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画作文成熟就是自己想开了

(2023-05-03 18:43:00)
标签:

教育

原创

分类: 教学

石榴果裂待月令  我心想开自成熟

一年又五月,榴花开复谢。流朱藏硕果,果裂陈枝头。石榴裂开了,代表成熟了。可在我看来,人心何异果木?想开既已成熟!

“想开了”,短短三字,却尽道成熟。一是实力足够,内涵丰富的心理底气,二是宠辱偕忘的心理定力,二者相成,便自然描摹出一位成熟之士的身影,徐行阔步走来。

“想开了”是有底气的成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人若实力不足,能力有限,于人前定畏首畏尾,不敢示人,唯恐惹人耻笑。相反,人若是内涵丰富,腹满诗书,自然愿开,也想开,与世人共。故曰,我们从书本与生活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过程,便是为“想开”奠基,也便是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奋力生长,需要一些时间,但待到“想开”之时,也自然有信心,有底气。坦然从容地把自己展现给别人与世界,如石榴果裂,更似潜蛟出水,盘虎出林。

“想开了”是有定力的成熟,既是已开,自然会招蜂惹蝶,不免引风吹虫蚀,把自己展现出来,自然留给他人评判的空间与机会。面对众人纷纭,我们如何克服无所适从的迷惘,如何笑看是与非,成为了幼稚与成熟的分水岭。“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何等成熟!庄子“想开了”,终摆脱了外界事物的左右与束缚,实现了心理的成熟。“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先生面对反动文人口诛笔伐,处变不惊,毫不在意,成就了一个成熟的民族战士。

余秋雨在形容苏轼的成熟时,用了“不需求告”一词,的确,人的成熟不是他人教的,而是“我”想开了,也就是“我”成熟了。朱自清独自一人,走在幽僻的荷塘小路,明白了“热闹是他们的”,把世界还给了自己,顿开茅塞。史铁生在一座废弃的古园,看着那无论忧喜都镇静站立的苍柏,抛却心中的沉郁和哀怨,参透了往事,长大了。苏轼于赤壁下,寄情山水,宠辱偕忘,这一切他想开了,他自己想开了,不需求告。

“想开了”,短短三字,却不易通达,无论“想开”与否,不妨默默积累,底气随之而生;不妨强大心灵,定力自然天成。

至此境界,我心自想开,定成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