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2020-08-12 23:15:52)
标签:

杂谈

巩乃斯河

独库公路

伊若公路

分类: 东北西北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从乔尔玛往南,沿着独库公路一直到与伊若公路的相交处(即217国道与218国道的交汇点)。从这个交汇点再沿着独库公路往南,我们在6月26日下午已经走过了。这段行程我已在《独库中段——新疆行(和静县)47【原创】》中讲述过,此处不再重复。
  图中蓝色线条为6月26日独库公路的行驶路线。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图中蓝色线条为7月4日下午行驶的路线(虽然时间不同,但两次行车路线已经衔接 接上了)。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下面是沿途的风光。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都说老是看这样的风景,会产生审美疲劳。但我们却兴致勃勃,一直看,一直拍。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行驶到一处停车场(也是休息点),停车。见停车场右前方有小山头,游客纷纷上去赏景。对于我来说,一般情况下,有制高点处尽量要上去,毕竟高一点视野就开阔些,看到的景色也大不同。于是我们也爬上去。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那突出的岩石上有人坐于其在上,我们也要上到那儿。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待我们上到那里,往下俯瞰,真的是不一般。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这是一个新修的停车场(不然沿路很难停车)。近些年来,独库公路为了便于游客游览,在公路沿线大力整修了不少新的设施。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像这样既有宽敞的停车场,又有标准不低的公共卫生间,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太阳能电池板,这里的设施还是有电可用的,真的是改善了条件。这样,独库公路越来越像一条旅游公路了。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放眼望去,气象万千啊!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从这里再往前,就要往下走盘山道了。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既然好不容易上来了,留点纪念是必须的。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继续往南行驶,我们爬上高处,为了拍摄一张急拐弯的镜头。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既然爬上来了,那就要多拍几张。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在独库公路上,许多地方景色虽美,但没有停车处,你就不能随便停车。这些镜头往往是举着相机贴着车窗拍的。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下降高度,从这里看,快降到谷底了。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粗看还以为都是公路呢,细看原来有河流。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小河在缓缓地流着,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公路边上,小山坡的树丛中会不时地闪现出漂亮的怪石,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停车爬一下,反正也不太高。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记不清我们什么时候转的向,也记不清这些镜头是在独库公路上还是在伊若公路上拍摄的,反正现在已经走在平地上了。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我们在217国道与218国道交汇点转向218国道(离开了独库公路),向东行驶一段。为什么要向东走?司机说,我们今天要住到巩乃斯附近的宾馆,他们以前住过,条件不错。但当我们找到那里,这个宾馆现在已经不接待了,无奈只好再调头向西往回走,边走边找住宿处。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看到这座桥了,可以确定我们已经行驶在伊若公路上了。
  桥下面就是巩乃斯河。巩乃斯,在瓦剌蒙古语意为“绿色谷地”(元明清时这里是瓦剌辉特部牧区),清代乾隆时期之后哈萨克进入伊犁,巩乃斯在哈萨克语意为“太阳出来的地方”。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全长258公里,发源于艾肯达坂(新源县与和静县的交界处——巩乃斯沟乡),与喀什河、特克斯河相汇流入伊犁河,最后直奔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我国的河流都是向东流,而这条巩乃斯河却是向西流,是一条逆流河。河里生活着高山冷水鱼,鱼身呈圆长状,肉质鲜美,是那拉提的一道特色野味。
  河边牧民们放牧马群,这个地方好像是叫“红柳金滩”吧?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我们还没有吃中午饭呢。在一家餐馆门前,有哈萨克小伙来搭讪,他操着生硬的汉语告诉我们,往西不远是他们家的毡房,可以接待我们。于是饭后由他开着摩托车,我们跟在他后面。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结果在交汇点附近找到哈萨克毡房区住下,就住在这个小伙子的家里。细问,他还是大学生呢,假期回来帮忙,因为他会点汉语,于是便由他来揽生意。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安顿下来后,我们见后身的山坡挺好看的,便上山随便走走。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哈萨克族习惯逐水草而居,这是营地附近的小溪,水清而冷。早上起来就到这个小溪洗脸刷牙。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到了坡上,哇,满山坡的牛羊啊!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此时太阳还没有下山,侧逆光的光影效果非常好。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在侧逆光下,羊的轮廓都被勾勒出来。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洪亮捕捉到牧民骑马的剪影,此时虽然处于逆光状态下,但他巧妙地用牧民的身子挡住了阳光,这样不至于过曝。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放眼望去,这种地形地貌也极少见到。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站在坡顶,俯瞰我们住的毡房区。
  为适应游牧迁徒的需要,早在两千多年前,哈萨克族先民就已创造了一种造型别致,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毡房。毡房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适宜于春、夏、秋季转场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哈萨克族毡房构建轻便牢固,经济实用,易于拆卸携带,鲜艳不失朴素,粗犷不失温馨、变化不失协调,是哈萨克族先民情感和智慧的结晶。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美景欣赏了,开始下山。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毡房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用草原上特有的红柳做成圆栅和顶,先构成毡房的骨架,然后在木栅外围上芨芨草编成的墙篱,再包上毛毡;顶部有天窗,覆以活动的毡子,用以通风。哈萨克族毡房内部的陈设与布置都有一定的规矩,分成堆放东西和住人的部分。毡房一般向东开门,进门左、右上方是铺位,正上方放置衣箱、马鞍,箱前铺坐垫,是招待客人的地方;进门左右两侧则是放马具、打猎用具、拴幼畜和放炊具、食物的地方。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本来一直以为这些帐篷都叫蒙古包,其实不尽然。蒙古包和哈萨克毡房还是有区别的。最直观的区别,就是看建筑是圆形顶还是尖锥形顶,如果圆球形顶的就是蒙古包,而类似尖锥形的则是哈萨克毡房。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整体来看,哈萨克毡房比蒙古包显得要小巧,顶部要尖一些,而蒙古包下部是规整的圆柱型,上部是三角型。
  此外,哈萨克毡房的门一般都向东开,而蒙古包的门一般都向南开。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正好有牧民正在搭建毡房,我把毡房架子拍了下来,可以让我们一窥其结构。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见有客人住下,孩子们骑着马来招徕生意。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他们争相让客人骑自己的马,竞争挺激烈。因为没有骑过马,最后还是挑了一匹老实的马。骑在马上,摆个造型,算圆了骑马的梦。
巩乃斯河——新疆行(独库)64【原创】

  因为沿着独库公路再往南我们已经走过了,所以不再向南,明天我们返程。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