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磅】明天系、安邦系、海航系、复星系……民营金融28巨头名单及持股图全揭秘(上b)

(2017-11-20 18:01:20)

【重磅】明天系、安邦系、海航系、复星系……民营金融28巨头名单及持股图全揭秘(上b)

NO.5 联想系

持股机构:控股0家,参股11家,合计11家

布局特点:拼盘丰富,无一控股

虽然联想系入股金融机构的情况见诸媒体的并不多,但一直朝着韩国三星综合商社模式前进的联想控股,可能大量涉足金融机构,并不让人意外。目前,联想控股直接、间接入股的金融机构数量达到了11家(图5)。

http://jiliuwang.net/wp-content/uploads/2017/07/20170710030058_71277.jpg(图5)

金融布局,双管齐下

从架构来看,联想系所持有的金融机构主要分成两大块:一块是联想控股直接持有的,包括汉口银行、高华证券、苏州信托、安华农业保险、民生人寿等;另一块是通过弘毅投资所持有的,包括成都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弘业期货等。

从持股目的来看,联想控股直接持有的金融机构,多数是作为长期投资持有,纳入其金融服务业务板块;而通过弘毅投资持有的金融机构,更多是财务投资,日后考虑要退出。因而,联想控股直接持股的金融机构,其持股比例都相对较高,而通过弘毅投资持有的金融机构,其持股比例则相对较低。

http://jiliuwang.net/wp-content/uploads/2017/07/20170710030202_48974.jpg联想系所持有的金融机构股权主要分成两大块:一块由联想控股直接持有,另一块是通过弘毅投资持有。

从时间来看,联想系入股金融机构最早可追溯至2002年,但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8年以前处于试水性质,2008年以后则是规模化进入。

2002年,全国工商联牵头筹建民生人寿之时,联想控股作为发起人之一,象征性出资340万元,持股0.39%(目前稀释至0.18%)。2004年,联想控股参与发起设立高华证券,虽然出资2.68亿元占股25%,但其在高华证券并无实质性角色。

2005年,联想控股参与发起设立国民人寿,出资0.75亿元获得15%股权。2007年国民人寿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资扩股至8亿元,并更名为嘉禾人寿,联想控股等比例参与认购,出资0.45亿元,持股比例维持不变。2009年5月,嘉禾人寿再度增资至9.96亿元。这一次,联想控股选择了放弃,其股权被稀释至12.05%。鉴于嘉禾人寿的质地不尽如人意,联想控股于2010年将其所持的1.2亿股股份全部转让给上海安尚实业有限公司,交易价格略高于2元/股,联想控股获得约2倍回报。

2008年之后,联想控股逐渐将金融业作为战略性资产进行配置,于是加大了在该领域的投资力度,投资金额也上升了一个数量级。

这一年,联想控股参与苏州信托的增资扩股,出资1.19亿元获得10%股权。2012年苏州信托再次实施增资扩股时,联想控股继续跟进投资2300万元,股权比例维持不变。

2009年9月,汉口银行启动第二轮增资扩股,募股价格1.8元/股。联想控股出资11.39亿元认购了6.33亿股,一举成为汉口银行第一大股东,占股17.99%。

2010年,联想系内的弘毅投资连续入股2家金融机构:耗资9亿元从第三方接手了中银国际证券12%的股权;以6.48元/股的价格认购上海农商行2.866亿股股份,耗资18.57亿元,占比5.73%。

2011年,弘毅投资在金融领域再下三城。

2011年3月,弘毅投资通过其所控制的河北德仁投资有限公司,受让了上海亚创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新华保险1.08亿股股份,价格33.5元/股,耗资36.18亿元。同时,河北德仁投资按照10元/股的价格另行认购新华保险新发行的1.26亿股新股,耗资12.6亿元。交易完成之后,弘毅投资间接持有新华保险9%股权。

2011年8-9月,弘毅投资通过其所控制的成都弘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法人股东处,合计受让了成都银行1.242亿股股份,价格均为4.9元/股,耗资6.08亿元,占股3.82%。

2011年12月,弘毅投资通过其所控制的江苏弘苏实业有限公司,参与弘业期货的增资扩股,耗资2.246亿元获得21.11%股权(现降低至15.83%)。

此外,联想控股2011年因为收购滕州郭庄矿业而间接获得了后者所持有的枣庄银行3.35%股权。

不过,因弘毅投资所持有的金融机构更多是财务投资角色,2014年之后,其将所持的新华保险、中银国际证券逐渐减持退出。

拼盘丰富,无一控股

初略计算,联想系入股金融机构的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看上去其入股的金融机构为数不少,而且银行、保险、信托、证券、期货几乎每个细分领域都有涉足,拼盘虽然丰富,但却缺乏亮点,无一家实现了控股。

联想系在苏州信托、弘业期货的持股比例虽然较大,但这三家皆系国资绝对控股,联想基本处于边缘地位。联想控股持有高华证券股权虽然也高达25%,但另外三家股东(合计持股75%)一直被外界视作是高盛的代持股东,因而联想也不具有话语权。

唯独持股的汉口银行,联想有着较强话语权。2009年联想控股入股时,持股比例为17.99%,2012年汉口银行新一轮增资之后,联想的持股比例虽然被稀释至15.33%,但依然是第一大股东。并且,由联想控股副总裁兼战略投资部总经理李蓬出任汉口银行董事。

在2011年湖北黄石、宜昌、襄樊、荆州、孝感五家城商行合并成湖北银行之后,湖北省内仅剩了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两家城商行。然而,湖北银行虽然由5家合并而来,其规模却不及汉口银行。截至2016年末,湖北银行总资产为1866亿元,而汉口银行的总资产达到了2117亿元。靠规模取胜的银行业,汉口银行无疑抢了先机,已在筹备IPO。

没有一家控股的金融平台,是联想相较于其他民营资本巨头的显著差异。联想系在金融领域“散而小”的布局,似乎越来越被证明是失策之举。民营股东占优势的金融机构本来就不多,被一众大佬们分食之后,如今再拿下某家金融机构的控股权更是难度加大。2015年,柳传志曾在某次内部讲话中提及:“像金融行业中的保险业,我们是一定要做的。前几天我和朱总(朱立南)都见了复星集团梁信军,梁信军在三年前跟我讲过,说保险业一定要进的。当时我们对这个也有认识,但资金能力不够,而且也没有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决心,结果他们就做了,他们在国外投资了三个保险公司,在国内投资了两个。一年中,复星的股价也涨了一倍。”

曾由民营资本主导的嘉禾人寿,联想控股在其中一度持股15%,或有机会在之后的重组中拿下控制权,但其却选择了套现退出。弘毅投资入股的新华保险,因是国资独大,最终其也是谋求财务回报而退出。2012年,联想控股只能转道去收购给保险公司“打工”的保险经纪商联保投资集团。

NO.6 锦龙系

持股机构:控股2家,参股7家,合计9家

布局特点:谋求金控,出师不利

作为持股金融机构数量进入前十位的民资代表,锦龙系杨志茂的知名度远不及其他9位。身为广东东莞人的杨志茂,与众多东莞富豪一样极其低调,如果不是先后将两家上市公司锦龙股份(000712)、博信股份(600083)收入囊中,只怕多数人根本就不知杨氏为何许人也。

杨志茂算是一位民营金融新贵,他对进入金融业有着高昂的热情,并意图将锦龙股份打造成一个完全的金融控股公司。目前锦龙系入股9家金融机构,其中控股中山证券及大陆期货,参股东莞证券、东莞农商行、华联期货、清远农商行、益民基金等(图6)。

http://jiliuwang.net/wp-content/uploads/2017/07/20170710030425_88576.jpg(图6)

在杨志茂的金融版图中,东莞证券及中山证券是两个重心。他持有的东莞证券股权高达44.6%,但竟然没有拿下这家证券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出师不利的杨志茂随即转而收购了中山证券。

杨志茂对金融业的兴趣始于2007年,始于东莞证券。

2007年初,锦龙股份从东莞证券原股东西湖大酒店手中受让了4%股权,从而首次与东莞证券产生交集。当时东莞证券国有、民营股东多达7家,但实际控制权却在东莞市国资委手中。

据称杨志茂为了入主东莞证券,曾前往东莞市相关部门斡旋,而东莞市政府方面开出的条件是,如果杨志茂将上市公司锦龙股份的注册地搬迁至东莞,则促成其收购东莞证券的其他民企股东股权。东莞原本上市公司就极为稀少,与其经济地位完全不匹配,能够增加一家上市公司的数量也有助于税收的增加。之后,锦龙股份果真搬迁到了东莞。

接下来,锦龙系陆续完成了东莞证券多家民企股东股权的收购,持股比例上升至44.6%。但东莞市国资委最终还是不愿意将控制权拱手相让,遂通过东莞控股(000828)收购了东莞市城信电脑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持有的东莞证券20%股权。

于是,东莞证券形成了东莞国资与杨志茂各持55.4%、44.6%的股权格局。意在控制权的杨志茂,进而寄希望于通过对东莞证券进行增资扩股的方式,增加持股比例并实现绝对控股。2012年,东莞证券确实筹划了增资扩股事宜,但2012年9月10日,停牌一个月的锦龙股份与东莞控股双双复牌并公告称,“因各股东对增资扩股事项仍未达成一致意见,决定暂时中止东莞证券筹划增资扩股事项”。后又爆出锦龙股份涉嫌单位行贿案等事件,东莞证券的IPO也受此影响而中止。

历经5年而未能拿下东莞证券控股权的杨志茂,2013年火速收购了中山证券。这次是66%,绝对控股。

2013年3月18日,锦龙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25.96亿元代价,从七匹狼集团等11家股东手中收购中山证券合计66.0517%的股权,从而成为中山证券的实际控制人。2013年9月17日,锦龙股份公告称,收购中山证券事项已获得证监会的核准。因为收购中山证券,也兼而获得了中山证券所控股的大陆期货的控制权。

入主东莞证券的受挫,似乎并没有改变杨志茂要将锦龙股份打造成金控平台的雄心。2013年锦龙股份还从大股东那里受让了东莞农商行的部分股权。

NO.7 沙钢系

持股机构:控股2家,参股7家,合计9家

布局特点:广撒网,缺龙头

此前外界热炒民营银行批量开闸之时,沙钢集团成为被津津乐道的对象之一,其与苏宁集团被认为江苏省最有可能获得民营银行牌照的两家民企。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沙钢系目前控股、参股的金融机构已经多达9家,其在最高峰时期入股金融机构的数量更是多达12家,媒体上却几乎完全看不到关于沙钢系进军金融业的详细报道(图7)。

http://jiliuwang.net/wp-content/uploads/2017/07/20170710030607_77974.jpg(图7)

沙钢系所入股的金融机构,一度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财务五个领域,其中银行独占一半,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包括道通期货、沙钢财务。

早年进入两家金融机构

沙钢系最早入股金融机构可追溯至2002年。当年原贵州实联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实施重组,将其证券资产业务剥离,并吸收其他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了华创证券。沙钢集团以4000万元的投资额成为第二大股东,占比20%。

http://jiliuwang.net/wp-content/uploads/2017/07/20170710030647_24990.jpg沙钢系的金融机构投资处于一种广撒网状态,入股的金融机构多数都进入了前十大股东之列,但缺少控股的龙头型金融机构。

此后华创证券经历数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从2亿元一直增加至7.5亿元,沙钢集团皆概无例外参与了增资,持股比例虽有所下降,但至2013年依然以12.54%位居第二位。

2016年8月,华创证券被刘永好控制的宝硕股份(600155)换股收购,沙钢系因此不再持股华创证券而改持宝硕股份的股权。

沙钢系较早入股的另一家金融机构是张家港农商行(002839)。张家港农商行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农商银行,沙钢集团早在2005年之前就已经是该行十大股东之一,持股1.09%。目前其在全国农商行中,资产规模及经营业绩皆排名较前。2017年1月24日,该行于深交所挂牌上市。张家港农商行2016年年报显示,沙钢集团系该行第一大股东,持股8.18%。

沈家公子成江苏银行董事

除张家港农商行外,江苏银行(600919)是沙钢进入的另一家上市金融机构。江苏银行是在省内无锡、苏州、南通等10家城商行的基础上合并,并于2007年1月24日正式开业。

2009年,江苏银行实施增资扩股,沙钢系在增发的5.5亿股股本中独购3亿股,一举成为第六大股东,占股3.57%。次年,江苏银行董事会换届,沙钢集团获得一个董事席位,沈文荣派出了其长子沈彬出任董事。

2016年8月2日江苏银行实现上市,虽然其上市时间较同省的南京银行(601009)晚了9年,但其规模却已是后者的1.6倍。江苏银行2016年末总资产超过1.6万亿元,而南京银行则刚过1万亿元。

密集涉猎金融领域

也正是自2009年入股江苏银行起,沙钢系进入了密集投资金融机构时期。

2009年5月,在江苏省政府的主导之下,其联合省内多家国资及民资,共同发起设立了紫金财产保险,沙钢集团成为发起股东之一,目前持股4%。

2009年,河南安阳银行实施增资扩股,而沙钢集团下属的安阳永兴钢铁系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因而沙钢集团成了安阳银行的重点募资对象。2010年2月,银监会核准了沙钢集团入股安阳银行的股东资格。沙钢系三家公司合计入股19.84%,而其余股东持股皆不超过10%,沙钢系成为相对控股股东。沙钢集团先后派出了丛国庆(沙钢股份财务总监)出任该行董事,派出费春阳(沙钢集团安阳永兴钢铁副总经理)出任该行监事。

2014年8月28日,开封银行、安阳银行、鹤壁银行等河南省内13家城商行,通过新设合并的方式组建为中原银行。沙钢集团由持股安阳银行变更为持股中原银行,但其持股比例已降至低于1%。

2010年7月东吴农村商业银行实施增资扩股,总股本从10.27亿股增加至30亿股,并且更名为苏州银行,沈文荣麾下的张家港虹达运输入股并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6.5%。苏州银行2010年年报显示,董事会成员之一葛向前来自于沙钢系,其长期在沙钢集团工作,现任张家港市虹达运输总会计师。

2010年7月,苏州市政府筹备设立东吴人寿,发起股东中国资、民营法人共计21家,其中沙钢集团持股10%,位居第四大股东,也是持股比例最高的民企股东。2012年5月,东吴人寿正式设立,注册资本20亿元。东吴人寿2016年年报显示,沙钢集团持股比例已提升至12%。

2011年7月,沙钢系再拿下原属苏州市国有控股的道通期货。张家港虹达运输分别从江苏瑞华投资、苏州市投资有限公司、大连保税区海鹏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手中,收购了道通期货48%、29%、3%股权,合计80%,道通期货因此由国有控股变身为民营控股。

2013年以来,沙钢系下属的沙钢集团及张家港市虹达运输,分别从二级市场购入南京银行(601009)股票,最高时持股比例接近2%,不过后又陆续减持套现。

整体而言,沙钢系的金融投资处于一种广撒网的状态,虽然其在入股的金融机构中多数都进入了前十大股东之列,但似乎缺少一家控股的龙头型金融机构。

NO.8 希望系

持股机构:控股4家,参股4家,合计8家

布局特点:根深叶茂,新枝发芽

作为最早涉足金融业的民营资本之一,刘永好兄弟麾下的希望系似乎在金融领域一度有收缩的态势,但近两年又重启扩张。其目前控股新网银行、华创证券、华创期货、新希望财务,参股民生银行、乐山市商业银行、民生人寿、保定银行(图8)。

http://jiliuwang.net/wp-content/uploads/2017/07/20170710030835_63450.jpg(图8)

之所以说希望系在金融领域根深叶茂,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其长期占据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位置,而刘永好则是民生银行任期最长的副董事长。1996年,民生银行发起设立,希望系即为发起股东之一;1999年起,希望系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直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第一大股东地位旁落,期间持续正好15年。从民生银行设立的第一届董事会开始,刘永好即出任副董事长,直至今天,他依然是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之所以说希望系在金融领域一度有收缩的姿态,是因其一度不断从金融领域退出。比如,四川南方希望曾经作为发起人之一持有的金鹰基金20%股权,于2010年分别转让给了东亚银行背景的东亚联丰投资及广州证券;希望系曾控制联华国际信托高达41.18%股权,但也于2011年悉数转让给了兴业银行,使得这家信托公司重新回归国资控股(兴业银行成为控股股东之后将其更名为兴业国际信托);希望系曾经为民生人寿的主要股东之一,至2012年其持股已被稀释至3.39%,完全处于边缘化地位。

进入2016年,希望系又重启于金融领域的扩张。

2016年1月,希望系旗下宝硕股份(600155)发布公告,以77.15亿元代价换股收购华创证券,使得后者成为前者控股子公司。而华创证券控股有一家2011年收购而来的期货公司——华创期货。

2016年6月,新希望集团主导发起设立的四川新网银行获批筹建,并于12月28日正式设立。而伴随新网银行的获批筹建,刘永好逐渐减持了部分民生银行股份。截至2016年末,其旗下南方希望已经从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新希望投资则还持股4.18%,位居第五大股东。

此外,刘永言的大陆希望集团入股了乐山市商业银行,成为持股9.98%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乐山市财政局。

NO.9 忠旺系

持股机构:控股2家,参股6家,合计8家

布局特点:扎根东北,钟情银行

刘忠田的忠旺系对金融机构的入股可谓不显山不露水,首先其人行事低调,其次其入股金融机构并未通过其旗舰企业中国忠旺(01333.HK),而是大多通过隐性关联企业完成,因而未能引起外界太大关注。截至目前,忠旺系入股的金融机构除了君康人寿之外,其余清一色位于东北,总计数量已然达到了8家,并且悄然控股了辽阳银行(图9)。

http://jiliuwang.net/wp-content/uploads/2017/07/20170710031018_48059.jpg(图9)

截至2016年末,忠旺系通过辽宁宏程塑料有限公司,分别持股龙江银行2.86%、大连银行2.56%、吉林银行2.55%,且皆居前十大股东之列;此外,其还通过辽宁程威塑料及辽宁腾华塑料,共计持有锦州银行5.16%股权。

除了全资控股的忠旺财务,忠旺系最浓墨重彩的金融投资,当属控股辽阳银行了。截至2016年末,忠旺系通过辽宁程程塑料、辽阳鹏力模具、辽宁程威塑料三家公司,共计持有辽阳银行31.46%股权。

忠旺系究竟是何时入主辽阳银行,现有媒体几乎完全没有相关报道。由于辽阳银行官网并未披露往年年报,新财富也未能查询到忠旺系入股辽阳银行的最早时间点。

新财富在《辽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次级债券发行公告》中查询到了忠旺系持股辽阳银行的部分早期信息。

根据该公告的披露,2009年6月及12月,辽阳银行先后2次实施增资扩股,共计增资8.16亿股,使其股本从8.03亿股增加至16.19亿股。在这两次增资中,忠旺系旗下的辽宁程程塑料先后认购1亿股及3亿股,以4亿股的持股数占总股份比例达到24.71%。

但这并不是忠旺系入股辽阳银行的最早时间点,因为在此次增资之前,其旗下另一家公司辽阳鹏力模具已经持有辽阳银行0.8亿股。在2009年之前,辽阳银行于2005、2007、2008年先后进行过三次增资扩股,辽阳鹏力模具究竟是在哪一次增资时入股,则无法确切得知。

可以确定的是,至2009年末,忠旺系即以4.8亿股的总持股量,占有辽阳银行29.65%的股权比例,高于国资背景的辽阳城市资本经营有限公司的24.71%。

后续在辽阳银行2011年及2013年的增资扩股中,辽阳鹏力模具又先后认购了0.8亿股及0.4亿股。这样,至2013年末之时,忠旺系以总计6亿股的持股数,占26.39亿股总股本的22.74%。这个持股比例已经较2009年时下降不少,但辽阳城市资本经营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更被稀释至15.16%。

2016年,忠旺系旗下第三家公司辽宁程威塑料现身于辽阳银行股东名单,其以2.3亿股的持股数量占比8.72%。而自2013年之后辽阳银行就未再进行过增资扩股,因而,辽宁程威塑料所得的股份只能是从其他股东手中受让而来。

最终,忠旺系三家公司以合计31.46%的持股比例,实现了对辽阳银行的控股,第二大股东的持股仅有15.16%。

身为辽阳人的刘忠田,得以大量入股东北的金融机构,甚至于控股辽阳银行,显然是占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机。2015年12月,忠旺系参股的锦州银行主导发起设立锦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忠旺系又近水楼台得以参股20.41%。

2016年12月,忠旺系旗下的辽宁程威塑料,从郑永刚的杉杉系手中收购了宁波福烨贸易,而该公司持有君康人寿20%股权,忠旺系从而获得了君康人寿的20%股权。该等股权转让之后,杉杉系还持有君康人寿50.88%股权。市场传言称,忠旺系将全面接手君康人寿,而原控制人杉杉系将彻底退出。

NO.10 新湖系

持股机构:控股2家,参股6家,合计8家

布局特点:证券为主,其他参股

新湖系实际控制人黄伟堪称大隐隐于市的神秘商人,但其麾下的金融资产却最为透明,目前所持有的8家金融机构股权,皆由麾下的两家上市公司新湖中宝(600208)及哈高科(600095)持有,概无例外(图10)。

http://jiliuwang.net/wp-content/uploads/2017/07/20170710031220_45133.jpg(图10)

按照新湖集团的官方介绍,金融业已经成为该集团仅次于地产的第二大产业。其入股的金融机构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四大类别,而控股74.59%的湘财证券无疑是其中的旗舰。

期货玩家变身期货公司老板

据称黄伟爱好炒期货,而其控制的首家金融机构正是期货公司——天地期货,这家公司也是新湖期货的前身。

http://jiliuwang.net/wp-content/uploads/2017/07/20170710031316_45548.jpg新湖系实控人黄伟大隐隐于市,但其麾下的金融资产却最为透明,所持金融机构股权皆由麾下的两家上市公司持有。

早在1999年,黄伟即完成了对天地期货的实际控制。新财富查阅到的天地期货股权变更记录显示:1999年5月26日,黄伟实际控制的宁波昌达贸易有限公司、新湖集团,分别从浙江省高新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港澳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了天地期货83.75%、2.5%的股权。2000年3月,新湖集团单独再向天地期货增资1000万元,持股比例由2.5%上升至35%。

此后,天地期货的股权结构一直未有变化。

2007年10月9日,新湖中宝发布公告,拟受让大股东新湖集团持有的天地期货35%的股权,并对其进行增资3500万元。增资完成后,新湖中宝持有天地期货71.15%的股权,天地期货旋即更名为新湖期货。

2009年及2010年,新湖中宝再连续两次向新湖期货增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高至91.67%。

入主湘财证券

至于目前新湖系的旗舰金融机构湘财证券,黄伟入主这家湖南老牌券商,是趁其盛极而衰的危机之时得以实现的。

成立于1993年的湘财证券,曾经是湖南金融业的一面旗帜:第一家获批增资扩股;第一家被核准为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第一家获准设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华欧国际证券);第一家参与设立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湘财荷银基金)。

但在2001-2005年的大熊市中,湘财证券遭受重创,陷入巨亏境地。据当时媒体报道,截至2004年底,湘财证券的委托理财业务亏损10亿元,自营业务亏损3.7亿元,累计亏损高达19亿元,加上挪用客户保证金,最后的亏空窟窿达到30亿元左右。

湘财证券因此不得不走上“卖身自救”的道路。2006年,湘财证券先后将旗下合资券商及合资基金的股权卖掉,收回大约10亿元现金。但这并不够弥补湘财证券的亏损窟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来自浙江的新湖系得以入主。

2007年5月,新湖系麾下新湖创业(600840,已被新湖中宝吸收合并)公告称,公司出资1.1亿元参股湘财证券,占增资扩股后湘财证券总股本的3.36%,公司控股股东新湖控股拟向湘财证券增资2.3亿元,占湘财证券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7.04%。

此后,新湖系对湘财证券又进行了两次增资扩股,累计注入约24亿元资金,持股比例也达到74.59%。

全面进入金融领域

2007年8月,沈阳的盛京银行进行增资扩股,新湖中宝随即与该行签订《股份认购合同书》,出资4.5亿元认购盛京银行股份3亿股,占比10%。2008年1月,新湖中宝入股盛京银行获得银监会批准。

2009年6月,新湖中宝参与成都农信社的改制并发起设立成都农商行,其总共出资6.525亿元,获得4.875亿股股份,占比为9.75%。在成都农商行经历几轮增资扩股后,截至2012年末,新湖中宝的持股比例下降至4.88%。

2010年,新湖中宝联合其他7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锦泰财险,其中新湖中宝出资2亿元,持股比例为18.18%,位居第三大股东。

在发起设立锦泰保险之后,2011年6月,新湖控股又参与阳光保险集团增资扩股。阳光保险增发的15.35亿股中,新湖控股拿下3亿股,占总股份比例4.57%。随后,新湖控股又从天汇恒通投资有限公司受让阳光保险1.2亿股,由此持股数增至4.2亿股,持股比例达到6.26%。

谋控温州银行

对于将金融业作为第二大主业的新湖系来说,显然不会满足于对银行的参股性投资,而是希望更进一步控股一家银行。

温州银行成了黄伟的战略性目标,他作为温州首富,显然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

新湖控股早在2005年以前就已经是温州银行的股东之一,当时持股4000万股。2005年9月,哈高科宣布接手新湖控股持有的该等股权。

此后新湖系一直未有增持温州银行,虽然其数次进行增资扩股。甚至在2010年哈高科还公告称,拟对外出售所持有的该行4562股股权(增加部分系所得分红股),只是未能达成任何交易。

2012年,温州银行当时的第一大股东华融资产管理挂牌转让其所持的7.43%股权。黄伟发现有机会拿下温州银行的控制权,于是麾下新湖中宝参与竞拍,但最终却被浙江另一家地产商新明集团拍得。

2013年温州银行增资扩股终于又给了黄伟一次机会。8月19日,新湖中宝参与温州银行的增资扩股,以13.3亿元的代价获得3.5亿股股份,并且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占股13.96%。

为了筹集资金拿下温州银行,新湖中宝甚至在2013年先后将所持成都农商行及吉林银行股份全部转让。其中,转让成都农商行股份套现8.726亿元(净赚2.2亿元),转让吉林银行股份套现2.1亿元(净赚0.3亿元)。

增资扩股之后,新湖系的总持股量一举超越国资股东,成为温州银行实际上的第一大股东。新湖中宝获得的3.5亿股加上新湖系哈高科原先持有的4562万股,合计持有3.956亿股,占总股本25.08亿股的15.77%。而温州银行三家国资股东合计持股3.3亿股,占比为13.28%。虽然新湖系持股比例超过国资股东大约2.5个百分点,由于差距太小,新湖系要控股温州银行似乎还有相当难度。

除了转让退出成都农商行及吉林银行,新湖中宝还于2014年12月转让了所持锦泰财险的18.18%股权。

入股中信银行成第二大股东

2015年,新湖中宝通过资管计划认购Total Partner发行的境外票据。而Total Partner将所募得资金用于受让UBS London持有的22.93亿股中信银行H股股份,价格为每股5.73港元,总耗资约130亿港元。换句话说,新湖中宝通过该资管计划持有中信银行22.93亿股H股。

2016年11月29日,新湖中宝进一步全资收购了Total Partner,从而直接持有中信银行H股股份。外加其他持股,新湖中宝合计持有中信银行H股23.2亿股,占中信银行总股本的4.74%,为其第二大股东。2016年11月16日,新湖中宝推荐的董事获得银监会的批准进入中信银行董事会。

截至目前,新湖系分列温州银行、中信银行、盛京银行第一、二、三大股东,且在该三家公司董事会派有董事。(未完待续)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激流网的老师和朋友们,我们现开通激流网会员办理通道: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http://jiliuwang.net/wp-content/uploads/2017/06/20170612015255_34784.jpg(作者:苏龙飞。来源:新财富plus。责编:毕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