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那么一首歌之《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
(2020-08-11 23:29:13)
标签:
乐评 |
分类: 总有那么一首歌 |
一天即是永恒
——听《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
你迷失的身影冉冉升起,在分裂的天空中留下足迹,在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一千万只太阳的光辉,映照着金色的月亮,在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我想,她应该会懂得,如何睡梦及哭泣,在生命中最美丽,美丽的一天。不要打扰,请不要打扰,在遥远的天边,你将化为七道彩虹,在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
吉他低回又悠扬,声声敲击心弦;歌词温柔又感伤,句句惹人遐想;主唱的嗓音浑厚性感,像诗,像远方。
痛仰乐队的这首歌在唱什么?爱情么?怎么感觉走向了离别。梦想么?怎么感觉又满是迷惘。这首歌让我想起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同样晦涩难懂,又同样美妙非常。在我们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的猜测与联想中,歌曲的魅力愈加彰显。
一般情况下,冉冉升起的要么是太阳,要么是星星,且太阳居多。根据能够将天空分裂,以及下一句的“一千万只太阳的光辉”推断,歌者应该是将“你”比作了太阳。
你像一轮太阳,虽然迷失了自己,却依然按照时辰冉冉升起,将原本死板的天空分裂,留下你应有的足迹。这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因为,我见识了你的迷失,也见识了你的坚持。
一千万只太阳的光辉,何其耀眼!更何况这光辉还映照着原本银色此刻已变成金色的月亮呢。日月同辉,灿烂辉煌,夺人眼目。这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因为,你是那样的光彩照人,将我凡庸的身心照彻亦照澈。
想起王小波《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中的一段描写: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太阳初升时,忽然有十万支金喇叭齐鸣。阳光穿过透明的空气, 在暗蓝色的天空飞过。在黑暗尚未退去的海面上燃烧着十万支蜡烛。我听见天地之间钟声响了,然后十万支金喇叭又一次齐鸣。我忽然泪下如雨,但是我心底在欢歌。有一柄有弹性的长剑从我胸中穿过,带来了剧痛似的巨大快感。这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刻,我站在那一个门坎上,从此我将和永恒连结在一起。
你便是我人生荒岛上的黎明,你便是我黯淡天空中的太阳!
吉他继续低回,随后主唱高虎的口风琴抖颤响起,其声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像一只多情的手,抚摸着听者柔软的心房。
高虎轻轻诉说道:“我想,她应该会懂得,如何睡梦及哭泣,在生命中最美丽,美丽的一天。”我知道你也有哭泣的时候,只是希望你在哭过之后,可以沉沉睡去,等待下一个黎明,将身子一抖,再一次点燃整个宇宙!那依然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因为,我看到了你的脆弱,也看到了你的坚强。脆弱是真实,坚强是超越。
无论你在睡梦还是在哭泣,哦,不要打扰,请大家不要打扰,很快,你就会在遥远的天边化为七道彩虹,像一个深刻的寓言,又像一个浪漫的神话。这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因为,我通过这寓言或神话知道:此生很短,是太阳,就要霞光万道,如烟花爆裂;是彩虹,就要多彩纷呈,如孔雀开屏。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歌曲唱到这里,不疾不缓又暗流汹涌,不悲不喜又亦悲亦喜。歌者每一次唱“美丽”时都将两个字拉开来唱,且将“丽”字唱为二声,给人一种着力强调又抑扬顿挫的感觉。
口风琴再次响起,无孔不入;架子鼓逐渐铿锵,撼人心魄。乐队全体连续将“啦啦啦啦啦啦啦,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唱了四遍,一遍比一遍令人动容,最后一遍更是山呼海啸,激昂澎湃,让我和王小波一样——被一柄有弹性的长剑穿胸而过,然后,便是那伴着剧痛的快感。
架子鼓停下脚步,口风琴则娓娓道来,直到落幕,琴声轻轻,如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谁说细雨湿衣看不见?那雨滴已浸透肌肤;谁说闲花落地听无声,那花香已沁入心脾。
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也许是因为遇见了美好的你,也许是因为找到了真实的自己。迷失也好,哭泣也罢,只要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一天即是永恒。
我不知道我的解读是否合乎歌者的本意,完全是见仁见智。当然,见仁见智,不能算作听不懂的借口,不过,只要对其中一两句话若有所悟,或被其中某个意象深深吸引,便足够了吧?就像李商隐的沧海月明,蓝田日暖;就像毕加索笔下拿着烟斗的男孩儿的忧郁和达芬奇画中蒙娜丽莎的微笑,不必完全弄懂,试着去弄懂就很美好。
或者说它可以引发我们的某种思考,比如:我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是哪一天呢?如果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一天,那以后又该如何拥有或创造呢?
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如何畅想都不为过,如何歌唱都不为过。毕竟,此生,只有一回;人世,仅此一遭。
20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