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湾·卧龙湾——新疆行(喀纳斯)31【原创】

标签:
杂谈喀纳斯喀纳斯河月亮湾卧龙湾 |
分类: 东北西北 |
月亮湾·卧龙湾——新疆行(喀纳斯)31【原创】
看见本集的标题有人可能会奇怪,怎么是《月亮湾·卧龙湾》呢?
说实话,其实两个湾本身并没有太多可写的,几个镜头即可表达。但景区在两个湾之间铺设了沿河的步道,距离大约2公里左右,我们看时间尚可,便从月亮湾步行到卧龙湾,故把两个湾连起来一起写,反正景色足够美,也不枉写一集。
下车就看到美丽的月亮湾。月亮湾是卧龙湾河曲的延伸部分,美丽静谧的月亮湾会随喀纳斯湖水变化而变化,是嵌在喀纳斯河上的一颗明珠。喀纳斯河床在这里形成几个由反“S”状弯河曲组成的半月牙河湾,被称之为“月亮湾”。
再用长焦端拉过来细看。
月亮湾迂回蜿蜒于河谷间,水面平波如镜,在上下河湾内发育两个酷似脚印的小心滩,非常奇特,被当地人称为“神仙脚印”。
关于这两只巨大的脚印,有三个传说。其一是讲当年西海龙王收复河怪时所留下的脚印,目的是用脚踩住河怪的精脉,让它永世不得翻身;其二是说嫦娥专门来此偷食这里的贡品——灵芝,差点儿误了升天的时间,匆忙奔月时留下的足迹;其三云:当年成吉思汗在追击敌人时健步如风留下的脚印。
究竟哪一个传说正宗呢,你知道吗?

嚯,发现团友中那一家子已经捷足先登,哪还犹豫什么,赶紧下去吧。

这个步道修建得非常好,或者说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步道。它不仅是木质的,修建得特别规整,且在每块步道上都包裹有铁丝网及角铁外框,牢固不易损坏。细想起来,木质的步道脚感好,长时间行走游人不觉疲劳,如果遇上雨雪天,铁丝还起到防滑的作用,安全有保障啊,要为景区点个赞!

我们三人往下走,这是降低高度后看到的景色。

边走边玩,边玩边拍。

一同伴走得快,已经在下面的步道上了。

回下头,咔嚓!充分虚化背景,以突出主体。

我们下到河边了,现在沿着河道往南走,栈道在丛林中穿过。周围环境保护得很好,看上去景区采取了不干涉主义,除了步道,对自然现象不做任何人工干涉,任其自生自灭。
河边有很多枯树枯枝,枯树也是一景啊。后来才知,这“枯木长堤”也是喀纳斯四大奇观之一。

走在这栈道上,随便看一眼都是美景。


树干倒卧在水中,将它作为构图的一个线条。
我们追上走在前面的那一家子了。

这一段改成石砌的步道,要从水中通过。

挺漂亮的石道,别光顾走路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刚才被挡住了,原来后面是给她拍摄。

倒影随行,如梦似幻。

相互拍摄,边走边拍。

时常有树木横七竖八,你须克服障碍才能顺利前行。

有时,这样的小障碍倒成了好道具。
有时倒卧的树干横卧在步道上,劳您大驾,你要从下面钻过去。

用树木构成框架,形成一种构图趣味。

人很少,景很美,我们更是优哉游哉!

树离不开水,水滋润着树。

脱离了水的枯木,树杈也张扬。

近水之处形成湿地,喀纳斯河在此处缓缓流过。

两棵树几乎是平行的,一棵斜在岸上,一棵倒卧在水里。


这一段改成石砌的步道,要从水中通过。

挺漂亮的石道,别光顾走路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刚才被挡住了,原来后面是给她拍摄。

倒影随行,如梦似幻。

相互拍摄,边走边拍。

时常有树木横七竖八,你须克服障碍才能顺利前行。

有时,这样的小障碍倒成了好道具。

有时倒卧的树干横卧在步道上,劳您大驾,你要从下面钻过去。

用树木构成框架,形成一种构图趣味。

人很少,景很美,我们更是优哉游哉!

树离不开水,水滋润着树。

脱离了水的枯木,树杈也张扬。

近水之处形成湿地,喀纳斯河在此处缓缓流过。

两棵树几乎是平行的,一棵斜在岸上,一棵倒卧在水里。

她两在前面拍,我在后头拍她们。

见到美景,大家一顿狂拍。

步道旁时不时会出现小观景台,停留片刻,咔嚓咔嚓。

到了这里,感觉水流急了一些。

越往前走,水势渐大,逐渐湍急起来。

这段枯木形状太奇特了,我看够上收藏级别的了,有没有感兴趣的?不过喀纳斯会让你带出去吗?


水中多倒卧之树,生命就是这样,有新生的,便有老去的,逐渐死亡的,大自然的新陈代谢不可抗拒。


汹涌澎湃,那些岩石在急浪中屹立,可谓是中流砥柱。

继续前行,似乎离卧龙湾不太远了。

或手舞足蹈,喜形于色。

或驻足凝视,思考人生。

终于走出树林密布之境,眼前豁然开朗。前面就是卧龙湾了。

从这里开始离开河边,顺着步道往上走。从月亮湾出发时要下降高度,行走大约2公里左右(估计要3公里)后又要离开水边步道往上走,回到地面。

离开河边有一段距离了,看见远处有一顶木桥飞架东西。那就是湖的泄水口处。
现在我还站在步道上,但已很接近公路了,这里能看到卧龙湾的小岛,但在这个角度是看不出卧龙造型的。

在河湾两侧发育两个半岛状平台,河曲上为月牙形平台,下游为卧龙湾平台。河曲两侧,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森林,山坡上针叶阔叶原始森林密布,河曲东西两岸的半岛状平台是开阔平坦的绿茸茸的大草坪,野花遍布,生机勃勃。

我登上东侧公路旁海拔1500米处的侧碛平台,俯视河曲全景,恰似一条蛟龙盘卧嬉水。当地人称其为“卡赞湖”即“锅底湖”,是取其形状像锅底而得名。它海拔1350米,是喀纳斯河在此长期侧蚀冲刷而形成一连串岸线曲折的小型牛轭湖河湾,即卧龙湾。
卧龙湾水面平静,流速减缓,水面柔波浮动,水色碧绿,清澈透明,面积约9万平方米,河湾中心是一块植物茂盛的沙洲,酷似一条静卧在水中的恐龙(有的说的更具体,说像霸王龙),卧龙湾以此得名。

我登上东侧公路旁海拔1500米处的侧碛平台,俯视河曲全景,恰似一条蛟龙盘卧嬉水。
传说(怎么又是传说啊)在很久以前,一条巨龙腾云驾雾在此戏水,忽然天气突变,顷刻间冰封雪冻,将巨龙冻僵在这里,所以得名卧龙湾。
喀纳斯河在此段切割于古冰川U形谷底部的冰川堆积物中,这里本来是普通的一段河湾,但若干年前,卧龙湾下方的左岸支沟爆发了泥石流,右岸发生了多处崩塌,泥石流和崩塌的堆积物使局部河道被束窄,并使上方的河面变宽,水流变缓,泥沙在河中及岸边堆积形成河洲,造就了绮丽的卧龙湾景色。有趣的是,造就卧龙湾的泥石流和崩塌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而这很可能与一次大地震有关。


与巨龙合影,不要错过。
“龙凤呈祥”啊,不明白?反正是有龙有凤,还不明白,那你就猜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