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古城——湖北行(襄阳)3【原创】

标签:
湖北鄂西襄阳樊城襄阳古城 |
分类: 华中行 |
在介绍“襄阳古城”之前,先介绍一下襄阳。
襄阳位于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是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汉书·地理志》谓:“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战国时楚置北津戌,始为军政重邑。《荆州记》载:东汉时襄阳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城南一带号称“冠盖里”。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从汉寿迁至襄阳,使襄阳城由县级治所一跃升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荆州襄阳郡,郡治在襄阳城内。晋朝时,以襄阳为中心置雍州。南北朝时,划出荆州的襄阳、南阳、顺阳、新野、随等五郡为雍州的实土,州治在襄阳城内。南齐沿仍。唐代襄阳城为山南东道治所,辖区扩及今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明末李自成攻占襄阳城,并在此建立国家政权,自称“新顺王”,改襄阳为襄京。1950年5月1日,襄阳与汉水对岸的樊城合为襄樊市。分设襄城、樊城两区。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
请大家注意上面这段文字,里面载有重要的历史信息。与本文有关的:其一,历史上的襄阳并非今日之襄阳。长期以来,因为汉水(现在叫汉江)把江北江南分割成两个区域,南岸的叫襄阳,北岸的是樊城,两城隔江相望。解放后两城才合二为一称襄樊市。改回襄阳之称仅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其二,襄阳有襄阳群与襄阳的区别,二者范围大不相同;其三,三国时(特别是《三国演义》中涉及到的这段时期),荆州的首府并非在今日的荆州市而是在襄阳!这点非常重要,知道这点当时的许多事情就好理解了。
从“古隆中”出来,我们乘车进城。用过午饭后,我们去看“襄阳古城”。穿街过巷,从这里向左转就是古城中心了。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340630270.jpg转过来就看见巍峨的城池。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345162274.jpg
昭明台
把“襄阳古城”的地图放在下面,同时列出了有关的几个地点,供大家在阅读时参考。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358602010.jpg
我们从城门口进去,发现“襄阳博物馆”就设在“昭明台”城门楼上,入口处就是城门口。可惜的是,全国的博物馆都是周一闭馆,而我们到达襄阳的那天正好是周一,于是只好穿过城门直接进城(以后再设计行程时,如果当地有重量级的博物馆,要注意避开周一)。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362352634.jpg
我们进入古城的仿古一条街(现在各地都群起建设这种仿古又不古的旅游休闲街道,究竟怎样搞更好,值得推敲)。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366572086.jpg
襄阳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中国古城文化中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古城遗址富集、历史悠久。在13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三座古城遗址:西周邓城遗址有3000多年历史,樊城、襄阳城都有2800多年历史。在一个城市内有三座独立建城的古城,且历史都如此悠久,在全国是少有的。
看见一个“北街古玩城”了,这里面应是收藏文化市场(想来在襄阳搞收藏有搞头)。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375323542.jpg
街边立着龙的装饰。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379074166.jpg
向前走,看见牌坊上刻“楚北津戌”,啥意思?指战国时楚国在此置“北津戌”,即指从战国起,“楚北津戍”就是一个大型军事渡口。襄阳自始为军政重邑。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385637758.jpg
“楚北津戌”的背面为“辐辏八方”,也是讲襄阳的地理位置之重要。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388607002.jpg
连中学大门口都立上了牌坊,上书“襄阳三十三中”,这是什么做派?书法石刻也非佳构!可惜了襄阳的悠久文化底蕴!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392357626.jpg
“长江水文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这个虽然也是仿古,但比上面那个强些。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396108250.jpg
临汉门
且行且看,看见北门了。
历史上襄阳各城门之上都有门楼,现仅存一座“临汉门”楼。城墙上另有三座城楼,即仲宣楼、魁星楼、狮子楼,均早已不存。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399858874.jpg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04078326.jpg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12048402.jpg
城门近处的铜雕,表现民国时期的民俗。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18299442.jpg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22206342.jpg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26425794.jpg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45045029854.jpg
现在我们说说襄阳城墙。
襄阳城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城墙始筑于汉,时兴时废,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重筑的。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34552146.jpg
全城周长7322米,原有城门6座,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城墙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43303602.jpg
多战之地
依山面水的襄阳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险要的山川形势而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邑。
据史料记载,从春秋战国到20世纪40年代,此地群雄逐鹿,兵戈频仍,历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不夸张地说,襄阳应是中国历史上战事最多的地方。
在“临汉门”楼上还有一个“历代军事重镇襄樊”的小陈列。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45178914.jpg
襄阳历史上重大军事战役
早在春秋时期(前711),楚国与巴国联盟,进攻邓国(襄阳境西北)的属邑鄾(襄阳境东北),发生激烈战事。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孙坚为扩充势力范围,进击荆州牧刘表,后中埋伏被射死于城南的凤林关。
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在城北罾口川大胜曹军,这就是著名的“水淹七军”之战。后被曹军所败,导致“走麦城”身亡。
东晋太元三年(378),前秦苻丕兵犯襄阳,守将朱序之母韩夫人率家婢和城中妇女筑新城抗敌建功。
南宋绍兴四年(1134),有抗金名将岳飞收复襄阳之战;南宋淳佑十一年(1251),有李曾伯击败蒙军、保卫襄樊之战。
南宋咸淳三年(1267)至咸淳九年(1273),有襄阳历史上历时最长、战事最酷烈的宋、蒙襄樊之战。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49554642.jpg
明崇祯十四年(1641),张献忠率部乔装明军,智取襄阳;明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统大军再克襄阳并建政称王。
清嘉庆元年(1796),王聪儿率“白莲教”在襄阳黄龙垱起义,声威震撼川、鄂、陕、甘、豫五省地区。
1948年7月,人民解放军经过近10天的激战,突进襄阳城,活捉国军守将康泽,一举解放了襄阳全境。
涉及到三国时期的著名事件或战争有两个:孙坚与刘表襄樊之战、关羽与曹仁樊城之战。我们将在“扩展阅读”中加以介绍。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53461542.jpg夫人城
沿着城墙继续往西走,接近最西端时看见有一座小亭子,里面好像有人物雕像。知道这是到了“夫人城”处了。
襄阳城西北角的夫人城,是前秦与东晋襄阳之战留下的战争遗迹。明初在此扩建子城。长24.6米,宽23.4米,上嵌石匾,镌“夫人城”三字,下嵌古碑数通,其中同治年间(1862-1874)树立的石碑,上刻有“襄郡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等字样。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62212998.jpg
这是陈列中的一张图。从图中得知,历史上的“夫人城”在城西北角特出了一块,而现今并无此特出部,只是建一小亭子作为纪念。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67838934.jpg
这真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葩!一次大战的目的竟然是为了抢夺一个和尚(前秦认为道安和尚是治国人才)。
公元370年前秦统一了北方,形成秦晋对峙局面。苻坚于公元378年,派遣长子、尚书令苻丕统领十二万大军,进攻襄阳。
东晋梁州刺史朱序镇守襄阳,双方相持数月。朱序母亲韩氏亲自上城巡视,发现城西北角防守最为薄弱,于是“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不久,秦兵果然从西北角发起猛攻,此角果被攻破,幸赖新筑之城垣,方击退攻城之敌。后襄阳出了内奸,襄阳督护李伯护将晋兵军士疲惫、守备不谨这一重要情报告知了秦兵,“请为内应”。苻丕率军乘虚而入。晋太元四年(公元379年)二月,襄阳城告破。
秦晋襄阳之战是人才争夺之战。这个战争给襄阳留下一个“夫人城”。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71589558.jpg
这是在城西北角俯瞰,周围环绕着护城河。古老的护城河主道宽180米,最宽处250米。最中国最宽之护城河。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75496458.jpg
襄阳古城西城墙。远处是古城西门。西门外古时有一道“檀溪”,发生过“刘备马跃檀溪”(后面介绍)的故事,才有后面的“刘备南漳逢水镜”的佳话,直至引出徐庶、诸葛亮等一连串事件……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79559634.jpg
这是古城的东段城墙,看上去是一段真正的老城墙。过不去,只能远观。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87998538.jpg
从“临汉门”上远观南面的“昭明台”。中间是古城内的仿古一条街。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91905438.jpg
拉近了看一下。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93780750.jpg
古城墙下就是“小北门码头”。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497375098.jpg
一会儿我们要出城在“小北门码头”乘船渡汉江。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505032622.jpg
下得城楼出城,回望“临汉门”。“临汉门”始建于唐、重筑于清,经维修后完整无缺。襄阳古城上原有门楼均已缺失,现仅存小北门的这座楼了(城东南角上的“仲宣楼”是上世纪90年代初复建的)。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508158142.jpg
未完待续。
扩展阅读
《三国演义》中与襄阳有关的一些故事
襄阳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文化遗产丰富,《三国志》86卷中有18卷写到襄阳,《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阳(这个说法与上集中数字有出入,没办法,都是引用人家的,姑且存疑),现存有50余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如“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介绍几个以飨诸君。
孙坚刘表战襄阳
此战为公元192年,孙坚进击荆州牧刘表,后中埋伏被射死于襄阳岘山。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坚有一弟,名静,字幼台。坚临行,静引诸子列拜于马前而谏曰:“今董卓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江东方稍宁,以一小恨而起重兵,非所宜也。愿兄详之。”坚曰:“弟勿多言。吾将纵横天下,有仇岂可不报!”长子孙策曰:“如父亲必欲往,儿愿随行。”坚许之,遂与策登舟,杀奔樊城。
刘备马跃檀溪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
当日杀牛宰马,大张筵席。玄德乘的卢马至州衙,命牵入后园拴系。众官皆至堂中。玄德主席,二公子两边分坐,其余各依次而坐。赵云带剑立于玄德之侧。文聘、王威入请赵云赴席。云推辞不去。玄德令云就席,云勉强应命而出。蔡瑁在外收拾得铁桶相似,将玄德带来三百军,都遣归馆舍,只待半酣,号起下手。酒至三巡,伊籍起把盏,至玄德前,以目视玄德,低声谓曰:“请更衣。”
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522691810.jpg
玄德会意,即起如厕,伊籍把盏毕,疾入后园,接着玄德,附耳报曰:“蔡瑁设计害君,城外东、南、北三处,皆有军马守把。惟西门可走,公宜速逃!”玄德大惊,急解的卢马,开后园门牵出,飞身上马,不顾从者,匹马望西门而走。门吏问之,玄德不答,加鞭而出。门吏当之不住,飞报蔡瑁。瑁即上马,引五百军随后追赶。
却说玄德撞出西门,行无数里,前有大溪,拦住去路,那檀溪阔数丈,水通襄江,其波甚紧。玄德到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遥望城西尘头大起,追兵将至。玄德曰:“今番死矣!”遂回马到溪边。回头看时,追兵已近。玄德着慌,纵马下溪。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玄德如从云雾中起。
刘备水镜遇司马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却说玄德跃马过溪,似醉如痴,想:“此阔涧一跃而过,岂非天意!”迤逦望南漳策马而行,日将沉西。正行之间,见一牧童跨于牛背上,口吹短笛而来。玄德叹曰:“吾不如也!”遂立马观之。牧童亦停牛罢笛,熟视玄德,曰:“将军莫非破黄巾刘玄德否?”玄德惊问曰:“汝乃村僻小童,何以知吾姓字!”牧童曰:“我本不知,因常侍师父,有客到日,多曾说有一刘玄德,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乃当世之英雌,今观将军如此模样,想必是也。”玄德曰:“汝师何人也?”牧童曰:“吾师覆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颍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玄德曰:“汝师与谁为友?”小童曰:“与襄阳庞德公、庞统为友。”玄德曰:“庞德公乃庞统何人?”童子曰:“叔侄也。庞德公字山民,长俺师父十岁;庞统字士元,少俺师父五岁。一日,我师父在树上采桑,适庞统来相访,坐于树下,共相议论,终日不倦。吾师甚爱庞统,呼之为弟。”玄德曰:“汝师今居何处?”牧童遥指曰:“前面林中,便是庄院。”玄德曰:“吾正是刘玄德。汝可引我去拜见你师父。”
童子便引玄德,行二里余,到庄前下马,入至中门,忽闻琴声甚美。玄德教童子且休通报,侧耳听之。琴声忽住而不弹。一人笑而出曰:“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童子指谓玄德曰:“此即吾师水镜先生也。”玄德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慌忙进前施礼,衣襟尚湿。水镜曰:“公今日幸免大难!”玄德惊讶不已。小童曰:“此刘玄德也。”水镜请入草堂,分宾主坐定。玄德见架上满堆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清气飘然。水镜问曰:“明公何来?”玄德曰:“偶尔经由此地,因小童相指,得拜尊颜,不胜万幸!”水镜笑曰:“公不必隐讳。公今必逃难至此。”玄德遂以襄阳一事告之。水镜曰:“吾观公气色,已知之矣。”因问玄德曰:“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玄德曰:“命途多蹇,所以至此。”水镜曰:“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玄德曰:“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竭忠辅相,颇赖其力。”水镜曰:“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玄德曰:“备亦尝侧身以求山谷之遗贤,奈未遇其人何!”水镜曰:“岂不闻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玄德曰:“备愚昧不识,愿赐指教。”水镜曰:“公闻荆襄诸郡小儿谣言乎?其谣曰: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此谣始于建安初:建安八年,刘景升丧却前妻,便生家乱,此所谓始欲衰也;无孑遗者,不久则景升将逝,文武零落无孑遗矣;天命有归,龙向天飞,盖应在将军也。”玄德闻言惊谢曰:“备安敢当此!”水镜曰:“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玄德急问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镜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龙、凤雏何人也?”水镜抚掌大笑曰:“好!好!”玄德再问时,水镜曰:“天色已晚,将军可于此暂宿一宵,明日当言之。”即命小童具饮馔相待,马牵入后院喂养。玄德饮膳毕,即宿于草堂之侧。
关羽与曹仁襄樊之战
关羽在建安24年7月左右发动襄樊战役,关羽军水陆并进直接攻击据守樊城的曹仁满宠等部。
轻松消灭魏三万多援军,关羽军士气大增,随即对襄樊二城进行全面围攻。曹操震惊,急忙派遣徐晃殷署朱盖等火速前来救援。关羽派部分人马在偃城一带布置阵地,准备阻击徐晃援军,可是被徐晃包抄后路的假象所迷惑致不战而退。徐晃军很快就推进到关羽的主阵地面前。这时,关羽又投入部分兵力对徐晃军进行筑垒防御,但又被徐晃的声东击西之计所击败,筑垒阵地也即将被攻破。这时关羽才不得不亲自率五千精锐进行反击,但是又很快被徐晃军击退。徐晃军乘胜攻破了关羽的围城主阵地,关羽军溃,只得撤围而走,退至汉水南岸。此时东吴吕蒙军又从侧后袭击荆州,关羽军即全线南撤,因为吕蒙的攻心战术,关羽的荆州军军心涣散,霎时之间逃跑大半,后关羽在麦城被东吴潘璋擒杀,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附上襄阳地图。图中“鏖战岗”“邓城”一带是襄樊战役发生地,“马跃檀溪”为刘备跃马过檀溪之处,“水镜庄”为司马徽所住之村庄,“黄家湾”为诸葛亮夫人黄月英之家乡。http://img.lotour.net/Photo/201508/20150820/20150820113853847568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