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园——京郊行(大兴)73【原创】

标签:
月季大兴蔷薇古代月季现代月季 |
分类: 京郊行 |
月季园——京郊行(大兴)73【原创】
2019年10月10日,老同志们一起去月季园秋游。月季园位于北京南中轴延长线与230国道的交叉处,属于大兴区魏善庄镇,占地658亩。
近年来,我们已先后去过纳波湾月季品种园、爱情海玫瑰文化博览园等处,今天又来到月季园(都在大兴区啊)。
月季园的全称叫世界月季主题园,园区收集全球1700多个月季品种,近7万株,是北方最大的月季园区之一。因为它是2016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的主会场,所以命名为月季主题园。
我们来到月季园的南门,大门口的纪念花坛。
月季园有一条南北的中轴线,全长约300米。大道两侧集中展示全美月季优选奖和荣誉殿堂月季品种,搭配藤本月季长廊,形成一条文化氛围浓厚的市花景观大道。
这是中轴线的北端,那几十面彩旗,大概是参加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的参展国吧。

在这个巨型月季花雕塑前面留影。
古老月季文化园
位于金奖月季大道(中轴线)东侧的核心区,全园面积约12000平米,是整个主题园的特色园中园。该园以中国古老月季主题文化为内涵,重点突出中国古老月季资源的多样性、景观的稀缺性和文化的包容性,该园强化“中国的月季,世界的月季”这一主题,使其成为世界唯一的古老月季园。古老月季文化园內除了专美于世界的古老月季之外,更种植了二千多个品种的现代月季及数以千计的国内外海棠及牡丹品种等。

这个“胜春园”两边的对联:月季岂是人间物,东风不老四时春。
园中建筑格局采用仿明清时期建筑形式,青瓦红柱白墙。

园区采用中国古老园林前庭后院的格局,古老月季园北部为庭院,两侧为疏林草地,中间是花岗岩铺装大道。
庭院中遍植月季花。
月季城市园
位于金奖月季大道东侧,全园面积约8000平米。设置有北京园、常州园、沈阳园、郑州园、三亚园、莱州园、深圳园、南阳园、淮安园等9个城市展园。展园中栽植了大量具有本地域特色的月季品种,配以不同的地域文化元素,用以说明城市与月季的关系。
“花·水相融”——南阳园
南阳月季的特点是树状月季,又称月季树、玫瑰树,它是通过两次以上嫁接手段达到标准的直立树干、树冠。其优点是观赏效果好形状独特、高贵典雅、层次分明,在视觉效果上令人耳目一新,南阳月季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有点奇怪,为什么南阳以“花·水相融”命名呢?

南阳特出了“水”字,这是因为南阳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现在南水已占北京生活用水的50%啦!

照片中显示的是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总干渠的若干个工程,其中最南端两个分别为北拒马河暗渠工程、惠南庄泵站工程。惠南庄泵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的加压泵站(从丹江口水库向北地势逐渐降低,故南水北调中线基本上为自流),大型的水泵为进京水起到“推流”的作用。
清朝中后期,淮安人广植月季,繁殖新品百余种。可以说,淮安月季在明末清初以后的二三百年历史中,对丰富和发展我国月季品种,作出过突出贡献,是清代中后叶月季品种发源地之一。据同治年间淮安人刘传绰所著《月季花谱》记载:月季盛于同治初年,淮扬间始广植之,奇葩异品,多系种出,宜当年群芳谱未及载。
淮安展园占地面积953平方米,展园的外轮廓看起来就像一束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束,结合盛开的月季花造型,形成了淮安展园的布局,展现淮安独特的造园技艺和月季花栽培技术。
“江南人家”——常州园
常州月季栽培历史悠久,曾于2010年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月季花展,并第一个将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引入中国。常州园,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

以“江南人家”为主题,提炼出“亭”“门”“桥“”石”等景观元素,结合常州悠久的月季历史和独特的月季文化进行设计。

这个雕塑搞不清是什么来历,就放在这儿吧。

“月季花香”——莱州园
据传,明代一对年轻夫妇携花自蜀迁莱州,从此月季便在莱州落户。经五六百年精心培育,莱州月季品种现已达300多个,精品有150多种。1990年,月季花被确定为莱州市“市花”,每年的5月25日这一天确定为莱州市月季花节。

月季仙子
传说,天底下的各种花都是由仙子管辖的。月季花,便有月季花仙子;玫瑰,有玫瑰花仙子;海棠,有海棠花仙子。个顶个的都是绝顶美丽的姑娘。
天底下月季花最多,说明月季花仙子最勤劳。莱州人认为,月季花仙子对莱州情有独钟,让莱州的月季开得最繁茂,最鲜艳。2002年,莱州向韩国济州市赠送了一尊4米多高的石雕“月季仙子”,就置放在该市和平友谊公园。
不知这尊石雕是否就是赠送济州的复制品呢?

莱州月季品种繁多、花大色艳,明代洪武年间被列为贡品。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莱州月季花曾一举夺得27枚奖牌,名列国内外之首,果然名不虚传。

北京各区展
位于芳香月季园东侧,面积约为12000平米,该区域围绕疏林草地和缓坡地形形成大小不同的15个展区。展区以北京各区、公园的特色月季品种和地域特色为主题,一路走来,各色月季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不详细介绍啦,重点在月季博物馆。


不详细介绍啦,重点在月季博物馆。

月季博物馆
作为2016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的主展馆,总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是全球首座月季博物馆。

游客步入充满神奇的月季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虚拟的月季花世界,给人以遐想和快感,展现“美的月季、美的世界、美的梦想”这一展览主题。

连月季博物馆的外墙都是月季花的镂空造型。

作为世界上首座以月季为主题的独一无二的博物馆,其中核心展区占地3300平方米,分为一个序厅和八个展厅,其中八个展厅包括历史、科学、文化、世界、人物、园林、生活、展望。
我们从这个步行电梯上去。
上万支发光灯柱,柱头镶嵌有3D打印的月季花模型,象征着成千上万极为丰富的月季品种。

这个飘带状的展板,展示的是“世界月季发展史”的相关情况。从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直至埃及的金字塔和华夏大地,到处都留有月季花祖先的“身影”。

月季,蔷薇属植物,原产于中国,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神农时代就有人把野月季挖回家栽植,汉朝时宫廷花园中已大量栽培,唐朝时更为普遍。由于中国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适于蔷薇生长,所以中国古代月季栽培大部分集中在长江流域一带。

月季花,性喜温暖、日照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既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具有活血消肿、消炎解毒功效。月季花被称为“花中皇后”,作为幸福、美好、和平、友谊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

如果我们的眼光再往远古看,蔷薇属植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7000万年前。

古代月季与现代月季
对月季花来说,1867年以前的月季品种统称为“古代月季”,将1867年之后育成的月季统称为“现代月季”。之所以将1867年作为划分的节点,与杂交茶香月季的诞生直接相关。19世纪中期,欧美国家普遍种植的是“杂种长春月季”,其主要缺点是花量少、花期短、花色不够丰富。当时育种家们的努力方向,就是寻找新的基因组合,不断改善这些缺憾。1867年,法国育种家通过将杂种长春月季与中国月季、茶香月季反复杂交、回交,终于培育出划时代意义的品种——“法兰西”。由此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月季品系“杂交茶香月季”的诞生。与杂种长春月季相比,杂交茶香月季具有四季开花、色彩丰富、花量巨大、耐寒性强等诸多优势,很快成为世界月季的主要品种。如今,全世界有3万多个月季品种,其中1.1万个是杂交茶香月季。

1789年,中国的朱红、中国粉、香水月季、中国黄色月季等四个品种,经印度传入欧洲。当时正在交战的英、法两国,为保证中国月季能安全地从英国运送到法国,竟达成暂时停战协定,由英国海军护送到法国拿破仑妻子约瑟芬手中。自此,这批名贵的中国月季经园艺家之手和欧洲蔷薇杂交、选种、培育,产生了“杂交茶香”月季新体系。

皇后与画家。

月季文化是在现实中逐渐形成的,涉及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被赋予圣洁、爱情、和平、吉祥、顽强、长青等诸多寓意。


法国青年园艺家弗兰西斯经过上千次的杂交试验,培育出了国际园艺界赞赏的新品种“黄金国家”。此时,正值二战爆发,弗兰西斯为保护这批新秀,以“3-35-40”代号的邮包寄到美国。又经过美国园艺家培耶之手,培育出了千姿百态的珍品。1945年4月29日,为欢庆胜利,就从这批月季新秀中选出一个品种定名为“和平”。

展柜中的物品,以国内外比照的方式,分别呈现出月季元素在世界这个大家庭中的广泛应用。展柜左侧展示的是世界月季文化,其绘画、丝织、印刷、图片、艺术品等,都融入着他们对月季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前一篇:西北角——寻觅金中都36【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