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贵州深度游——贵州行1【原创】

标签:
贵州贵阳 |
分类: 西南华南 |
概说贵州深度游——贵州行1【原创】
“打起背包就出发”,是一首老歌中的一句歌词,当然,现在我们不必再“守边卡”,而是“走天下”了!
今天,2011年4月7日,我们“贵州深度游”团队下午就出发了。
这是继2010年开始的“深度游系列”之第二站。
所谓“深度游”就是以省为范围,用十天左右的时间把该地区的精华景点尽量“一网打尽”。以我们现在这样的年龄,已经不允许再“二进宫”和“从头再来”,只能是“大江东去不复回”。
2011年的“贵州深度游”与去年的“福建深度游”相比,有了不少的变化:
第一,人数增加了。去年才去了12人,今年“扩军”到了30人。作为一个旅游团队,人数不能说越多越好,感觉现在已经有点超员了。人数不宜过多,否则行动起来会有诸多不便。
2020年10月,又有4位好友去了贵州(她们参考了我们的行程)。这是大兴机场的
这是她们的合影。由此,本贵州行系列的图片将由两部分组成,以2011年的图片为主,2020年的图片为补充。这样画面会更好看些。
其二,景点更胜一筹。
这次安排的景点以自然景观为主,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天然景观:既有多处的原始森林,还有天然园林的“天星桥”、“大自然神力所塑造东方凯旋门”的“天生桥”,更有“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美称的“百里杜鹃”;峡谷类:既有阴森吓人的“恐怖峡”,还有“地球上最美丽的峡谷”——“马岭河大峡谷”;瀑布类:既有亚洲第一之称的黄果树大瀑布,还有陡坡塘瀑布、拉雅瀑布等;人文景点:既有镇远“歪门邪道”古巷,还有六百年的“云峰屯堡”和“西江千户苗寨”风情,更有国家级文物古迹“青龙洞”;水上游:既有鸳鸯湖,又有国家级风景名胜“舞阳河”……
这次我们是以贵阳市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出击,光乘旅行车在贵州省境内的行程就达2000多公里——你说,这还不够“深度”吗?!
除了饱览贵州的风景名胜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安排,以丰富整个旅程:
途中安排开设摄影讲座,以提高大家的摄影水平,这也是一次试讲,为以后办班先行热身。当然,景点的实战是最好的提高手段,这样白天实拍,晚上及时点评,相信通过一次旅游大家都能上一个层次。如果有可能的话,回京后争取办一个小型影展;每天早上安排健身活动操,伸展躯体,活动筋骨,预防外伤;整个旅游的结束阶段安排到老领导唐股长家做客,大家“痛饮”茅台,掀起尾声的高潮……
此次贵州深度游被同行者称为“万里行”,细算一下,还真有万里之遥。光是贵州省境内我们乘旅游车就有五千里路,加上来回路程说万里还真没有妄言。
我们这次以贵阳为中心,按照逆时针方向,先往东南,再向东北,再转向西北,然后再向西南,行程近2500公里,来了个贵州大游行。下面细说一下具体行程:
第一天:上午去荔波,下午去小七孔景区,晚上宿荔波;
第二天:上午去大七孔景区,下午往东北方向去凯里,傍晚顺便参观黔东南博物馆,晚上宿凯里;
第三天:上午去西江千户苗寨,下午赴镇远,傍晚游青龙洞,晚上夜游镇远古镇,当天宿镇远;
第四天:上午乘游船游舞阳河,接着往西回贵阳,途中顺道到“金海雪山”景点看油菜花(“金海雪山”景点在贵定县至龙里县之间),当晚宿贵阳;
第五天:上午去黔西县“百里杜鹃”景区,傍晚返回贵阳并转向安顺,当晚宿安顺;
第六天:上午游天星桥、黄果树、陡坡塘景点,下午赴兴义,途中还下车观赏了北盘江大桥,因到达兴义的时间较早,提前把第七天的马岭河大峡谷游览掉(这一天是最累的),晚上宿兴义;
第七天:上午乘船游览东峰林景区,下午返回安顺住宿;
第八天:上午游览云峰屯堡,下午返回贵阳,在返回途中顺道停车拍摄油菜花(两个油菜花景点都是原来计划里没有的,这是额外收获),到达贵阳后乘机回京的直送机场,乘火车回程的当晚宿贵阳,部分人员去唐股长家做客。
第三天晚上我们宿镇远,夜游镇远古镇时,几位团里驴友在一个小店与一位店老板闲聊,他说他原来也是做旅游的,现在转行了。他又说,很少有北京游客来镇远游玩,你们这次旅游安排得不错,能到镇远来!我们的人就拿着行程安排给他看,当他看到我们的行程表后说:你们怎么安排的,有高人啊,贵州的旅游精华几乎都被你们网罗了!你们太会玩了!
一天,安排我们旅游的旅行社小李给我打电话,说你们挺合适的,现在全国就是云贵方向火热,因为只有这个方向没有辐射,大家都往这个方向去。幸亏你们定的早(我们3月12日就签了合同交了款),后来汽油也涨价了,现在贵州不仅住宿紧张,有的夜晚就是连一个床位都安排不开,机票不仅一点折扣没有,而且全价票也很抢手……
到了贵阳,小导游就给我们打预防针,说贵州“天无三日晴”,一年到头有二百多天是阴天和雨天,我们出发时也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年在武夷山就吃够了下雨天的苦头)。不料老天有眼,除了头三四天有点阴天要下雨的意思(但基本上没有下雨),后面的行程有点阳光越来越明媚的趋势,导游也说这种情况在贵州实为难得,这为我们的拍摄提供了极好机遇。
总之,这次贵州之行,依仗天时地利人和,顺风顺水一路下来,不能说磕磕碰碰一点没有,但以我们平均近六十岁的年龄(队伍中还有一位71岁高龄的驴友),行程中几乎每天都处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紧张状态之中,又是三十人的大团,出点意外情况是很正常的,但“苍天有眼”,总是能够让我们“有惊无险”……
先概说一下,让大家有个粗略的了解,下面的内容以后就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