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湖——河北行(易县)76【原创】

标签:
易水湖易县水库老子峰游船 |
分类: 华北行 |
易水湖——河北行(易县)76【原创】
2020年4月20日,我们一行数人开始了疫情以来的第一游。
今天我们要去的是易水湖,位于易县城西南30公里处。
易水湖是上世纪50年代,利用四周高耸的山势而修建的一座人工湖。水面面积27平方公里,最深处48.5米,国标二级水质标准。
我们在金坡码头上船,几乎是从北到南穿过易水湖,直到老子峰景区下船。
湖的南侧与狼牙山相连,北侧是紫荆关,西侧是海拔高达1283米的五峰寨,东侧是九龙山。易水湖锁住易水河上游水流汇集成湖,水质清澈纯净。易水湖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自20世纪90年代这里开辟为旅游风景区以来,因与漓江风光相媲美,被称为“北方小桂林”。


远远地望见船码头了。

现在还没有完全从疫情中缓还来,易水湖在4月中旬才开放,来游玩的人并不多。

船经过一座大坝。这大坝上的字怎么这么辨不清啊?只有最后两个字尚能辨认,是:水湖。猜想最后三个字应是:易水湖。那前面这几个字呢?看上去是被修改过的。当时在现场就没有辨认明白,直到在写这篇游记时才想明白,它应该是:安各庄水库。大概是这么回事:原先并没有易水湖三个字,只有安各庄水库五个字,后来为开发旅游,把水库名改为易水湖了。你改就改吧,请把名称改利索啊,别这样子玩混搭!

船到老子峰码头停靠,我们上岸。
老子峰是易水湖的精华所在。老子峰山石林立,造型奇特,青山浮水,风景独特。虽是北国,却展现一派南国风光。

远古《易经》有认知模型,无文字解释。老子以文字阐释《易经》原理,成《道德经》五千多言。登临老子峰不仅可以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可体验中国易文化之精髓。真可谓:来到老子峰,踏上问道路。
我们要从这里向上攀爬,去登临悬空栈道。

达到一定高度了,向下俯瞰“大道之源”。

俯瞰老子峰码头。

今天的风特别大,到了高处,树都被吹得东倒西歪。
这根独立的山石名叫“天地根”。
天地根是道的体现,万物负阴抱阳,生生不息。道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天地根像擎天石柱,不断吸收宇宙能量。此名称出自《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玄,原义是深黑色。牝,本义是指雌性的兽类动物。玄牝,指玄妙的母性。门,指产门。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

顶着大风继续前行。上方那个黑洞洞的叫“谷神洞”。
谷神洞是道的母体,道生阴阳二气,其中蕴孕着无形无相的能量气场。道,混沌而成,先天地生。谷神洞是大自然数亿年间的潜心之作,由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岩体形成的溶洞。

往近处走走,这个谷神洞看得更清楚了。

俯身向下看去,在悬崖峭壁之下还有栈道回旋。

谷神洞的右侧,这些山石更具观赏性。

像不像一棵仙人掌?不过是长在了悬崖上了。

俯身向下看,我们站立的高度已经很可观了。

弯曲的栈道围绕着山体……

走过一段,回望来路,这山形是怎么长的?

无为屏是一座天然屏障,它在提醒我们:道,空虚不盈,清静无为。为人处事要合于天道,顺其自然,不妄动,不折腾,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能量,从而事半功倍。其名称出自《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下面独立的一尊小山石像什么?

过了无为屏,又要沿着弯曲的栈道向上运动。

在高处远眺易水湖。

长生久视,即通过修炼长久生存,其真实含义是指肉体长生和精神不死。这块突出的岩石酷似一只探着头的灵龟,遥望着对面的养生岛,它向往将有限的生命融入无尽的宇宙运化中。源出《道德经》“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祗,永生久视之道。”

这两块巨石有点怪。

走到跟前才知道,原来这是“同出门”。
“同出门”像两块高耸入云的石碑,是地壳运动时山体断层形成的。这两座山峰象征“无”和“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此名出自《道德经》“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悬空栈道好像修在了半山腰。
登临致虚台,看宇宙万物,山河大地纷纷芸芸“方生方死”。感悟天人合一,作为人,只有摒弃物欲杂念,回归虚静纯一的状态,才体“道“悟“道”。此名出自《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继续向前。

易水湖对面岸上的养生岛康养小镇(地图上标注为:易水湖别墅。看来叫别墅有点危险,会不会是违章建筑呢)。

一会儿我们也要走到下面的栈道上去。

走过一处跌水,游客要从跌水的下面过去,好在上面还有山崖挡住落水。


继续向前。

易水湖对面岸上的养生岛康养小镇(地图上标注为:易水湖别墅。看来叫别墅有点危险,会不会是违章建筑呢)。

一会儿我们也要走到下面的栈道上去。

走过一处跌水,游客要从跌水的下面过去,好在上面还有山崖挡住落水。

等走出跌水后,回首再望这个落水。
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往往身在其中并不能看清楚问题的所在,只有走到外面来,更容易看明白。你说是也不是?

现在我们向下运动,要从下面的栈道走回码头去。

两人边走边拍。这地方比较背风,风势小了许多。

有一条小路通往靠近湖边的观景台。看看这条路要下去很多路,还要原路返回,风景也就是那样,我们决定不下去了。

从这里能看到易水湖的西边那一段湖面。

我们在下降高度,并已经往回走了。

有时候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你必须低下你高贵的头,否则你就要吃苦头。

据介绍,这里应该有一个道士观水的景观,是这个吗?

是这个吗?看不到说明,也无从证明。

这倒像个猴子蹲在上面。

这个对了!好像一个道士端坐在小山顶上,正在修炼之中……

我们来到“天门云梯”了。

天门云梯,是一段长达156阶台阶的陡峭山道。此句出自《道德经》: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启示我们,人的天门开阖指人的感官运动,我们来到大自然,要放松身心,卸下感官的追逐,回归内心的寂静,揭开能量,开启智慧。

用这段弯曲的栈道作为构图。

下到天门云梯的底部,回望一下,还是觉得挺险的。


天池鹤鸣
老子峰周围的青山绿山相映成趣,山峰在碧玉般的水面上成屏、做柱、兴岛、开门、搭桥。“天池鹤鸣”将意境幻化于眼前,堪称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是人与自然沟通的神会之境。

现在我们来到“道士观水”的下面了。

仙人桥

现在我们来到“道士观水”的下面了。

仙人桥
传说张果老对七仙进行暗中考察,时逢七仙正在仙人桩练武功,突然天降大雨,有一老人无法过山。七仙施法搬来三块石头搭成此桥,帮老人过桥后,发现这个老人是张果老。张果老哈哈大笑,赋诗一首:“三石两崖断若连,空蒙似结翠微烟。猿探雁过应回步,始信危桥只渡仙。”


不争泉
这是天然形成的山泉水,经过山体岩石的挤压渗透,层层过滤,水质纯净甘甜,且富含矿物质。饮过不争泉,顶礼圣人言。启示人们要谦虚忍让。此名出自《道德经》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大道之源
又坐船回到金坡码头。此时风更大,数万枚小风车发出“哗啦啦”的声响,蔚为壮观。
回到停车场,后来才知道,这个老子峰悬空栈道,或者叫临水栈道,一共有3100米长呢!感觉今年天旱,水小,易水湖的观赏性比往年差点,另外由于疫情,景区的游人不多,倒是非常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