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数学课堂
(2019-03-16 13:16:17)我心目中的数学课堂
摘要: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最重要场所,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课堂上的教学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率。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成了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本文就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谈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 数学兴趣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刚参加工作时,我的指导老师就对我说:你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新课程的理解,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数学学科教学的生命力和常青树。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怎样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呢?结合个人实践介绍五种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重要策略,供同行们参考:
策略一:以丰富的数学史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史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它孕育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可通过数学史学的典故和秩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和演变,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如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可以使学生更接近和了解数学,让他们发现数学其实也是源于生活的,打消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和生疏感,在心里上变得愿意亲近数学。
策略二:以生动幽默的数学语言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生动具体的材料做原型。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和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具体地说,教师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和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学过程本身的乐趣,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
二、
三、有爱心的课堂
总之,理想的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舞台,是一个智慧生成的地方,是一个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是一个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场所,是一个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是一个享受成长幸福的场所。只要我们心中有理想、有追求,我想,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精彩,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富有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