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云峰寺——山西行(介休)11【原创】
标签:
山西绵山介休云峰寺 |
分类: 华北行 |
绵山云峰寺——山西行(介休)11【原创】
从水涛沟出来先去云峰墅苑吃午饭。左边这个蓝色的建筑就是电梯。因为绵山的风景都在悬崖上、高山上,所以要想上去就很费劲。这样,电梯就是必配的设施,凡是要上高的景点都配有电梯。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6513680000.jpg
看到了吧,如果从这个直上直下的石阶爬上去,可够爬一阵的。
绵山的电梯都是收费的。我们午餐的餐厅在这个建筑的上部,我们乘电梯上去(如果你在餐厅吃饭,电梯就可以免费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吃完了饭,我们要游云峰寺,就从餐厅平移过去便可,省了不少脚力。
从餐厅顶部平移过去就能到达云峰寺。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6520630000.jpg
从这个平台往下望去。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6525980000.jpg
云峰寺
云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在抱腹岩而得名。抱腹岩高约60米,长约180米,腹大的惊人,抱二百余间殿宇禅房及一两万游人于腹内而不显得拥挤。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6531540000.jpg
从抱腹岩内向外看去。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6537370000.jpg
据《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载,该寺由高僧边迪公测量筹划,魏明帝诏建,距今已有1700余年,殿宇依山势而筑。下层以空王古佛殿为中心,左有药师、弥勒、观音菩萨殿,右有弥陀佛殿,介化祠。空王殿后60级台阶上有石佛殿3间,所有斗拱、梁枋、窗楼均为石雕,是寺内最古老的建筑。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6541760000.jpg
绵山佛教具有独特之处,是有净有禅,净禅双修。在其漫长历史上,有两位佛教历史人物是绵山佛教发展的里程碑,一位是净土宗祖师昙鸾。据传,昙鸾大师在绵山抱腹寺修行洞中闭关养气,悟出《服气法》、《调气论》、《疗百病杂丸方》等养生疗病的菱数卷。后来他从南梁返回洛阳,遇菩萨流支专修净土后,名声大振,魏主号为“神鸾”,并敕令住绵山抱腹寺。乐魏兴和四年,昙鸾圆寂于本寺修行洞中,被弟子们包塑其身,后战乱毁坏,唐中和年间,回銮寺住持惠真奏请僖宗敕建舍利塔,重塑金身。
向修行洞里张望。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6546720000.jpg
另一个是第一位汉人成佛的田志超。其它佛教名山都是菩萨的道场,而绵山自古就是空王古佛的道场。据传田志超是空王佛托生转世的活佛,俗姓田。贞观十四年,长安大旱,唐太宗向绵山祈雨,果然天降甘霖。次年春,唐太宗亲自来到绵山礼佛谢雨,恰遇志超圆寂。太宗望空而叹:“此行空望佛也”。顿时,抱腹寺上空出现“空望古佛”四个金字,唐太宗敕封志超为“空王佛”,并敕建云峰寺。殿内所塑空王活佛像,据明王德十三碑记所述“包塑真容”的记载,为包骨真身。
空王佛真身殿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6551080000.jpg
什么是包骨真身?是指古代一些修行较高的道教或佛教人士坐化后,遗体不做处理却能够完好无损,后人便将其肉身塑像,予以膜拜,此称包骨真身。绵山上就有十几尊包骨真身佛。这是空王佛真身。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6554860000.jpg
这是塑像了。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6559980000.jpg
导游说,这些牌位可是当年供奉在这里的真牌位。现在供在旁边了。
我们来到后身的一个小洞穴,导游说,这就是田志超坐化圆寂之处。
抱腹岩内栏杆上挂满了祈福的红色布条。
弥勒佛殿
弥勒佛原是天竺南部人,姓弥勒,名阿逸多,出身于婆罗门贵族家庭。他跟随释迦牟尼传道,受尽磨难,终于修成正果,立地成佛。
据经书说,弥勒是仅次于释迦牟尼(如来佛)位尊的、处于续补地位的佛,在“贤劫千佛”(佛有千尊)中排行第五。弥勒在西方的兜率天内院经历了四千佛岁(合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的劫难,于公元前五百余年轮回下生人间,辅弼释迦牟尼。后来,他因缘已尽,跳出三界,在“华林园华林树下”,以“三会之说法”化了一切,成“天人正觉”。
一位僧人站在“方丈”室前面看书,他是方丈吗?
观音殿
以观音为主尊的佛寺殿堂,称为观音殿,又名“大悲坛”。因为观世音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表现一切佛的慈悲心、大悲心,是救世最切者,所以命之为“大悲坛”。由于菩萨又称“大士”,所以观世音为主供的佛殿,又称“大士殿”。如果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的佛殿,叫“三大士殿”;如专供观音一尊菩萨的,唱称“圆通殿”。一般而言,观音殿或供十一面观音,或供千手千眼观音(千手观音由此而来),或供四十八臂观音等。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6584320000.jpg
五龙殿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清徐一带大旱,百姓上绵山焚香求雨。龙母命五龙弟兄东海取水降雨,五龙沿途贪玩,误了时辰,致使降雨量不足。龙母大怒,命行刑执行官棒槌五龙。龙母教子感动上苍,雷公电母派雷鼓天君、闪电天君下界,与五龙齐心协力降雨救灾,旱象解除。后百姓们齐感神灵救助,于此建五龙寺。
传说唐高僧志超入山时,绵山为五龙占据。龙母已知志超为空王古佛转世,便与他在抱腹岩下棋盘洞内对弈,有意输掉绵山,让于志超。五龙兄弟暴躁气盛,对志超十分恼怒,就一起作法欲将抱腹岩推倒。高僧志超法力无边,右手托起岩顶,抱腹岩安然无恙。五龙战败归依佛门,成为绵山护法真神。
看到了吧,这位龙形神仙(应为五龙中的一位)左手中还握着一条龙呢。
马鸣殿
传说志超讲经十分了得,不仅把听讲者讲傻了,而且连旁边的马听得都感动了。
抱佛岩挂铃
绵山神“灵”的标志,为绵山一绝。相传唐贞观十二年(638)陕西大旱,百姓叫苦连天。唐太宗李世民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老臣魏征启奏道:并州介休绵山,高僧志超法力无边,何不向他祈雨?李世民立表赞同。于是满朝文武面向绵山跪拜,不一会儿,瓢泼大雨倾盆而至。唐太宗为感高僧志超解民倒悬之恩,便在绵山抱腹岩下还愿挂铃,遂成为绵山一绝。
导游说,挂铃要由专门的高手担任,他要从左边的铁索攀爬上去,然后从岩顶用绳索挂下来。因为洞穴是往里面凹进去的,故他们只有把自己荡起来,等荡到指定的位置时,便用钩子勾住,把还愿铃挂上。岩壁上那些红色的东西就是以前游人挂的挂铃(当然挂铃是需要付酬的)。当天没有人挂铃,我们无缘见得,如果运气好的话,是有可能看到这种绝技的。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7002630000.jpg
铁索岭
看到亭子左边的铁索了吧,挂铃者就是从这几根铁索爬上铁索岭,然后去挂铃的。这个铁索岭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是连接延安和全国各大根据地的一条秘密通道。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7058590000.jpg
要从这样的铁索爬上去,还真要有点本事。无论是对于体力,还是胆量,都是考验。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7062240000.jpg
从抱腹岩向天梯方向走去。
从云峰寺往山下看,悬崖峭壁。http://img.lotour.net/Photo/201809/20180920/201809202257072010000.jpg
来一张全景图。
下得山来,从下往上拍摄,看一下云峰寺的全景。
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