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之《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

标签:
乐评 |
分类: 总有那么一首歌 |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能一下子击中你的心,或打湿你的眼呢?相信,总有那么一首的……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之《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
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一只麻雀偷偷上了我家的房。邻居家的狗在叫着汪汪汪。我懒洋洋,我暖洋洋。我的心情就像身上的棉衣裳,我盘算着怎么吃下一块糖。如果我们能到集市上逛一逛,
大公鸡骄傲地张开一双翅膀,小花猫调皮地爬到枣树上。妈妈做的饭是什么这么香?这么香,这么香。
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
——赵照《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
赵照的歌,无论是经典的《当你老了》还是时新的《一树桃花开》,无论是《声律启蒙》还是《一把破吉他》,首首真诚,首首好听。有的人生来喜欢唱歌,有的人生来必须唱歌。赵照属于后者。
《当你老了》的最后“当我老了,我真希望,这首歌是唱给你的”那么抒情,那么深情。《一树桃花开》最后,赵照一唱三叹地唱着“为你盛开,为你盛开,为你盛开……”。那么痴,又那么暖,每一句都要把人融化。连《声律启蒙》的最后他都能巧妙地用“我对你,嘴对心,九夏对三冬”来表达对爱上便无论寒暑的理解。赵照真的是一位有情而又有才的歌者。
这首回忆录式的《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第一遍听,我就喜欢上了它。
欢快而温暖的小提琴声声响起,然后手风琴蹦擦擦蹦擦擦地加入进来。听者与歌者一起进入情境。
冬天本是寒冷的,但因为有奶奶,有太阳,有如许多的小动物与趣事,冬天,也可以让人暖洋洋。
麻雀上房被赵照写成了偷偷摸摸的行为。小孩子的视角,就是这么有趣。邻居家的狗汪汪汪地叫着,把整个庄稼人的生活气息都叫了出来。不说汪汪汪地叫着,说叫着汪汪汪,更押韵,也更形象。让人如临其境。赵照用略带慵懒的嗓音伴着手风琴唱“我懒洋洋,我暖洋洋”,唱得歌曲外的我也不觉懒洋洋,暖洋洋起来。心情就像身上的棉衣裳。这么妙的比喻也多亏赵照想得出。棉衣裳是怎样的?一定是带着阳光下棉花的香味,带着冬天里妈妈的关怀。在这种香味与关怀下,这棉衣裳穿起来该是多么暖心,多么舒畅。比喻用得好是智者的特权,而且还往往是与生活无缝对接的智者的特权。在这又暖心又舒畅的心情里,若再来上一块甜甜的哪怕再劣质的糖,若还能哪怕什么都不买只是到集市上去逛一逛,也会觉得特过瘾,特幸福。
幸福,很多时候是需要对一些事物进行组合的。如同红泥小火炉需配上三两浊酒,一碟豆干,再加上一个能对饮几杯的知己。如同花前树荫里需配上一轮明月,三缕清风,再加上一个能同行数里的爱人。这才是想要的生活,才是幸福的模样。
陪着象征着温情与爱的奶奶,看着代表着生活气息与好玩儿有趣的小动物们,有太阳照在肩头,有棉衣穿在身上,再吃块糖,逛一逛。想一想,都觉得美得很。
红泥小火炉之外,不管是不是白雪飘飞,或者最好是白雪飘飞。和奶奶一起晒太阳,不管是不是寒冬之时,或者最好是寒冬之时。因为越是这样的氛围,我们就越能感受到知己或亲人所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慰藉。
歌者唱完第一段,悠扬婉转的葫芦丝也加入进来,再加上歌者“啦啦啦”的烘托渲染,使得回忆的意味更浓。
大公鸡骄傲地张开翅膀,小花猫调皮地爬到枣树上。想起了一副很经典的对联。上联是“猫上猫耳瓦”,下联是“鸡啄鸡冠花”,既雅致又接地气。花猫和公鸡是庄户人家的标准配置,显着人家既和谐又热闹。歌者还没跟它们嬉戏够,妈妈做的饭菜的香气已经飘到了鼻孔里。赵照连用三个“这么香”来写妈妈做的饭菜的香味儿,世上的每一位母亲好像都能烧出一手好饭,她们用浓浓的烟火气滋养和凝聚着整个家。妈妈在厨房,奶奶在身边。在这样两个女人爱的包围中,想不觉得这样的时光美好都难。
只是美好的时光,总是无比短暂;童年,也总是走得那么快。
可是毕竟,我们曾经拥有过这段时光,拥有的意义,便是让我们相信这世上有这样的亲情与爱,而这亲情与爱,可以让我们在未来的路上不畏寒冬,满怀希望。
歌曲最后用“啊……啊……”收尾,舒缓,而又真情流露;简单,而又动人心弦。
手风琴再次蹦擦擦蹦擦擦地响起,只是更加俏皮活泼。最后,赵照极为擅长的口琴也抖颤着声音进入节奏。整首歌在越渐消失的口琴声中悄然结束。令人回味良久。
赵照对于歌曲创作,强调将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音乐时“真我”的不可或缺,保持创作的自然。这首歌便是对他创作特色的典型例证。
赵照在他的《花的心跳》中唱道“不求深刻,只望美好”。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谈不上浪漫诗意,更谈不上深刻凝练,甚至祖孙之间都没有进行任何对话。但回忆起来,却是那么暖,那么香,那么美好,让人永生难忘。
1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