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2018-12-03 21:28:29)
标签:

涞水

满金峪

孙膑山

孙膑

分类: 华北行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2018年11月17日、24日,我们分两批共12人次攀登孙膑山(第二次登山就不仅仅是孙膑山了,我们往南,再往西到莲花峰,再往东到金山寺等处,一直步行到板城村上车)。
  作为一条经典的登山路线,满金峪可谓名贯京冀,向者如云。它的经典在于登山难度属于中等强度,既集中了坡、阶、岩、崖各类地形地貌,也囊括了草、木、石、泉多种自然小景,还具备了舍、村、寺、庙几处人文景观。可以满足新手初试、老驴休闲、闲人赏景、影者拍照等不同口味多种需求。
  为简明起见,我把登孙膑山的这两次合并在一起说。
  与其他穿越队伍不同,我们不是从保野公路上山,而是到满金峪村停车,然后按照村民的指点,从村东边的小路上山,也就是从孙膑山的西侧上山。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为什么叫孙膑山呢?
  孙膑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传说功成名就的孙膑受到齐国权贵的迫害逃到燕国,去世后连同《孙膑兵法》一起葬于此山下。又说,东晋时出了个以“闻鸡起舞”成名的祖(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后封镇西将军,驻军在张坊一带,与司空刘琨一起抗击羌人进犯。祖在此山上发现孙膑墓,将此山命名为孙膑山。
  这也是我对攀登此山的重要兴趣点。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登山沿途见到的裸露岩石。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攀登到半山腰,回首往山下看,这是我们刚才经过的满金峪村桥,它横跨在南拒马河上。远处的高楼群就是九龙湾。再远处就是三皇山了。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拉近了看一下这座桥。看见那个白色的墙体了吗?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这是向正北方向望去。那近处的白色墙体就是华银天鹅湖圈起来的地块,好大一片啊。但还是感觉有点隐患,这块地夹在南北拒马河中间,一旦发大水……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继续向上运动。沿途不断有驴友们登山系上的红布带,沿着前人走过的路,你心里踏实。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有一位还带上了自己的小狗,刚开始以为她带了一个累赘,后来发现,这条小狗体力倍儿棒,全程没有靠人,都是自个儿跑下来的。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站在半山坡上,北望南拒马河大桥。桥北边就是落宝滩村。
  正看着风景,突然心中一动,想明白了为什么叫落宝滩。
  拒马河经常发大水,大水从山里冲下来,过了铁锁崖后进入平原,拒马河河床变得宽阔,又是沙子底,水流便平缓下来……老人们说,拒马河一发大水,就等着捡“水落儿”吧。所谓“水落儿”,就是从上游冲下来的东西。看来有人凭借捡“水落儿”而发财。这不是“落宝”了么!明白了吧,看来“满金峪”“落宝滩”并非浪得虚名,还都与捡洋落有关啊。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登山途中所见到的巨石。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好像不太起眼,上去三个人你就知道为什么我称它为巨石了。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沿途路过大片大片的碎石区,感觉这山上的石头风化得很厉害,走路要小心,碎石不太容易站稳,走路经常会有滑动。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行走在碎石堆中,你会发现有的石堆有人工堆砌的痕迹。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这一块巨石很是整齐,远远望去似人工切削过。我们还曾为此讨论过,它到底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为此专门走到这块巨石上仔细观察,发现它还真是自然天成的。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孙膑山不高,大概也就200来米,我们很快就接近山顶了。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山坡上的一个小石屋。按照满金峪村前墙上的介绍,说山上有两座石塔,这是其中的一个吗?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我们来到近处。有点失望,这根本不是什么石塔,应该是今人搭建的小石屋,里面仅能容一人。网上驴友都把它叫做“防火瞭望点”。
  为什么要找石塔呢?这里是有故事的。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相传,孙膑和庞涓曾一度隐居在此山,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谋略(看来鬼谷子哪都有他啊,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说鬼谷子隐居在他们那里)。
  经过几年时间,鬼谷子发现这两个徒弟的智慧品德差异很大。孙膑技高一筹,品行端正;而庞涓品行不端比较奸诈,还总不服气,心怀忌妒。
  于是师傅几次出题测验,让他俩斗智斗勇以使庞涓服气……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有一次鬼谷子又出了一道题,让他们在山上各建一座塔。庞涓为了提前完成,事先选好在半山腰的平台上,天一黑便动手垒起来,直到天大亮才垒成。
  孙膑按照师傅的要求从子时动手,并且把塔建在山尖上,建完后还没验收呢,不料夜里却刮起了狂风,下起来暴雨,庞涓的塔从根上倒了,而孙膑建的塔坚如磐石,岿然不动。
  现在这座塔呢?总不会是这个防火瞭望点吧!?也许这里根本就没有孙膑什么事儿。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这是第一批登孙膑山的人合影,我不在画面中,但是那条小狗却进入了画面。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站在这个石屋边上,把周遭的景色拍摄一下。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往北看,“啊!看到我们的九龙湾啦!”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这就是我的家啊!”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拉近了看九龙湾的楼群。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这是北拒马河与南拒马河的分野处。滔滔拒马河发源于涞源,一路穿山越岭,来到铁锁崖处(图片左侧那个山崖就是铁锁崖)拐了个大弯,从山区进入平原后,在这里分岔,形成南北拒马河。站在孙膑山上看,分岔点一目了然。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用长焦拍摄满金峪村。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这是往东看,这漂亮的水面是南拒马河的一段。近处山脚下的白线是保野公路。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再往东南方看,保野公路从涞水过来,直通张坊。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往正南方向看,我们南面更高处还有山峰。那里还有一座小楼。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往西南方向看,只见连绵的群山。今天我们的目标——莲花峰,还有好远啊!抓紧时间继续前进。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继续前行。山体右侧发现有山洞,好像非自然所为。据村口大墙上的介绍,满金峪曾经是明代驻军之所在。在峭壁山洞中驻扎,此洞常年流米,故取名米寨。有水井一口,留有碑文为记。说的是这儿的洞吗?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底下还有洞穴。虽有好奇心,但无法到达那里,只能望“洞”兴叹。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沿路见到的山岩怪石。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要去南面的小楼,中间有山岩断层,必须绕行一下。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看似无路,还是可绕行过去。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春生已先行一步,这是他在对面山岩上拍摄我们。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我们已经攀爬到对面的山体上,回望刚才我们站立的防火瞭望点。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快到小楼了,比划一下。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小鲁上到楼上了,把纱巾挥舞起来。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春生说这小楼是他家的,大伙儿问,何以为凭?他说墙上有他闺女的名字,所以我就是户主啦!当然这是说笑,估计这小楼仍是用来防火瞭望的吧。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继续上行,看似最平常的一棵树也有很美妙的身姿。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再后面的那座山上有个现代化的建筑,有人管它叫雷达站。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11月17日那天上山的也就到了小楼这里,反身回程了。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下山了。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下山途中见到的山体滑坡现象。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11月24日上山的六个人从这里选择继续上行。
  过了一个小山头,来到一处斜坡,一片蒿草最深及腰,草色金黄(应该已处于衰败状态,我们上来的时间有点晚,应该再早十天半个月上来就更好看了)。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想起来有一种说法,即每当秋冬时节,满山金黄一片,犹如遍地黄金甲,甚是好看,满金峪由此得名。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山下保野路东侧的村庄。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继续上行,回望我们走过来的两个小山峰。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在两山中间的凹陷处,可见从保野公路伸过来的小道,许多穿越的团队都是从这条道上山的。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从这里往西南方向看,莲花峰越来越近了!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我们继续上行,去找孙膑墓。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又上一个山头,终于看到驴友们所说的孙膑墓。过去看了看,里面什么也没有,这也不像个墓地啊,倒像是新盖的无顶小屋。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从网上查,看到有的驴友拍到了疑似孙膑墓遗址,他们也不确定这个地方是不是(感到奇怪,怎么我们没有看到呢)。据村头大墙上所说:山上建塔两座,留有石棋盘,塔下有地宫……(统统没见到)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有点失望,后来想想也觉正常。本来嘛,孙膑是山东人,主要活动都在那一带,孙膑葬在哪里,有多个版本。其墓有鄄城说、吴桥说、孙伯镇说、镇江招隐寺说、淇县云梦山说和廊坊说,但就是没有涞水说。所以当年祖
在此山上发现孙膑墓,将此山命名为孙膑山,是否看到的不是孙膑墓啊?
  再考证一下,东晋时,晋将刘琨与石勒交兵于涞水一带。《涞水县志》载:“晋刘琨守此以拒石勒”。也没有祖什么事儿啊!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话虽如此说,也不完全是无中生有。这刘琨也是晋朝将领,少时与祖逖为友。据《晋书祖逖传》说:“祖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晴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闻鸡起舞”这一成语即由此而来。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我们攀上更高的山头,回望这个所谓的孙膑墓。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这次上山有个特点,就是爬了一山又一山,一山更比一山高!我们站在更高的山头上回望孙膑墓。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我们继续向更高的山峰前进。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上到一处较平的平台,我们转向西。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在这张图片中,防火瞭望点、小楼、孙膑墓都集中在一起,只是防火瞭望点看不太清楚了。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把孙膑山的地图放上来,下面的情况另有地图介绍。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扩展阅读
孙膑

  孙膑,号伯灵,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膑生阿鄄之间”。经专家学者考察论证,孙膑故里为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其生卒确切年代不详。
孙膑山——河北行(涞水)68【原创】

  孙膑和庞涓曾一起师从于鬼谷子学习兵法,后在魏国中庞涓奸计被处以“膑”刑。
  齐国使臣淳于髡知孙膑有大才,用车暗将孙膑载归齐,威王曾向他问兵法,并拜为军师。后成功地指挥了“马陵”、“桂陵”两大战役,大破魏军,成为千古传颂的战例。
  孙膑晚年辞官回归故里,在月厌河畔建一花园著书立说。
  当时,齐王经常派员到此探视孙膑,并在花园东北建起了供官员歇宿的驿馆。

孙膑墓
  孙膑辞世后,葬于花园东北侧驿馆前,前往祭奠的官员和百姓络绎不绝。久而久之,此处成为圣地,日渐繁华,驿馆进而发展成为驿城。后来,佛教传入中国,此处便又建起一座驿城寺。
  这一带属黄泛区,黄河决堤泛滥难以悉数,孙膑墓和驿城寺多次遭受洪水淹没。
  到了明代,孙膑墓及有关碑刻全被黄河泥沙深埋于地下,到了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自河南铜瓦厢决口之后,河水自东明以下呈三股漫流之势,二十年间没有筑堤防护,现行河道是当时三股中最大的的一股,约占七成水量,由于河身经常滚动,这一带文物古迹全被冲毁埋没,孙膑墓自然难以幸免,因此,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孙膑墓址难以确位。
  1990年,孙花园村民在村东北向阳河(1971年新开挖的人工河)东侧出土了明代石碑一截,上刻有“膑墓址深遂”之字样,自此,孙膑墓才找到了确切位置。
  继而,孙膑后人为其祖先修复了坟墓,墓丘直径约4米,四周砌以围石,封土高约3米,墓前树石碑一栋,篆书“孙膑墓”。
  碑前有石香炉一樽,为了便于保护,墓四周划林地600平方米,围以1米高青砖花墙,内植翠柏,并有鄄城县人民政府所立“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一栋。

田忌赛马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两胜一负,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作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