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建厂伊始,工厂便对职工的一日三餐十分重视,成立膳食科(食堂)并配备了中层干部管理。早先食堂是都匀农中摇摇欲坠的土坯砖房,后搬至厂大礼堂北侧的简陋的小平房。70年代中期,在紧挨着厂大礼堂的西边一侧盖了新食堂,90年代初,又在生活区菜场处盖起了一幢独立的食堂,极大地改善了食堂的硬件设施。食堂工作人员在物资匮乏年代,尽心竭力为大家作好服务工作:70年代初,满头白发的杨师傅烧的粉蒸肉令人馋涎欲滴;做的一手好面食、尤其是那又香又酥的酥饼(不少人吃了还要买回家带给家人品尝)出名而因此被大家称为“程大饼”的程金芝师傅;1974年顶着烈日翻山越岭扛着饭筐,给行进在大山里铺设35kw高压线队伍送饭的炊事员;每天为动力科去离子水站、电力运行班、水泵房……等不能须臾离人的运行班组送饭,几年如一日的坚持;除炒好大锅菜,尽可能增加炒菜品种,为满足不同口味人员需求,还试行了“小炒”;80年代中期工厂试行“食堂餐馆化”时食堂工作人员的辛劳……一桩桩、一件件,笔者至今还有深刻的印象。
由于大多职工已成家‚食堂就餐人员锐减‚加之工厂经济效益每况愈下等原因,1998年三季度始, 食堂改为职工个人承包,并由原先的职能科室编制改为行政科下属的一个组,2000年初食堂撤销。
![[山海蓬蒿]风光老照片:食堂 [山海蓬蒿]风光老照片:食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建厂初期的食堂,人们在忙碌着。
![[山海蓬蒿]风光老照片:食堂 [山海蓬蒿]风光老照片:食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机关科室人员在与厂区一路之隔的大礼堂北侧的食堂帮厨(机关单位下食堂来帮厨这张图片由刘淑兰提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