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2018-02-10 23:36:58)
标签:

杂谈

北京

密云

司马台长城

分类: 京郊行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早就听说新建的古北水镇气象一新,2016年5月2日,我们几个去古北口水镇一游。古北水镇位于北京与河北交界处,坐落在司马台长城脚下。停好车后,我们步行进古镇。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首先进入的是“民国街区”。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这座修建得像城楼一样的建筑其实是游客中心。
  上挂牌匾“京师锁钥”。说的是:古北口自古以雄险著称,有着优越的军事地理位置,《密云县志》上描述古北口“京师北控边塞,顺天所属以松亭、古北口、居庸三关为总要,而古北为尤冲”。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到了游客中心售票处,看了这张景区地图,才知古北水镇景区好似一个从西南往东北延伸的狭长地带,沿路一直有水系贯通。这才知要去司马台长城,必须穿过水镇,还要走一大段路,且因今天风很大,缆车还停运,他们三个说就不上长城了。我还是不死心,那就我自己去。说好了他们在水镇中游玩并等我。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通过司马台长城验票处后,经过一个湖面,大坝上有“古北水镇”四个大字。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要沿着此湖的东岸行走一大段路才能到达长城。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我现在已经来到湖的东岸,这个湖名叫“鸳鸯湖”。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为什么叫鸳鸯湖呢?这是因为湖水是由两个相距十数米的泉水汇合而成,它一个是冷泉,另一个是温泉,当地人故称此湖为鸳鸯湖。温泉在湖西侧,泉水温度常年在37℃,即便是严冬季节泉水周围也长满青草。而湖的东侧那口山泉却冰凉彻骨。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这段路真的很长,还是上坡,要走好一阵子。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脚下又有一座水坝。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这张照片以近景中的花朵作为主体,把后面的湖面及大坝都虚化了。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一路上坡,终于快到了。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司马台长城是万里长城中的一段,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与河北省滦平县之间。它是长城中最险要的一段,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4公里。这段长城本建于北齐,现存的建筑为明朝所建。该长城被鸳鸯湖分为东西两段(中间有桥可通),分别有敌楼16和19座。
  现在画面中看到的是位于司马台长城西面的“卧虎山长城”景区,而东面的这一块属于“蟠龙山长城”景区(有点不明白,不是叫“司马台长城”么)。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明朝长城边塞在军事上分为九个镇。密云属蓟镇,该区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灰岭口,全长1200多里。具体到密云段长城,全长有425里。明蓟镇辖墙子路、曹家路、古北口、石塘路和以石匣为中心的四个军营及重要关口,每路分别负责长城若干段的关隘和敌楼。平时练兵,战时打仗,形成系统的战备防御工事。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明穆宗朱载垕为加强北方军事防务,特任戚继光为蓟镇总兵修筑司马台长城。在原有基础上加筑城墙、墩台等御敌设施,凸显关隘气势。直至1933年古北口战役,司马台长城遭到炮火轰击,断壁残垣间愈显苍劲。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1987年司马台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中国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评价其为“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长城之最”。 2012年,司马台长城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全球不容错过的25处风景之首”。
  从西面上长城,必须要从东二楼进入,这就是东二楼的入口处。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这是在东二楼上往西看,那是卧虎山长城。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卧虎山长城与蟠龙山长城之间隔着一道峡谷,中间有一道索桥相连。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不过去了,还是爬司马台长城吧。
  不过要专门介绍一下:在西段长城第13座敌楼上,有一块麒麟影壁墙。影壁墙在上层垛口的西南位置上,与望亭内檐明间相对,上部有瓦顶,影壁心用15块方砖拼雕出威猛如生的麒麟(网上借来图片)。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司马台整段长城构思精巧、形态各异,它集万里长城众多特色于一地,形成了一段“奇妙的长城”。这里长城的墙体,既有人所常见的“城墙类型”,也有适应悬崖峭壁的山势而建的“半边墙类型”;既有随缓坡而舒展的马道,也有陡坡上以大阶梯叠进的“天梯”。空心敌台形式多样,同样令建筑史家叹为观止。仅敌台上的望亭,就有一间房、三间房、三间房加前后廊,三间房加周围廊等几种,屋顶有歇山、悬山、硬山、卷棚和重檐悬山式多种。在很短的距离里,城墙和敌楼形式之多,变化之大,在万里长城中极为罕见。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北京一些古文物遗址的修复,曾受到国内外专家的批评,认为没有注意维护遗址的原状,也不够注意环境的艺术风貌(最有名的八达岭长城是否修得太新太完美了?)。司马台长城因开发得较晚,吸取了教训,故从一开始便遵循“整旧如旧,整残如残”。只做必不可少的维护加固工作,全以保留残损颓旧的外貌为原则。也注重整体环境,举目四望,没有新建的楼堂馆所。它的修复工作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誉。
  看,我们上来的这个楼已经残破败落,但并没有新建,而是用钢筋架支住它的残墙,保持了历史沧桑。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往上攀爬,长城倾斜的角度很陡啊。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这是西望的风光。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你看这两边的城墙都不是完整修复的,都保持了基本的原貌。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这座城楼也没有完全修复,只是对其现状进行了保护性加固。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鸳鸯湖的两级水坝看得也很清楚。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也是蓝天白云啊!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这座城楼也没有刻意去修复它,而只是保留了原貌。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这段城墙属于“半边墙”类型(只有一边有城墙)。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爬到这儿,才知我刚到“东4楼”(上长城的起点在东2楼),右下角的双线是索道线路,今天因为风大停运了。这幅地图只显示东1楼到东10楼,游客一般只能从东2楼到东8楼。其实司马台长城最险处在东15楼至东16楼,那一段被称之为“天桥”,为一堵阔约30厘米的墙,南侧是悬崖。因此基于安全理由,景区只允许游客最多到东12楼。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停下来休息一下,顺便换上长焦。用长焦拉一个。古北水镇历历在目。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站在这里,对这种“单边墙”形式看得十分清楚。游客只能在墙下面的墙基上走,上不到墙上去,上去也很危险。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此时风越来越大,你看,前景中的女子头发被吹起,远一点的几位游人只能哈着腰向上……而这里两边都没有高墙可以保护你。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从这里往上,看得见的还有两座敌楼,而这段长城不仅特别陡,且两边几乎没有城墙保护,稍不注意,你就可能被大风刮下长城。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站在这里,再往西回拍一个。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司马台长城有一个特点,你从西面往上攀爬,向前看去,唯有一峰在上,仿佛只要奋力爬上,便可居高临下。但一旦登上第一个峰顶的敌楼,转身东望,却又有一峰逼在前。当登上第二个山头的敌楼,仰头东望,还有更高一峰在上,而低头回望,也往往只见离得最近的一个敌楼。
  此时风刮得越加紧,前面的这个游客都只能趴下了!为了安全起见,我决定不再向上,就此打住(做这个决定很痛苦,但是没有办法)。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因为我到此为止,下面只能从网上借几张图片来做介绍。
  再往东有一座“仙女楼”,需登“天梯”而上。天梯高达100米,坡度85度,几近垂直。仰头上望,那砖石砌就的台阶仅可容脚,两侧悬崖陡壁,中间这一道台阶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不由人倒吸一口凉气。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司马台长城的最高处就是大名鼎鼎的望京楼了,它高耸在海拔986米的老虎山顶峰。远望望京楼就像是一把锥子,直插蓝天。据说,望京楼是出了名的“招雷”,因为海拔高早已被雷劈的摇摇欲坠,已经加固了两次。故雷雨天切忌使用手机等电讯用品。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图为日落后的聚仙楼与望京楼。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我开始往西,逐级向下回撤。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虽然极不甘心,但不得不撤。前面这个人坐在长城上,难道还想再等等,看风是否会减小吗?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恋恋不舍,回头给我未到的这座城楼留个影,这辈子还有机会再来吗?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往回撤,这样熟悉的风景对我已经没有了吸引力。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撤到这里,发现竟然有两名长城管理人员守在这里,劝阻游人不要再往上了,风太大,大家要注意安全啊!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一个女老外拿着相机对我比划,懂了,意思是让我用她的相机给她拍一张。那好,就给你拍几张。给她拍好了,我突然想到,我也没有同伴给我留影,何不让她也给我拍一张?于是就有了我在司马台长城上的唯一一张。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继续往下撤,下面还有刚要上来的年轻人。看那几个女孩,还挽着裙子往上爬,那能上的去吗(即便没有安全问题,还有保温的问题——大风刮的很难保持体温)?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我下的快,看见刚才我俩互拍的这位外国女子了,偷偷给她扫一张(她好像没发现啊)。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又回到东二楼了,从这个门出来。
司马台长城——京郊行(密云)48【原创】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