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涯随想(十三)警能生畏
(2018-11-30 10:35:2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生涯随想 |
警能生畏
警可组词为警告,即提醒,使警惕;可组词为警戒,即注意,并戒备。
无论警惕还是戒备,都告诉我们——警能生畏。
净能生美,只需打理好自己的一平米。静能生慧,只需守好自己的一颗心。敬能生德,只需斟酌出口的每一句话。竞能生优,只需拿出命里的一股劲儿。警能生畏呢?只需退身在理性思维中的一条线——警戒线。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不能丢四种品:做事诚为首,不负真心。做人节为大,不丢骨气。百善孝为先,不忘恩义。做事品为重,不坑钱财。我感觉他概括得非常到位。
作为中学生而言,我认为第一条警戒线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有这样一个段子,一女子轻生,从十一楼跳下之后,看到十楼的恩爱夫妻正在互殴,看到九楼平时坚强的peter正在哭泣,看到了八楼的阿妹发现未婚夫跟最好的朋友在床上,看到了七楼的丹丹在吃她的抗抑郁药,看到了六楼失业的阿喜还是每天买七份报找工作,看到了5楼受人敬重的罗老师正在偷穿老婆的内衣,看到了4楼的Rose又和男友闹分手,看到了3楼的阿伯每天都盼望有人拜访他,看到了2楼的莉莉还在看她那结婚半年就失踪的老公的照片。这女子忽然觉得自己过得还算不错,她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活着,在她要摔死的瞬间。
百度搜索“中学生跳楼”,会弹出373万个相关信息。以2017年9月为例,9月7日,南京一初三学生跳楼。9月14日凌晨2时许,城固一中一学生从学生公寓楼五楼坠亡。同一天,汉中一高一男生坠楼。9月16日,合肥十岁男生坠楼。9月17日,杭州一名四年级小学生跳楼。9月18日,湛江一名高中生跳楼。同一天,无锡一初三女生坠楼。9月20日,安徽一聋哑学生欲跳楼。
人生还未开始,便自动关机,留一面黑屏给家长,留一片空白给未来。生命是上天绝无仅有的一次赐予,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让这些少男少女如此极端?植物界的昙花一现即休,动物界的蜉蝣朝生暮死。但照样会活出自己的精彩。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大好年华,为何与这个世界交手了几个回合便宣布放弃呢?如果他们见过那十一楼的女子因坠亡前所见而后悔轻生的故事,是否还会做如此选择?如果他们知道自己会给家人带来无尽的伤痛,是否还会如此草率?
生命教育才是最不应该缺席的一门功课啊。
第二条警戒线是敬畏他人的生命。
百度搜索“校园欺凌”,会弹出1900万条信息。校园欺凌大概有十二种表现形式: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2、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9、分派系结党:孤立、或排挤受害者。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11、画侮辱画。12、网上欺凌,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我曾看过一些校园欺凌的监控视频。三四个穿着校服的女生把另一个穿校服的女生堵在墙角,轮番上前撕扯其头发,扇其耳光。边打边骂“贱人”。我到现在都不明白是什么样的仇恨让这些如此幼小的孩子如此狠辣,又是什么样的家庭让这些幼小而狠辣的孩子丝毫不知敬畏。我不想称其为人,他们顶多算是人体动物。
类似这种情况会对受害者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受害者重度抑郁或轻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每一个中学生,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做的事。
第三条警戒线是不做对不起“学生”二字的事。
不作弊不抄袭,不抽烟不吸毒,不随便在外留宿,踏踏实实求学,而不是整天放飞自我,被家长和老师求着学。
警为何能生畏?因为轻生的人如果泉下有知多半会后悔,因为伤害他人的人若锒铛入狱或怵然梦醒也多半会愧疚,因为不好好学习,终有一天会为自己的不努力付出代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短短八个字,却是每一个学生都应恪守的信条。
生畏才能自省,自省才能纠正,纠正才能大踏步前行!
警能生畏,我们并不需要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至少,我们要活得明明白白,不做可怜又可恨的糊涂虫。
前一篇:教育生涯随想(十二)竞能生优
后一篇:你好啊,张朴卿!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