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踏月空山
踏月空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34
  • 关注人气:1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好啊,张朴卿!19.11.12

(2019-11-12 09:59:20)
标签:

教育

分类: 你好啊,张朴卿

你好啊,张朴卿!
今天到办公室打开OA(学校的一种校内联络工具),发现一位老师在管我要河南考察归来的报告课件,发给他后,他说了谢谢,然后说:“我三周前开班会时跟学生提到您了。”我问他都提到了些什么。他说:“去河南考察的来回路上,只要光线允许,您就在座位上读书,而我却在看手机,这就是您比我优秀的原因。”我回复说:“这没什么的,习惯了。”
这段时间姥爷住院,我除了照顾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旁边读书。要么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要么读《朱自清散文集》,要么重读日本作家樋口一叶(5000元日元上的人物画像就是她)的小说集《青梅竹马》。去的多了,身边几个病床的人就都知道爸爸的风格了。有一次姥爷的一位病友对前去探望他的大女儿家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外孙女说:“你看这位叔叔,他是老师,还在读书。你都上初三了,却总喜欢玩儿手机。”我捧着书抬起头来,微笑着看了看那依然在低头搓手机的读初三的姑娘一眼,然后说了与今天同样的一句话:“这没什么的,习惯了。”
诗人余秀华说:“一直深信,一个人在天地间,与一些事情产生密切的联系,再产生深沉的爱,以至到无法割舍,这就是一种宿命。”爸爸一直都非常喜欢这句话。爸爸喜欢读书并做摘抄,喜欢写作,喜欢弹吉他,喜欢唱歌,喜欢打乒乓球,喜欢暴走,喜欢看云看叶,当然也喜欢给你写信。而且像余秀华一样,都喜欢到无法割舍。只是我不觉得这是宿命,我觉得这是恩赐,我无法拒绝的恩赐,尤其是读书。
在咱们家的书橱里有一本著名作家刘墉写给女儿刘倚帆的书信集——《做个快乐的读书人》。一个父亲,专门用一本书的篇幅来提醒和引领女儿读书,与他相比,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
英国哲学家、作家弗朗西斯•培根在他的《论读书》中对读书的好处有过精彩的论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的论断无疑是精准而漂亮的。但其实读书还有两个最基本的好处:一个是能让我们的心灵之海静下来,不再浮躁;一个是能让我们的心灵花园温润起来,不再荒芜。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五色迷目的时代,保持内心的安静与温润,较之明智、聪慧、精密之类可能更为重要。
八年级已经开始了每天下午大课间的“师生同读一本书”的活动,推荐书目是我列的。这两周我推荐阅读的是申赋渔的《逝者如渡渡》和汪国真诗集,本周大周假回来我推荐阅读的是刘墉写给儿子刘轩的书信集《创造自己》和泰戈尔诗集。这些书咱们家的书架上都有,你也可以拿来读。对了,记得《逝者如渡渡》你已经读完了。
与同龄人相比,你读书不算少,但精读意识不够,体现在读得过快,摘抄意识不强。读得过快就品不出语言的魅力,不去摘抄就不能记忆深刻。这两点你要注意。
说到摘抄这件事,摘抄的前提是勾画出好句子并做眉批。那天在病房里陪床,那位老人的二女儿看我一边读书一边做眉批,觉得挺稀奇,就忍不住凑过去看我勾画了哪些句子。我就把《朱自清散文集》中《冬天》中的一段话指给她看:“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看她不是特别明白,我又简单给她介绍了一下朱自清写这段话的背景。她听后说:“这样一来,觉得确实是挺感动的。”
这次考试你的语文是班级第十,你是语文课代表,并且是我的女儿,你可以不考第一,但前三名是必须的。从功利角度说,多读书,有利于你的语文成绩提升。
有意识地去多读书吧。
2019.11.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