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左走,向右走?

(2019-07-09 19:06:39)
标签:

时评

分类: 谈天说地
向左走,向右走?

这些年,屡屡听到“哄抢”一词。
9月5日上午,兰州高速公路一辆载有葡萄的大型货车发生侧翻,事发后,闻讯赶来的当地村民开着汽车,骑着摩托车、自行车前来哄抢葡萄,任凭司机央求、交警阻拦,仍无法阻止。货车司机欲哭无泪:“这些损失足够让我倾家荡产了。”
鲁网1月17日讯,15日凌晨,一辆满载蜜橘的货车在聊城市茌平县境内105国道发生事故,价值十多万的柑橘被人哄抢一空。
大江网讯,1月6日10时许,一辆装载着40吨甘蔗大挂车,从大广高速新余互通转入昌金高速时,在出匝道口时发生侧翻,车上的甘蔗散落一地,附近的村民不顾危险纷纷涌上高速公路哄抢甘蔗。
我只是选了三个事例,类似的事还有很多。那么问题就来了,人们为什么要来“哄抢”呢?
我想应该是“不抢白不抢,抢了也白抢,白抢谁不抢”的心理在作怪。法不责众,我就在你面前抢,你能拿我怎么地?
翻车已经够倒霉了,这哄抢无异于落井下石。人心之不古,世态之凉薄实在让人心寒。这不是拾东西,这是抢劫。只不过劫匪要横眉立眼以示凶恶,而这些哄抢者却是眉开眼笑兴致勃勃罢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哄抢者比劫匪更可怕。因为劫匪至少还知道自己是在犯罪,而这些哄抢者却只是认为自己是在参与一次集体活动。这种集体无意识实在令人齿冷。
如此冷漠,如此坦然,如此不约而同,他们脸上的笑容让人看起来觉得他们一定是在做一件特别好玩儿的事。当事的司机师傅若是还倒在血泊中,瞪着眼睛看着这兴高采烈的哄抢大军,又会作何感想呢?
随大流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行为习惯。因为它不以是非为准则,而是以从众为纲法。
甲去食堂吃饭,发现自己的饭盒不见了,他心里想“该死的”,然后他拿了乙的饭盒。乙发现自己的饭盒不见了,心里想“该死的”,然后他拿了丙的饭盒。以此类推。最后整个餐厅的人都说丢饭盒了。其实饭盒就少了一个。“该死的”又该是谁呢?
一个人在楼顶徘徊。他或是失了恋或是破了产,或是想讨回工资。楼下一个人在那喊:“跳啊,怎么不跳?”一个人喊,然后两个人喊,然后一群人都喊。于是,楼上徘徊的人就跳了下来。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写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于是哄抢,于是拿饭盒,于是喊“跳啊”,而且心安理得。
其实这些事情都可以换一个版本。
翻车了,柑橘掉了一地。第一个发现的人把柑橘拾起放回车上,第二个也许原想哄抢的人就会踌躇一下,如果他也选择放回车上,那么第三个第四个就会连踌躇都不会有。
甲丢了饭盒,自己去买一个饭盒,也就不会有后面的链条反应。
楼下有人第一个喊“活下去”,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人这样喊。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不去从众,而是理性的思考当然好。但如果很多人做不到,那么。前几个人的做法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这几个人几乎可以决定事态的走向。
如果你就是第一个人,你会选择怎么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别小看你的选择,还有很多等着“从众”的人看前面的你怎么做。你的选择可能就是所有人的选择。你的一个动作可能就界定了是非;你的一个动作可能就裁断了善恶;你的一个动作能给当事人带去春天,也能带去冬天;你的一个动作能把当事人带入天堂,也可以推入地狱。
善?恶?
生?死?
都在你一念之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向左走?向右走?
——2013.3.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