。这一天宝玉固然是开心的,但还有一天,可能很多读者没有注意到。那便是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当时宝玉联句落败,李纨便罚宝玉去栊翠庵找妙玉要一枝红梅来插瓶。首先说联句落败一事,对宝玉而言就是开心的,因为宝玉从未因联句吟诗落败而伤心难过,他只是打心眼里为那些写出好句子的姐姐妹妹们喝彩。比如咏白海棠那次,探春、宝钗和宝玉写完后,宝玉便觉得探春写得好,等黛玉写完,宝玉读了前两句便“喝起彩来”。李纨说宝钗当排第一,黛玉第二,宝玉压尾。宝玉当时什么反应呢?他一点儿都没有不开心,他说:“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后来写菊花诗,宝玉再次落败,他笑着说:“我又落第。”这种笑着承认自己水平不佳的风范气度跟输不起就耍赖的贾环判若天壤。
整部《红楼梦》中的人物里,宝玉是最开心的人,因为数他最能欣赏他人的美好与才情。越懂得欣赏别人,当然也就越快乐。我们来看妙玉,对刘姥姥一百个嫌弃,对林黛玉也冷笑,这样的人,是很难开心的。我们再来看黛玉,她要么自卑,要么自负,反正很难去平视别人。这种观察视角,已注定了她的不快乐。宝钗也是,宝钗跟贾府上上下下都维持着较良好的关系,连赵姨娘都给送礼物,连金钏儿都穿过她的旧衣裳。但宝琴来了以后,颇受贾母喜爱,宝钗就半真半假地对宝琴说:“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宝玉和黛玉进来了,宝钗“犹自嘲笑”。这种表现其实是有失风度的。宝琴可是她的堂妹呀。只有宝玉,谁比自己强,他也开心。
宝玉要去栊翠庵了,黛玉和湘云一齐喊住了他。两个女孩子说:“外头冷得很,你且吃杯热酒再去。”然后湘云执壶,黛玉递杯,且给他满斟了一杯热酒。湘云还笑着说:“你吃了我们的酒,你要取不来,加倍罚你。”黛玉是宝玉最爱的人,湘云也是宝玉特别喜欢的女孩子,上一回中,他俩儿刚一起算计了一块鹿肉。这样的两个女孩子担心自己冷着,给自己倒酒,宝玉肯定特别开心。
宝玉要冒雪前去,李纨命人跟着,这时黛玉忙拦住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因为妙玉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见生人。这种事宝玉自己去最合适。黛玉表面上是懂妙玉,其实是在帮宝玉。这一点,宝玉心里是清楚的。书中没写宝玉听到黛玉这句话时的反应,但我想,他的内心是温暖的。
不一会儿,宝玉笑着擎着一枝红梅回来了,可见妙玉很给面子。他一回来,探春“早又递过一钟暖酒来”。宝玉和妹妹探春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之前探春曾跟宝玉说过“宝哥哥,身上好?我整整的三天没见你了”这样的话。刚喝过妹妹递过来的酒,房里的袭人怕宝玉冷,派人送了狐腋褂来。
联句落第,但看到别人联得好,开心;李纨用讨要红梅一事来惩罚自己,风雅得紧,开心;湘云和黛玉怕他冷,为他斟酒,开心;李纨让人跟着,黛玉不让人跟着,开心;妙玉很给面子,红梅到手,开心;刚回来,妹妹探春就给递酒,开心;房里的袭人担心自己冻着,派人送厚衣服来,开心。
这已经足够开心了,湘云和李纨又催宝玉以“访妙玉乞红梅”为题写诗。写诗开心,写这么有趣的诗更开心,何况黛玉还贴心地跟他说:“你念,我写。”宝玉就更更开心了。他念了一句,黛玉摇头笑着说:“起的平平。”念了第二句,黛玉和湘云都点头笑着说:“有些意思了。”从“摇头”到“点头”,已经习惯“落第”的宝玉肯定好开心。
那天的宝玉,被那么多人关怀,那么多人爱,他该有多开心!
那天下着雪,姐姐妹妹们都在。红梅芳香,热酒醇美,情感真挚,诗意盎然。
可是后来,探春远嫁千里、黛玉魂归离恨、妙玉惨遭劫掠、袭人嫁作他人妇。最后的最后,还是一个下雪天,经历了太多失去的宝玉“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下拜,向整个凡尘俗世下拜,然后便随一僧一道飘然远引,终已不顾。
第五十回里的宝玉有多开心,最后出家的宝玉就有多伤心。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你什么都拥有的时候,老天将它们生生夺走,且不告诉你这一切所为何来。
我所居兮,青梗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人终有一死,无论如何,情根宝玉毕竟曾在这世上被那么多人爱过,这红尘一遭,已算没有白活。不知道出家为僧的宝玉还会不会想起那个访妙玉乞红梅的雪天。他若想起,还会不会在唇边绽出他那惯有的春天般的微笑呢?
只是他此刻的微笑让我好想流泪。
20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