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苦课作文

(2018-12-17 15:53:09)
标签:

原创

分类: 教学

吃苦不靠上课学


武汉某中学开设“吃苦课”,以五天时间让孩子们体验吃苦,这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议论。

就个人来讲,我认为我们不应以“上课”这种方式学习吃苦的精神。

“天将降大人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无论在什么时代,吃苦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能如此重视吃苦教育,而且实实在在地进行了实施,实属不易,但我想这种教育方式可能还不是非常成熟。

自然,孩子们在这五天中实实在在是吃了苦,想必也确实是有一些收获的,但是在“吃苦课”下课后,学校进一步的吃苦教育是否推进了呢?是否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孩子们继续发扬吃苦精神了呢?身为局外人,我们不得而知,如果确实如此,那么这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飞跃级的进步。但是假如——我只是说假如——“吃苦课”下课后,吃苦的教育也到此为止了,那么我想这吃苦课的意义,只怕要打些折扣了。

我想这也是那些反对者所担心的。

这类的事情自然不止“吃苦课”一例,近年来我们对许多我们过去常常忽视的问题已经开始重视,正是在这个时候,“吃苦课”问题就成了我们教育改革的各个方面所面对的共同问题之一。

素质教育口号一出,宣传讲座主题班会铺天盖地。可后续呢?有没有进一步行动?有没有行之有效的监察手段?我们不知道。“学生减负”“美化校园环境”都是如此,再不合理的推广一下,社会上的“关爱空巢老人”“传染病知识普及”,只怕都有几分相似的影子吧。我们都“上了课”,但是下了课后有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呢?我们不能说“有”或“没有”,只是那一声令人心不安的“不知道”。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没有后者,前者毫无意义。所以我想在我们大步飞跃之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回头确认一下我们的每一个脚步是否都是结结实实的,我想这比继续飞跃更有意义,也只有我们明确的知道且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吃苦课”下课后,依然保持着生命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才可能真正起飞。

愿我们生活中的“吃苦课”永不下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