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老金说股 |
自2002年以来,港股一共经历过4次大跌,平均跌幅达39%,时长约为11个月。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历史上的4次大跌,均与美股及全球指数走势相关,而且在触底后的反弹均超过20%。
历次港股大跌回顾:
第一大跌在 2002/05/17-2003/04/25期间,共历时235个交易日。期间,恒生指数由 11975 点跌至8409点,累计跌幅达到29.8%。本轮大跌是受到美国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破裂影响,以及 03 年非典型肺炎在香港爆发所致,受外围市场带动,港股进入熊市。
第二次大跌在2007/10/30到2008/10/27期间,共计243个交易日。恒生指数由 31638 点跌至 11015 点,累计跌幅达到65.2%,是近年来跌幅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熊市周期。本轮大跌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进而导致环球金融海啸,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也是港股其中一次最大的跌幅。
第三次大跌在2015/04/27-2016/02/12,共计 198 交易日,恒生指数由28433点跌至18319点,累计跌幅为35.6%。和上述熊市主要与海外或全球因素有关的区别,港股第三次大跌主要是因为国内经济放缓、美国加息周期启动及人民币贬值、A 股熔断机制等因素造成。该时期没有出现大范围的金融危机,但是复杂的外部环境及国内经济放缓等导致港股承压。
第四次大跌在2018/01/29-2018/10/30期间,共计185个交易日。恒生指数由 32966 点跌至 24585 点,累计跌幅为25.4%。下跌原因就是猫衣站,具体不多说了,网络上都有
而昨天港股再次大跌,和外围有一定关系,但是底部还在,并且历次看,港股大跌后都会吸引资金大量抄底,触底后短期平均反弹约23%。此外,港股历次大跌的平均前期上涨幅度是29.5%,触底后短期平均反弹幅度为22.7%,而触底后一年内平均最高反弹幅度为60%。从历次的走势来看,港股在大跌触底后会迎来小幅度反弹,短暂调整之后会开启新一轮牛市周期。
但港股作为发达的资本市场放眼全球来说都几乎是最便宜的资产,原因之一是与市场的组成结构有关系。港股市场的主要构成都是地产金融类传统企业,而新经济企业相对较少。随着腾讯、阿里、小米、美团的上市,以及接下来登陆港股的京东、网易、百度、携程,包括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在港股上市,这些公司的市值都是数千亿港币以上,那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港股市场新型经济的比重会越来越高,有可能会比较大幅地提升港股的整体估值
所以综合来看,短期港股市场还可能有一定的风险,还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负面影响,但中长期来看,反而有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底部区域,对于a股来说,港股企稳对A股也是极大利好,二者是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