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顶层设计与基础环境》
文/海洋之花
日期:2024年2月4日, 星期日
《顶层设计》如果只看到这四个字,肯定就是唯心主义的产物。不但是唯心主义的产物,还带着霸权主义的风格。因为文化程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思考。
有人也许会这样想:【顶层设计】就是先建屋顶再打地基,屋顶多大地基就打多大。
有人也许会这样想:【顶层设计】就是把发奖金,发奖状,发补贴。批评,表扬,罚款,开除,清退,这些措施制定出来,公布出来形成一种制度。
有人也许会这样想:【顶层设计】就是给员工戴上紧箍咒,你要是不听话,念念咒语,就让你头疼,不想头疼就要老老实实的进行工作。
。。。。。。。。
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想,会有那些想法呢?
1.【顶层设计】会不会像文革一样,上面说谁是走资派,你就去斗那个走资派?
2.【顶层设计】会不会像文革一样,说谁走资本主义道路,谁就走资本主义道路?
3.【顶层设计】会不会像红卫兵一样,说你是叛徒你就是叛徒,说你是黑五类,你就是黑五类,说你是反革命你就是反革命?
4.【顶层设计】是不是帽子工厂的换代产品?给你戴上个帽子就把你抓起来了?
如果再换个角度看【顶层设计】会有那些想法呢?
1.上面说要形成盖骆驼圈来养骆驼让农民致富局面。
但是很多地方没有骆驼,为什么要盖那么大的骆驼圈呢?我们这里只有马,到底盖马圈行不行?盖马圈是不是违反上面的规定?很多人产生了进退两难的想法。
2.上面说要建设吨粮田,让农民富裕起来。
我们这地方不如南方,南方可以一年种两季农作物,我们这里天气太冷,一年只能种一季庄稼,小麦产量最多也就每亩打300斤,赶上干旱的年份,每亩小麦能打200斤就不错了。这吨粮田根本无法实现。
3.上面说高质量发展,下面的人怎么去理解呢?
在一些山区,农田梯田都修到山顶上去了,这算不算高质量发展?山顶上阳光充足,就是人上去有点费力,水上去要用抽水机,也没办法使用农具了,只能靠人力去翻地,平地,播种,施肥,收割。......。
究竟是先调查研究还是先顶层设计呢?按照自然规律应当是先进行实际的调查,然后再去设计。
1.我们养的马特别的高大,有人说:这么高大的马不让它拉车太可惜了,但是根本买不到这么大的马车。想让马拉车就要根据马的身材来制造马车,于是就用皮尺测量马的高度,测量马的腰围和直径,测量马的身长是多少?有人又提出问题来了,说咱们造马车还不多造几辆?至少要造5辆马车,但是选择驾辕马的时候就要选身材一样的马了,要是马的身材再大,马车就套不上了。于是就在马群里面选择能驾辕的马,结果还真不错,能选出15匹马可以驾辕,万一那匹马病倒了,其它的马也可以套上拉车了。经过一番筹备,经过木匠师傅的努力,三个月后,5辆马车就造好了。把马套上去很合适,于是老板子就赶着马车去草原上拉草了。看来先调查后造车这条路还是对的。
如果把【顶层设计】束之高阁,不去进行调查研究,就可能与实际情况脱节,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有了制定制度的这种环境再进行顶层设计,这条路能走的通。
中国的公共交通越来越发达了,不但有公共汽车,动车组,快车组,还有地铁公共交通工具。这样就要根据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来制定这种交通工具的制度。
在一些公共交通工具上出现了抢方向盘,霸座,买普通车票座软卧的现象,不但要制定这些方面的规章制度,还要制定法律法规制度。对那些产生恶劣影响的,造成他人伤害的,影响公共交通工具运行安全的,要使用法律来规范这种行为。这样的法律法规就要制定的快一些,更快的加以实施。在执行法律规范方面才会有所依据。
【顶层设计】不要成为一种口号,也不要成为一纸空文,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来进行,有些突发矛盾法律法规里面根本找不到,这样就要根据发生的不道德行为进行法规的制定。
法律法规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如果发生了问题,执法人员找不到法律依据,怎么去执法呢?到底罚谁的款?拘留谁呢?
不能把【顶层设计】当口号来喊,也不能成为霸权主义的当然理论依托。必须先调查后设计,这样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当然实践也是检验法律的标准。顶层设计出来的法律法规,在社会现实中根本就没有这种行为,这样的法律法规还有用吗?去规范谁?去教育谁?
THE EN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