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读前感知,读中理解,读后迁移”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
(2018-04-17 08:28:05)构建“读前感知,读中理解,读后迁移”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
王兰英摘要:以往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作者运用整体式语篇教学法,构建“读前感知,读中理解,读后迁移”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听读、说读、读写和阅读技巧四项能力训练的结合,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关键词:英语阅读听说读写阅读技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为促进英语课程的有效开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老师对教材的钻研上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深入开展教材分析,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熟悉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资源,这些是教师有效利用和开发教材的前提。人教版新教材PEP对旧版教材进行调整与改进。特别是六年级上册的阅读课,信息量大,语言知识丰富,题材广泛,包含文章、杂志、日记、信息宣传栏、故事等,是每个单元的教学高潮。
六年级是小学英语学习的高段时期,也是和初中衔接的特殊时期,尤其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笔者一直工作在教育一线,采取整体式语篇教学法效果颇好。整体式语篇教学法教学过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整的语境中感知文本,在阅读中解读语言所表达的含义,在实际交流中体会语言所起的作用。笔者把这一系统归纳为“读前感知、读中理解、读后迁移”三个阶段。读前感知,即听阅读材料录音的语音语调,感受语言基调和作者的情感基调,鼓励学生交换关于標题、图片及一些教师预设问题的想法和见解。
读中理解,即明确,凸显主题句、关键词,把读到的材料与读前的预测进行比较,完成阅读材料后的书面练习,理解句子及整篇材料的含义。读后迁移,即回答教师及同学提出的问题,对所读文章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对笔记进行补充、整理、归纳,将所学语言运用于阅读后的写作训练。在这种模式观念下笔者认为习得良好阅读技巧对学生英语阅读是至关重要的。我在教学实际中运用这个模式,采取了听读结合训练、说读结合训练、读写结合训练和阅读技巧训练运用于这三个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听读,激发感知促理解听和读作为语言输入的两大重要来源,相辅相成,两者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达到比一项训练更加显著的效果。[案例1]PEP7Unit3的ReadandWrite。是以日记的形式,以中秋节为话题,综合学习本单元的重点进行时态。笔者做了如下教学实践:1.导入中的听播放一首有趣的圣诞歌曲Christmassong让学生听,虽然他们可能不能完全听懂也不一定都跟得上,但他们感觉到了节日快乐的气氛,顺势利导引出一篇含有进行时态TOM一家人为圣诞节活动计划的短文,问题如下:(1)WhenisChristmasDay?(2)Whatismothergoingtodotha
2.阅读前的听在听录音前先明确要求,即要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重音、停顿、节奏和一些生词的发音,为下面的朗读做好准备。在要求明确的情况下,学生都很认真地听着和模仿着。听完后,学生模仿录音大声朗读课文。3.阅读中的听让学生一边听课文录音,一边小声朗读,帮助学生尽快理解阅读内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表现得较为专注。4.阅读后的听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在听录音的同时回想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巩固教学的效果。二、说读——滚动理解促内化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能力。
从语言交际的全过程来看,“读”实际上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过程,“说”是表达,是输出信息,理解和表达是交际的两个方面,不可能完全分离。[案例2]PEP7Unit2的ReadandWrite。笔者做了如下教学实践:1.读前提问中的说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读前进行思考、讨论,使学生产生参与的欲望,为阅读做好铺垫。
这篇阅读材料是介绍不同地方用不同交通方法去上学。(1)Sayabouttrafficrules?(2)Sayaboutwaystogotoschool
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1)Howmanywaystogotoschoolc
4.读后讨论中的说上面第三问学生顺利输出后,接下从课文阅读顺利迁移到生活中,让学生围绕交通方法制作一张交通安全海报。如下:三,读写,整合体验促输出阅读与写密不可分。阅读是写的基础,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充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六上英语有五篇阅读课后都设计了不同要求的写的练习。
1.阅读仿写[案例3]PEP7Unit3ReadandWrite阅读课有一仿写题,根据文中吴一凡一家中秋节活动计划,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和伙伴在中秋节的活动。2.阅读缩写阅读缩写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及结构的基础上,抓住原文的重点,在尊重原文大意的前提下,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对原文进行压缩和整理。它能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其进行阅读缩写提供一条很好的线索。[案例4]PEP7Unit1ReadandWrite阅读课有一缩写题。学生在成功理解课文内容后漂亮地完成了缩写要求。这种将阅读和写巧妙结合起来的训练方式既强调了信息的输入,又强调了信息的选择、组织、储存和运用,是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
把这种方法自然迁移到其他陌生语篇中去,在读读写写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四、掌握阅读技巧,轻松阅读语篇阅读课主要是靠视觉完成的,它与口语课、听力课有质的区别。其特点为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容易拓展,所以学生对阅读课感到头疼。因此,阅读课上应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扎实的阅读技巧能力训练,使他们在小学阶段就能较好地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基本能够独立解决阅读课的各种问题。1.读前感知从文章提供的图片文字信息等线索中发现并感知微观背景知识,建立可能的信息框架,缩小信息结构范围,它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及中心大意,从而激活更多的相关背景知识。a.根据图片预测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在每篇阅读文章旁都有相应的图片,其目的是比较直观地反映文章的相关内容,给读者一个大概印象。
笔者让学生根据图片预测文章的内容。[案例5]PEPUnit1ReadandWrite为例,笔者先让学生看图片,然后根据图片设置了如下问题:(1)IfYouareinacar.Whichcanhelpyoufindaplac
b.根据标题预测[案例7]PEPUnit2ReadandWrite的阅读文章以杂志的形式出现,标题是Differentwaystogotoschoo
[案例8]PEPUnit4ReadandWrite的阅读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后的填空题,然后猜测文章的内容。2.抓主题句、关键词主题句是材料信息内容的引导句。它揭示整个语段讲什么,信息内容朝什么方向展开。关键词一般是阅读材料中的实义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抓住关键词,有利于对语段的理解。
[案例9]PEPUnit4ReadandWrite的阅读中,就可以要求学生找出4段的主题句或关键词,找出后,学生就能大致了解通知栏的信息了。3.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理解词义是阅读的基础,阅读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生词,在没有字典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是阅读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主要可以通过定义、解释或同位关系、对比关系、同类关系来推测词义。
[案例10]PEPUnit2的阅读文章最后一个单词“work”.,它不再是以前的意思,需要学生对比上下句关系判断出是行驶、动作的意思。经过大半学期的英语阅读课四项能力训练,学生对英语阅读课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能主动学习,在平时练习和自我检测中能轻松地阅读解题,不僅如此,大多数学生都较全面地掌握了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了阅读理解水平。笔者在阅读课教学实践中采用了“读前感知,读中理解,读后迁移”的阅读课教学模式,无论是在备课还是上课过程中,都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中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在阅读课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构建“读前感知,读中理解,读后迁移”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相关文章:埃尔薇拉
大数据时代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