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9-05-23 16:37:33)分类: 论文、读书随笔、心得 |
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之我见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
语文主题教学开展以来,我多次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培训,聆听了多位专家的讲座,观摩了多名专家及优秀教师的教学。同时,自己也按照学校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尝试进行着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教学实践。期间,有过自己的迷茫和困惑,也有过自己点滴的成功和收获。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被冗繁的讲解,大量的分析“五花大绑”着。随着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不断深入,繁杂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语文老师得以解放。教学开始简单,课堂逐渐丰满,没有了低效无味的课文解析,取而代之是的书声琅琅,读中体会、读中赏析、读中感悟、读中升华,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思结合,读写联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习作表达能力,使他们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内在快乐。下面,针对语文主题阅读的学习和实践,谈几点认识和困惑。
一、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文主题阅读就是在原来语文课本内容的阅读和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与本单元、本课主题学习的相关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增加了课内阅读量。这些增加的内容,都集中在相配套的《主题读写》、《经典诵读》教材上。学生从“一主”教材中所学到的主题、思想、方法,都能延伸拓展到“两翼”教材之中,能在自己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能有更多收获与体验,虽不要求孩子们精读、细读,但阅读的内容更加广泛,学生只就“不求甚解”地读,也能使受益无穷。
但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起初,由于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太强,对主题阅读的认识不到位,常常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去读,漫无目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对此,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在课堂上多加引导,指导孩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篇带篇,以文带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阅读容量。
二、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不仅能提高人的文学素养,更能提高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思维理解能力、文学写作能力都有很大作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头戏,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千法万法,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在读中轻松、愉悦地获取知识。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正好是个好抓手。
三、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自主学习置于首位,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学习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从理论上讲,自主学习应该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要想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使教师切实加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单元整组预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预习方法。如:每单元在上“单元导读课”之前,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在课文中找出课后生字条和生字格中的生字,用“
传统课堂模式中的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传输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必然引起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尤其是教学结构和模式的一系列变化。教师与学生必须寻求新的平衡,重建新的教与学的关系。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要依据“三讲、三不讲”的教学原则,重点考虑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及问题的呈现方式;我们要提供什么资源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资源如何搜索获取,如何有效整合,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目标。
在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除以上的收获,我还是有一些思考和疑虑。
语文主题阅读,虽然注重个性化阅读,不求统一,力求自主创新。但对于一个八十人大班额的班级来说,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层次不等,接受水平参差错落,学习习惯迥然各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部分孩子读完规定的文本内容是相当吃力的,而部分孩子却能轻松读完,这对教师的整体教学有很大制约,该如何平衡,缩短差距?另外,学生的阅读面是扩大了,获取的信息量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又如何,在应试过程中又能不能得心应手,读以致用呢?这都是值得探讨和商榷的。
总之,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是个新型的教学模式,经典诵读,名篇赏析,阅读方法的引领,写作技巧的指导,语言文字的积累,促使孩子打开了阅读之窗。徜徉于主题阅读中的孩子,犹如在枝叶间流连的蛱蝶,沉浸于课堂的轻松和谐之中。这样的课堂,实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的理念,可是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提升应试质量中会不会也如专家说的事半功倍,让我们等待时间去验证吧。