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说课稿

分类: 说课评课 |
《桂花雨》说课稿
定边县第一小学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金秋十月,桂花盛开,桂花走进了许多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作家琦君的童年。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桂花雨》。我将从教材、学情、模式、设计、板书、评价与反思、开发等七个方面来解读这篇课文,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琦君一同回到那阔别多年的故乡,一同踏进那魂牵梦绕的旧宅院。
一、说教材
《桂花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3篇课文。该单元以"思乡"为主题展开,单元里的几篇课文体裁不同,但表达方式相同,都是通过具体事物,表达浓郁的思乡情感。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展示平台、日积月累,都是对本单元主题的的深华与延伸。本课以“桂花雨”为题,“桂花香”为线索,写出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之情。文章清新自然,感情丰富真挚,容易牵起学生思绪。
《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要求:
1.了解文章表达顺序
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初步领悟基本表达方法。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本篇课文情感真挚,字里行间弥漫着桂花一样芬芳浓郁的思乡情愫和淡淡乡愁。但对于一直与亲人在一起的孩子们,想要理解乡愁,还需与文本进行深入地对话和交流。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时,应该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以读代讲, 充分挖掘文本,引导学生感受、认识,通过对文本的品悟,体会蕴藏的思想感情。
另外五年级的学生具有初步默读文章的能力,喜欢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了解生活,也学习了一些理解词句含义的方法,本节课将继续训练这方面的能力。
教法、学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体现这十六个字:读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现有经验,充分挖掘文本,以读代讲,引导学生感受、认识,品悟文本,体会感情。结合课文内容和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能力现状,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学习目标:
2.内化、积累优美语言。
3.体会感情,领悟并模仿感情表达的方法,继续深化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丰富阅读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2.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理解乡愁的内涵,是本节课着力突破的难点。
三、说模式
四、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就必须提前阅读与之相关的大量资料。”晨诵课诵读《经典诵读》中的古诗名句;进行专题诵读《我的美丽乡愁》,丰富和积累了学生的语言素养;预习过关课又安排学生交流了琦君的背景资料;采访祖辈离开家乡的感受等,都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2.环节设计
(1)启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一段《大海啊故乡》的歌曲声中,我深情补充了一小段背景,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中秋时节,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大洋彼岸抬头远望那一轮明月……她仿佛闻到了那股熟悉的味道——那香气,真是迷人!那故乡的桂花真是叫人魂牵梦萦啊!”同学们,你们能体会此时,她在心里渴望着什么吗?
(2)品读—水到渠成文理清
策略2:放
A、描写村里桂花香的句子: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B、描写杭州桂花香的句子: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推想文中词句的意思,辨别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一个“浸”字来体会桂花在母亲及故乡人们心中和生活中的意义。抓住“全是”和“香飘十里”,感知小山上的桂花之多,体会桂花之香。
策略3:收
(3)主题链接: — 滴墨渐染润心灵
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自读提示: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圈画、积累优美句段,标记出自己的感受。
3.思考探究:
为什么作者看过那么多地方那么美的月亮,却仍然忘不了家乡的那个小月亮?
(4)达标检测——宕开一笔抒情意。(自选其一)
2.仿写或续写 :
“想家的时候,
家是一盘妈妈包的饺子,
家是妈妈一声温柔的呼唤,
家是门口母亲挥别的手,
家是父亲转角处的回头
家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诗道出了所有思乡人的情怀。是的,人人都有一段割舍不去的乡情,它就像一条神奇的丝带,将漂泊远方的游子和家乡紧紧连接在一起,古今中外,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自己的思乡情怀,让我们走进浩瀚的书海,撷取这些闪亮的星星吧!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6)课后作业——余音绕梁
1.将课堂上的小练笔修改整理,认真抄写在主题习作本上。
2.寻找打动你的思乡文章,推荐给大家。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不仅能清晰地显示出课文内容,还能突出文章的重难点。并能让学生根据板书,理解文章的中心,复习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所以有人说板书是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它能体现文本与单元主题的关系,展现文本的重点与主旨。
摇花乐
7桂花雨
桂花香
月是故乡明
六、评价与反思。
评价内容和方法。结合我们班级平时的小组合作、竞赛评比机制,从多角度对学生给予评价,让激励贯穿于整个课堂。有同伴互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还设有小组过关评价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照顾到学困生。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少数学生的活跃以及精彩的发言给课堂增添了很多亮丽的风景,但是我知道在这种热闹的背后有很多默默坐着、一言不发的学生,他们从这节课中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不得而知。这正是我长期以往在课堂中忽略的一部分,导致了这个班级的两极风化。我必须深入思考,怎样做到抓中间,促两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学习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七、说资源开发。
资源开发包括文本资源、情感资源、网络资源和人员资源。文本资源包括课文和课外阅读文章。情感资源是学生平时的情感积累和课堂的感情升华。网络资源包括网上搜到图片、声音和电影。人员资源是教师资源和最佳小演员。这样的资源开发既丰富多彩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校认真落实课标中“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的理念,加大课程开发力度,进行三级课程整合、开发。通过整合,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让有限的课堂,呈现无限的光彩,为孩子开拓出一片广阔的空间。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