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张朴卿!18.11.19
(2018-11-19 09:32:38)
标签:
教育 |
分类: 你好啊,张朴卿 |
你好啊,张朴卿!
周六,也就是前天下午,送你去汇嘉书院学习的路上,你跟我说你写完作业画完画后看了一个小时的手机。我问你看的啥,你说看的《双世宠妃》。你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别把你看手机的事儿告诉妈妈。我说为啥,你说因为若让妈妈知道了她会弄死你。女儿,你明知道你妈知道了会对你如此这般,你还敢如此这般。你明知道爸爸一向也不敢对妈妈如此这般,你却敢如此这般。你让爸爸情何以堪?
我骑电车送你去的时候没戴手套,结果把手冻成了红红脆脆的胡萝卜。你若轻轻一碰它,估计就会掉一截下来。我用麻木的手握着车把,听着身后的你跟我叽叽喳喳说着《双世宠妃》中那谁谁谁的故事,真是哭笑不得。
把你送到,骑车往回走,路过人民公园,看到人山人海,拥挤非常。唱戏的,唱歌的,跳舞的,下棋的,打篮球的,练武术的。那叫一个热闹。爸爸下了车子,一路看去。先是看到两个戴着小红帽系着红围脖的老奶奶在唱红歌,另两位类似打扮的老奶奶给像模像样地伴舞。两位穿中山装戴皮帽的老爷爷在边上一个拉二胡一个弹电子琴给老奶奶伴奏。这个“夕阳”组合看得人心里暖呼呼的。只是观众少了些。往东走,看到一位中年大叔在唱流行歌曲,话筒声音有些闷,听不甚分明,但是知道字正腔圆,情感也很充沛。这个围观的人要多一些。再往东走,看到人里三层外三层,我踮脚张望, 原来是一位中年阿姨在唱京剧。那架势,那韵味儿,还真有几分专业风范。身边的伴奏团队也是兴致高昂,投入至极。爸爸推着电车边走边看,也不觉得冷了。往回走,只见“夕阳”组合唱的和跳的互换了角色,心想这年头哪个行业不得拼一把综合实力呀。
整天办公室、教室和家里三点一线,忙忙碌碌,马不停蹄。外面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爸爸边走边想。
忽然,一阵铿锵有力的鼓乐声将我差点儿从车子上震下来。凝神观瞧,原来前方有个老年鼓乐队正在露天演出。我走过去停下车子,数了数,共有男男女女十七位老人。观众却只有三两个。这十七位老人老的看来有七十多岁,年轻的看来也有五十多岁了。他们或坐或立,敲锣的敲锣,击鼓的击鼓。中间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爷应该是整个乐队的核心人物。他身着夹克,戴着棕色的帽子,眼镜也是棕色的。浑身带范儿。只见他如一位将军,拿起鼓槌如拿起令箭,指东指西,灵转如意。四周十六位伙伴如十六位战友,持各种乐器如持各种武器,与之同进同退。十七个人营造的场时而如暴雨狂风,时而如细雨和风,以慢来蓄势铺垫,以快来爆发宣泄。声声鼓点传海角,阵阵锣声荡天涯!到了最高潮部分,只见中间老大爷不再指挥,只是埋头击鼓,一声快过一声,一声重过一声,他前方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边击鼓便跳跃,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在跳跃!他侧面的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将两个铜钹自胯下来回插花敲响,又帅又酷!他后方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摇头晃脑,将一面小铜锣敲得人心荡神驰。十七个声音在敲响,十七个灵魂在激荡。八方十里的空气都被这十七个人的气势与热情惊呆了。边上当观众的一位戴着老花镜坐在电三轮上的老奶奶,也被这氛围带动得拿手使劲拍车把。一条黄狗蹲在地上,伸着舌头吃惊在那里。凄迷的黄叶簌簌地落下,如一只只受惊的蝴蝶……
爸爸只觉得浑身发热,一点儿都不觉得冷了。第一篇章奏过,爸爸作为为数不多的观众之一用力地为他们鼓掌,并冲他们竖起两个大拇指。那个中间为首的大爷冲我微微点了点头,然后便示意同伴开启第二篇章。
听爸爸叙述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些场景我都见过呀,没什么呀。相信你也知道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些事情吧。她有次问朋友踏春归来都看到了些什么,朋友说没什么。海伦很是遗憾地说如果让她去看,她一定能看到好多好多。
女儿,世界是用眼去看,却更是用心去看的。我这些年写了一个集子,集子的名字就叫“用心看世界”。感兴趣的话你可以找来看。当然,爸爸更愿意你把自己看到的美好与我分享。
我从那个民间鼓乐队旁离开,骑车往家走,路过某个商店,进去给你买了个棒棒糖。这段时间,每次在你弹完琴或画完画,我接你时你都嚷着要吃棒棒糖。
女儿,前两天因为妹妹极其难照顾,奶奶和妈妈两个女人苦大仇深地说你小时候比你妹妹听话多了。恰好你从屋里走出来听见了这话,我们都以为你会谦虚两句,没想到你撇着嘴说那长大了不也是把你们气得够呛吗?说完你就回了你屋,在到达屋门前,还回过头来冲目瞪口呆的我们挤了挤眼睛。女儿,我见过坦白的,还真没见过你这么坦白的。不过虽然你如此自嘲,但最近你的表现确实还是不错的。看你这段时间还算比较乖。你看一个小时《双世宠妃》的事儿我就不告诉你妈妈了。
我只告诉你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