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
(2020-11-03 14:31:57)
标签:
读书 |
分类: 文化 |
孔子和孟子
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曰成仁,杀身以成仁;孟曰取义,舍生而取义。
孔子是仁者,仁者无忧;孟子是智者,智者无惑。
孔子是仁者的谆谆教诲,主要教的是做人;孟子是智者的侃侃而谈,主要谈的是治国。
孔子和人谈,和风细雨,像个敦厚长者;孟子跟人辩,急风暴雨,像个愤怒青年。
孔子有时又天真得像个未谙世事的孩子
,孟子有时又老成得像个饱经沧桑的老人。
孔子会骂人,他骂殉葬制度:“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更会骂人,他骂杨朱墨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两位老人家毒舌起来也是祖师爷级的。
孔子和美艳的南子会面,被子路怀疑,孔子赶紧说:“我若做了不合适的事,让老天抛弃我。”梁惠王说自己有毛病,很好色。孟子说:“这没关系,你只要考虑到百姓也有这种需求就可以了。”两位老人家可爱起来同样是祖师爷级的。
孔子说:“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出来参与改革了。”孟子说:“我难道喜欢辩论么?我是不得已呀。”孔孟也想安安静静过太平日子,但时局和使命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孟子说:“吾善养浩然正气。”但二人皆壮志难酬。君本温润如玉,奈何世事消磨。
孔子由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色。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来到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我是在为君王重视贤才而开心呀。”孟子离开齐国时,脸上流露出很不喜悦的神色。弟子说:“君子不是不怨天,不尤人么?”孟子说:“这不是此一时,彼一时么?事情真到了我头上,我也不爽呀。”两个弟子问得犀利,两位老师答得温柔。
孔子赞同等级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却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孟子更不招人待见。
孔子希望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能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孟子则希望君王能够“与民同乐”。一个小清新,一个高大上。
孔子也愤世嫉俗,但顶多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却说:“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受到打击多了就想独善其身,孟子却始终想的是要兼济天下。
孔子似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孟子若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春秋时期礼乐尚存,孔子对现实尚存希望,四处周游,乐此不疲。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孟子对现实完全绝望,八方奔走,无奈之举。
但孔子不放弃,但孟子不抛弃。
孔孟马不停蹄,孔孟永不休息,
只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温暖与美丽!
前一篇:李白和杜甫
后一篇:课文都是好文章之《百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