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我很努力,成绩却依然不如意?

(2018-08-23 11:53:51)

为什么我很努力,成绩却依然不如意?(心理篇)



“老师,为什么我已经很努力了,成绩却依然不如意?”

“是不是学习方法不当?”

“别给我讲什么方法不当。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我觉得我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多大问题,况且我已经和教我的各科老师一起分析了各科学习方法,他们都觉得我的学习方法是可行的可成绩就是不见上涨。”

“时间安排上呢?”

“这个我也和各科老师探讨过了,他们也觉得没有问题。”

“努力的效果不是一周两周,更不是一天两天可见的,可能要一月两月甚至一两学期才能显现。你努力多久了?”

“你是不是想说我太急于求成了,所以才觉得自己努力了却不见效果?其实我也知道努力的成果不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就能显现的,我已经努力了整整一学期半了,高一上半期考得不如意,我努力。高一上期末还是不如意,我仍然坚持。心想可能高一下半期时努力的效果就会显现出来,可还是不理想。你不知道我是什么感受,我都绝望了。难道我真的越学越笨了?”

“你真会这样认为吗?”

“我才不相信我脑子笨,如果笨的话,我小学的数学奥赛就不会获奖了,我初中毕业也不会以高分考入我们学校了。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想走进心理辅导室一探究竟。”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Mia5znO4r7lLkUicsrmhqntrib49cLK8tibCXia89eq91GjCvpiaP7AEGaqy40UqxK6rxI1rzwbtWf9TZhavOG1L0R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为什么我很努力,成绩却依然不如意?”这不仅仅是经常会在心理辅导室听到的疑问,也许百分之八九十的学子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不仅考50分(总分150分)的会问,考100分的会问,考140分的也会问。因为怎样才算努力,怎样的成绩才算如意,是因人而异的。何况究竟要努力了多久才会有成效在每个人心中的那杆称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都不是关键,问题的关键是,当你自己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给出的答案是什么?是自己方法没掌握得好?是自己太急于求成?是自己太笨?还是都不是,就是找不到原因。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Mia5znO4r7lLkUicsrmhqntrib49cLK8tibGgNP8aeNeyQbYJIM6pbHyD23jwl6quo4uOacyl4PygvDc19P1eClia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也许来询问这个问题的同学并不是来真正求证自己太笨的,即使来他也是想让人帮着证明其实他不是笨的。那可能就是方法的问题了。说到学习方法,自然不开学习风格、时间安排或注意力等方面的问题。想来在学习方法上,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不知道已有多少老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学习方法说过多少遍了,想来问这个问题的人不可能一点都没听进去,如果真一点没听进去,那“我很努力,成绩却依然不如意”就是一个假命题了。因为如果他是一个好学的人,他自己也会买许多讲学习方法的书来看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运用。那这样一来是不是他就有没有可能存在着一个实际这样他也没必要跑一趟心理辅导室了。那就是他太急于求成了?他会告诉你,老师,我也知道不能急于求成,但我都坚持努力了一学期甚至一年了,成绩仍然没有进步甚至退步。该背的我背了,该做的题我做了,我把一切可能用的时间都已经用上了,却仍然不见一点成效。说话的语气很是着急很是无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Mia5znO4r7lLkUicsrmhqntrib49cLK8tibKJ0CKNJpgiahh7oe9q1kwiboFxicdI7I55JgMSE0Jks2u9okPoibiayHcE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里的主人翁之一拉加似乎也这样说过:他很喜欢学习,把学习当老婆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却仍然处于垫底的地位。说到《三傻大闹宝莱坞》,凡是看过的人无不对阿米尔·汗扮演的兰彻羡慕、“妒忌”、“恨”:他不但敢于向权威挑战,还在经常在被老师赶出课堂的情况下居然还能考第一名。这得让多少人哭,特别是类似拉加这样的人边祈祷边哭:“神呀,这是为什么呢?他整天课都不好好上,居然能考第一,我这么努力了,却还在班上倒数。”难道真是老天不公平,赋予了别人聪明才智,却让自己成了笨蛋,怎么努力也学不会。别,先别这样下结论好吗?我们来看看兰彻是如何帮他的两个好朋友总结学习垫底的问题的:对于法汉,他说他深爱着摄影,却要娶机器;对于拉加,他问他总是担心明天,又怎能把握好今天?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Mia5znO4r7lLkUicsrmhqntrib49cLK8tibLgK5jRylo6hlES3RRnuP0r2Q8dgs7x4OK4dUzwe7ZYffGicyxZmzlJ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当发现自己怎么努力成绩也依然不如意的时候,在排除了不是假努力,不是因为自己笨,也不是没掌握好方法,更不是急于求成的时候,想想你是不是法汉或是拉加呢。

法汉其实非常喜欢摄影,但父亲并不支持,父亲害怕摄影影响他的学习。父亲曾批评他在某一年因迷恋摄影成绩降了两分,这让兰彻觉得非常好笑,是呀,在我们大多数人眼里,特别是在学生眼里,下降两分算什么下降,可在严厉的父亲眼里,不进步就是退步。所以他是为父亲而学,不是为他自己而学。一方面心中牵挂着自己所爱,另一方面又想着满足他人的期待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多么纠结的法汉呀!你是否也有你自己的兴趣所在,有类似法汉那样的心态?试想想当一棵心被分成两半的时候,你究竟该兼顾哪一半呢?也许学习时,特别是当学习遇到困难时,你的思绪自然而然就会飘到你的喜好上了,因为那里让你快乐,那里给你慰藉,那里给你成就感。可当你真正投入到你的爱好上时,你又在想着学习上的事,因为不学习不行呀,不学习父母那关过不了,父母多么辛苦地供我上学,不就是为了想让我考个好大学吗,再说不为了父母,为了我自己也应该考个好大学,只有考上大学,我的兴趣爱好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所以被迫又转回到学习上。就这样纠结着,循环着,看起来你似乎很努力,可你其实只用了一半甚至不到一半的心思在学习上,成绩怎么会如意得起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Mia5znO4r7lLkUicsrmhqntrib49cLK8tibz8viaKk6lCBxhhPhJ3quCZWqsj3LKicOicN6XQbkzIR2MsMNia4DFWv1I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如何才能做到兴趣学习两不误呢?那就是让一棵心完整而不是两半,也就是无论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还是学习时,都是一棵完整的心在做,而不是一半心在做,一半心在高高地悬着,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或者总要想着去看看另一半心在做什么。其实很简单,一方面尽量争取获得父母对自己兴趣爱好的认可,另一方面用事实向父母证明自己其实可以做到兴趣学习两不误的。其实,我们的父母并不都是那么固执,他们最想看到的是我们在真正地不断地努力。尽管法汉的父亲很失望,最终不是仍然支持了法汉去做他感兴趣的事,主动为他买来了摄影器材。我们的父母也何尝不是如此。也许我们曾经争取过,不但没有得到认可和支持,反而得到的是严厉的指责和批评。父母为何不认可,不支持,也许只是因为他们觉得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为那是你做感兴趣的事的基础,这不得不说他们说得很有道理,相信你也懂。也许是他们不了解你的兴趣能给你带来什么,能否让你在社会上得以生存,能否让你生活得很好,也许是因为他们担心那条路你会付出更多,最主要的是他们也没有看到你所保证的兴趣学习两不误。所以一方面,除了让他们了解,另一方面还得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让自己该学习时就是一颗完整的心在学,在以学习为主的阶段,就把兴趣当成自己的学习后的奖励,这样既让自己有了动力,又不担搁自己的学习。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Mia5znO4r7lLkUicsrmhqntrib49cLK8tibrzbB1vFqxFYGN5Bq5ldBzt9iaHkrWUoiamSVg7abiaAp1bWQLmgZtib0E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你可能会说,我不是法汉,因为我没有像法汉那样有兴趣牵拌,为何还是努力了不见成效?那你就是拉加了,你的心也像拉加那样不是被分成了两半的问题,而是被分成了好几块。你看,拉加的心被他的爸爸的病分了一块去,被他姐姐的嫁妆分了一块去,还被他妈妈的情绪分了一块去,这样一来,看起来他整颗心都在学习上,其实他经常都只有四分之一甚至不到的心用在学习上。你也可能这样检查检查本来该全心用在学习上的心被什么分走了,是人际上的烦恼?还是像拉加那样家里的压力?.......总之,无论是烦恼还是压力,你其实都正如兰彻评价的拉加一样:你总担心着明天:学不好怎么办?考不好怎么办?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哪里拿钱来给爸爸看病,哪里拿钱来给姐姐办嫁妆,哪里拿钱来给妈妈贴补家用?.....你的烦恼和压力源虽然和拉加不同,但却也叫烦恼和压力,既然是烦恼和压力,就意味着你在为明天担忧。正如兰彻所说,总担心着明天,又怎能把握好今天,总想着那些分走你心的问题,你又如何能全身心投入你的学习当中?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Mia5znO4r7lLkUicsrmhqntrib49cLK8tibVSdQZdKBSTWh6zUapo5l9ST1cOLXXumZ9iao5AgM7OiaRxpwMtzKQFG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对于拉加的问题解决,兰彻既给出了答案,也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来比较一下兰彻和拉加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应对的就明白了。凡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兰彻经常挂在嘴边的至理名言:All is well.”“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告诉你的心:‘All is well,一切顺利’”。这是兰彻告诉他的朋友拉加的,他能这样告诉他,想来也是经验之谈,他经常这样做,也从中收益颇多。而拉加怎样安慰自己那颗焦虑不安的心呢?也许你还记得兰彻刚进寝室就见到拉加正在拜佛,兰彻还告诉他那没用;你也看到临到考试很多学生都在求神保佑,拉加也在其中。这两人的应对方式有什么区别呢?你不妨自己亲自做一下这两个动作,你就感受到区别在哪儿了。你先照着兰彻说的做:“把手放在心口,告诉自己的心: All is well.一都皆好,并且一遍又一遍在心中默念这句话,几分钟后,你也许会感觉到焦虑不安的心平静了下来,面对困难和压力的勇气也增强了,相信未来会更好的信念又一次得到了巩固。心情平静了很多,也自信了很多,面对困难与压力的信心也强了很多,为什么?因为这句话让你相信自己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轻困难的能力、让你相信未来你再照着拉加的动作做,想像你前面烧着香,你跪在佛像面前,双手合一,向它求助,口中一遍又一遍念的是“神啊,保佑保佑我吧!”体会此时的心情。是不是那种焦虑不安感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大的缓解,那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仍然存在。为什么?因为“神啊,保佑保佑我吧!”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究竟该怎么办呢?”正是因为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你才会向你自以为是万能的神求助,所以只能得到让人惴惴不安的不确定答案,毕竟是向他人求助,你自己也深知尽管神是万能的,但他愿不愿意帮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Mia5znO4r7lLkUicsrmhqntrib49cLK8tibpDibFQQo28yK5Hk2PjItVJV9DQSfO0nLMtvlSaU0PfQHiaTJlOp2ZSW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也许很多人会问,兰彻的那句All is well”真有那么神奇,兰彻经常念叨就能让他过得那么轻松自在,获得好成绩?我也经常用“一切顺利” ,“一切皆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样的语言来激励自己,怎么就还是会不断陷入烦恼与压力之中,甚至有时都会怀疑这些语言的欺骗性。要想知道兰彻如何通过念叨就能过得轻松自在,也许我们还得了解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All is well”这句话大多数人都翻译为“一切顺利” 一切皆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我认为还可以翻译为“一切如是”。Well除了常用的“好”等含义外,还有“有理由地,恰当地”这个含义。“一切如是”:客观地面对事物的因果关连,不试图理解、加减或改变其本质,顺其自然,接受一切如是。只有接受一切如是,才有勇气和力量面对困难与压力,才能一切皆好。我想兰彻在说“All is well”时并不是口头说说,也并不是如他所说心是好骗的,而是因为他真正地懂得了All is well.”的含义,更懂得客观面对事物的因果关连,懂得臣服,懂得顺其自然。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获得生命的热情,获得力量,轻松地面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才能一切皆好。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Mia5znO4r7lLkUicsrmhqntrib49cLK8tibGFct0kzTWTIiaQ5Bxn1OoEpQBYPROHjaibRg8o2Sm75Bwolm7TQTfXt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所以当你某天像兰彻那样去理解“All is well”的真正含义时,学会了去“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时,学会了去接纳“努力了,自己的成绩却不如意”这样的现状时,学会了去接纳你当下的一切状态时,你的烦躁不安与各种纠结也就不会经常光顾你,你也会有了重新开始努力学习的动力,把完整的一颗心投入到学习中,朝着你的目标努力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Mia5znO4r7lLkUicsrmhqntrib49cLK8tib4FgxoKNGDTwpVT4zxyowdz26pbLoa7z9WrsO9BNWbf71jQYSyzxlT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金子JennyKing,一个喜欢用电影、绘画、沙盘、故事、OH卡牌游戏、心理剧、雕塑等各种方式与孩子打交道二十多年的重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金子老师是教育学原理专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向的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沙盘师。参加过绘画分析师、意象对话、心理剧、萨提亚转化治疗等方面培训。金子老师愿把所学奉献给孩子及孩子的家长们可以搜寻公众号qsnjxzl,或扫码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